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二战结束60余年了,但关于日本天皇裕仁的战争责任问题,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天皇并不是战争的直接发动者,战争的推动者是政府和陆军部,“天皇不亲政”乃是天皇制的原则,进而把天皇描绘成“从心底祈求和平、力图避免那场全面战争的君主”;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天皇居于日本统治者的核心地位,集行政权、军事权、神权于一身,1931年开始的侵华战争及1941年全面爆发的太平洋战争,如果没有天皇的批准与支持,是不可想像的。  相似文献   

2.
年届87岁的裕仁天皇病危,日本朝野为之震动。日本内阁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有关善后事宜。9月22日,应富内厅要求,内阁正式决定“把国事行为全面委托给明仁皇太子临时代理”。裕仁天皇也为之颁发了“委任书”。这样,这位55岁的皇太子实际上已接受了天皇全部的礼仪活动。天皇裕仁与皇后良子生有五女二子,明仁排行第五,是长子。据日本《皇室典范》有关继位的规定,明仁现居可继位的九位皇室成员之首。明仁生于1933年12月23日,取名明仁,称号继宫。裕仁天皇中年得子,兴奋异常,从明仁诞生到命  相似文献   

3.
追风人物     
<正>日本首次公开天皇《终战诏书》原始录音近日,日本宫内厅首次公开1945年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宣读《终战诏书》的原版广播录音,并允许媒体拍摄原版唱片。据悉,宫内厅此次公开的为裕仁天皇《终战诏书》的原版录音,在日本被称为"玉音放送",此前媒体播放的都是复制版本。对比显示,原版语速较快,录音时长为4分30秒,比复制版短10秒。日本宫内厅表示,原版语声较高且话音清晰,语调也更接近  相似文献   

4.
沈健 《世界知识》2020,(20):75-75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也是日本战败75周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在东京日本武道馆举行了“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德仁天皇发表讲话说,“回顾过去,在深刻反省的基础上,深切祈祷战争灾祸不再重演”。日本社会对二战的“反省”是否真诚、深刻,至今仍是个问题,这从日本的电影作品中可见一斑。这么多年来,日本电影界拍出的二战题材作品,不乏对战争创伤的再现和人性的挖掘,但也有人企图给军国主义分子涂抹“悲壮”和“英雄”色彩。  相似文献   

5.
利用非外交场合开展各种外交活动在中外关系史上不胜枚举,借参加政要的葬礼进行外交斡旋在外交史上也不乏可圈可点的例证。中国前驻日本国大使杨振亚曾亲自参加了裕仁天皇的“大葬之礼”,并目睹了中日关系中的一次“葬礼外交”。  相似文献   

6.
从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形式宣布无条件投降,在这长达14年的日本对华战争中,国民党政府的对日政策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太平洋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点——太平洋成了全面的战场,太平洋的战略形势改变了——战争也造成了太平洋上政治形势的改变。二、剧变的起点:日本帝国的没落:怎样处置战后的日本?——谁是战后远东的“安定势力”?——日本的法西斯侵略势力会不会复活? 三、战后远东的国际关系:美苏两大势力的对立和合作——美国对英法关系的演变——殖民地民族运动的崛起——战后远东国际关系中的中国。  相似文献   

8.
1986年,日本银行为纪念裕仁天皇登基60周年,发行了一套20克重的24K 纯金币,面值高达10万日元(约690美元)。这是日本自二战以来首次发行的金币。尽管金币的价格比其重量值高出2倍,但购者如云,供不应求,日本银行前后共发行了1100万枚。一时间金币热席卷了东瀛大地。最近日本官方透露,日本发现  相似文献   

9.
从青年时代开始的努力记者:听说最近日本政府授予您“勋一等瑞宝章”,在日本很是轰动,请您谈谈,好吗? 杨大使:去年11月3日,日本政府发表由明仁天皇颁发的秋季授勋名单,主要对象是日本各界人士,在极少数外国人中,我国全国政协副主席、中日友协会长宋健和我获得“勋一等瑞宝章”。今年1月9日,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茂在北京的大使官邸举行庄重仪式,代表日本政府正式授予宋健和我“勋一等瑞宝章”。  相似文献   

10.
不少读者来信,要求解释日本的天皇和天皇制。现特刊载这篇文章作为解答。日本是世界上尚存不多的君主制国家之一,它的君主称做天皇。天班名称的由来和古代天盛制天皇的称号始于何时?这个问题在日本史学界是有争论的。一派认为,天皇自日本民族建国并发展为统一的国家以来,就一直  相似文献   

11.
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立前,亚洲国家和地区发行的货币多半带有殖民地色彩。如二战期间,日本侵占了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流通的钞票上都印有“大日本帝国”和“军用手票”等字样。  相似文献   

12.
关于日本战争责任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也是日本战争遗留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日本国内出现了一股右翼分子,企图为历史翻案,拒绝承担侵华战争历史责任。若槻泰雄作为一个具有理性与良知的日本学,针对这股反历史潮流之风,在其名的《日本的战争责任》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应正视历史的责任,战争根源于天皇与天皇制。此言既出,冲击了日本国内出现的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使日本民众从更高的理论角度认识那段历史、去认知战争的性质与责任。  相似文献   

13.
刘怡 《世界博览》2010,(16):30-32
重新考究天皇裕仁的《终战诏书》,我们发现,中日"历史包袱"的纠葛原来是一场不可名状的历史和政治差异的误会。  相似文献   

14.
《庄子·逍遥游》中“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二语,曹础基《庄子浅注》、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二书均为中华书局出版)解“不及”作“赶不上,比不上”、“不了解”,这等于说庄子认为“小不及大”,“短不及长”,有“贵大贱小”之旨。此解符合庄子本意吗?《逍遥游》本旨,郭象注为:“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  相似文献   

15.
记得有一篇文章,其内容是说中国现在诚信的缺失是儒家思想中不强调诚信,可儒家的核心思想不就是“忠信礼义”吗?而去年热播的《乔家大院》不就是证明吗?还有篇文章叫《让我们对别人好一些》,其内容是说中国没有吸收基督教中“博爱”的思想云云,真的没有吗?本人不想争论。可是,孔圣人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毋施于人”不比其更久远吗?毛主席的  相似文献   

16.
正明仁天皇是裕仁天皇的长子,然而明仁天皇却和父亲不同,他敢于面对历史,并没有逃避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所作所为。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天皇8月7日下午3点通过视频表达了作为天皇的一些想法,显示出想要实现生前退位的强烈愿望。天皇"表明心情"在这个名为"表明心情的讲话"中,明仁天皇说,"走过了战后70年这个大日子,两年后即将迎来平成三十年。我也年过八十,体力上也越来越感到各种极  相似文献   

17.
《世界知识》第七期有文《西方社会的和平运动》,其中关于二战后的和平运动,有些事我曾亲身经历过,在此作一点补充。二战后“冷战时期”的和平运动是很有特色的。当时有各种各样的和平运动,它们有的是论坛性质的,有的则以组织各种行动为主,如游行示威请愿等等。确如文中所说:“冷战时期,和平运动大发展。”它们的相同点是都说目的是维护和平、反对战争;但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二战期间,日本的“笔部队”作家和军队作家创作了大量侵华文学。这些作品形成一个特定的中国形象。运用形象学理论对这一形象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一形象是当时日本占主流地位的“大东亚中国观”的文学化,同时也是战争时期特定政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好莱坞故事片里的日本人形象多是负面的。对此,应将一些故事片放在二战期间美国社会政治大背景中考察,把于史有据的对日本战争罪行的揭露和针对日本民族的种族主义区分开来:前者是正确的,后者则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20.
明治维新后,日本即着手以英、德等国为模式,建立现代文官制度。1887年,日本公布《文官考试试补及见习规则》,采用文官考试制。1893年又公布《文官任用令》,规定除敕封官外,一般官吏均需通过考试方可录用。日本宫吏制度从此走上近代化轨道。但此时的文官制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明治宪法第10条规定:“天皇定行政各部之官制及文武官之俸给,并任免文武官”。《宫吏纪律》规定,官吏对天皇“必须以忠顺勤勉为主”。人们称这种仍含有封建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