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技术对四川省攀枝花市镍矿区紫茎泽兰根际及不同器官中内生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紫茎泽兰根际与不同器官内生细菌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 香农 威纳指数(H)、丰度(S)及均匀度(EH)皆表现为根际土>叶>茎>根. 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内生细菌多样性相关性分析表明, 样品的丰度(S)与Z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P<0.05). 典型对应分析(co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显示, 根际土细菌多样性受Zn、Cd、Pb、Ni等重金属负向影响; 紫茎泽兰叶内生细菌多样性与土壤Cu元素浓度呈负相关关系. DGGE条带回收测序结果显示, 根际及内生细菌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异常球菌 栖热菌门(Deinococcus Thermus)、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及部分不可培养的细菌.  相似文献   

2.
采用组织块法对玉兰不同组织内生菌进行了分离,共纯化得到69株内生真菌.结果发现,玉兰植物的根、茎、叶中均可以分离得到内生真菌,根组织中的种类、数量明显多于茎和叶,占到分离总菌株数量的52%.其中分离于玉兰植物根部的No.37菌株对供试的7种病原真菌和5种病原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形态鉴定该菌株为层出镰刀菌.在100...  相似文献   

3.
为了开发利用重楼内生细菌资源,从滇重楼茎组织中分离获得128株内生细菌,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归类到3个门,4个纲,6个目,11个科,14个属,其中芽孢杆菌属是优势属(75.0%),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其茎组织内生细菌的多样性.进一步将128株内生细菌分别与小麦幼苗进行共培养,通过检测株高、根长、根数和鲜...  相似文献   

4.
利用乙醇索式提取方法提取蒲公英根中的总黄酮类物质.以生理盐水和芦丁作阴阳性对照,高、中、低剂量提取物(50mg/kg、150mg/kg、300mg/kg)对衰老模型小鼠灌胃给药,测定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分析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蒲公英根总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率约为6.55%,中、高剂量的根提取物可增加机动物体内SOD、GSH-Px的酶活力,降低MDA含量,具有与芦丁相似的抗衰老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蒲公英花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微波法对蒲公英花中的黄酮类物质进行了提取,并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样测定了其黄酮类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黄酮类物质的含量为3.33%。  相似文献   

6.
碱蓬内生真菌JP3的分离、鉴定及促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盐生碱蓬(Suaeda glauca)植物体内生菌及其产生的生物学活性物质对植物的促生长作用,利用组织分离法对碱蓬内生菌进行分离;用水培法测定碱蓬内生真菌对水稻幼苗株高、干重、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对具有明显促生活性的菌株根据形态、培养特征和18SrDNA测序分析进行分类鉴定。从健康碱蓬植株的根、茎、叶中分别分离出19株、70株和49株,共138株内生菌,其中细菌13株、真菌122株、放线菌3株;筛选出对水稻幼苗具明显促生活性的真菌JP3,由该菌处理的水稻幼苗与对照相比其干重增加12.23%,株高增加15.6%(P0.05),总叶绿素含量增加了13.2%;18SrDNA测序和比对结果显示JP3属Glomerella cingulata,相似性大于97%。研究表明:碱蓬植物内生菌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是产生促生物学活性物质的重要微生物资源,可为开发新的植物促生剂提供生物源物质。  相似文献   

7.
哈密瓜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的筛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新疆不同品种和不同种植地区的健康哈密瓜植株组织中内生细菌进行分离,共得到252个菌株.经鉴定分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sp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欧文氏菌属(Erwinia spp.)、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p.)及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其中芽孢杆菌为优势种群.对内生细菌数量测定表明,不同品种、组织及种植地,内生细菌的数量不同,品种间内生细菌的数量变化为3.15×103~2.01×105CFU/g鲜重;各组织中以种子中最多,平均含量在6.18×106CFU/g鲜重;其次为根,再次为叶片,茎和叶柄中较少;对分离菌株进行哈密瓜叶斑病和果斑病菌拮抗菌的筛选表明,252株内生细菌中有71个菌株对叶斑病菌有拮抗作用,占菌株总数的28.2%,抑菌圈半径最大的可达8mm;6.7%的菌株对果斑病菌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8.
咖啡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种类、数量的变化及它们的代谢产物如酸等引起的发酵体系变化将直接影响着咖啡的最终品质。本文首次对云南小粒咖啡湿法发酵体系中的pH值和8种有机酸的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并分离和鉴定了发酵过程中的细菌种类。结果发现在整个发酵过程中,pH值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本文所测pH值变化与利用HPLC法检测的有机酸草酸、乙酸、乳酸含量变化规律相吻合,而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和丙酸基本上保持不变,其中丙酸含量最低。在20℃下,结合发酵过程中的pH值,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法,对整个发酵过程的细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发现存在大量的产果胶酶的细菌,包括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冰核活性细菌Erwinia herbicola、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等,并对分离、鉴定出来的细菌在发酵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9.
以金银花的根、茎、叶为材料,采用组织块法开展内生细菌的分离筛选,并依次借助薄层层析(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对内生细菌的发酵产物进行分析,最终从金银花的叶中获得一株具有产绿原酸能力的细菌B3.菌株B3的绿原酸产量为5.653 mg/L.根据形态特征和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内生菌株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并通过构建进化树对B3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B3对几种细菌和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抑菌活性物质主要来自于胞外分泌物.  相似文献   

10.
博落回内生真菌种类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药用植物博落回内生真菌的种类组成、数量及分布规律.从博落回根、茎、叶中分离得到91株内生真菌,分属5个科11个属,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 spergillus)为优势菌株,分离率分别为1.06%、0.91%,其次为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分离率为0.83%.结果表明:博落回器官不同,其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及存在的数量有明显差异,其中叶器官内生真菌种类最多;季节对博落回内生真菌的种类及分布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非培养方法在植物内生和根际细菌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磊  宋未 《自然科学进展》2006,16(2):140-145
植物内生和根际细菌中的一部分可通过多种方式促进植物生长,是植物促生细菌的主要成员,由于它们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备受人们关注.以非培养(culture-independent)方法对植物内生和根际细菌进行研究已成为植物促生细菌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文中评述了非培养方法的优势特点,在植物内生和根际细菌研究中的主要应用,及研究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研究还阳参Crepis tectorum Linn.根的化学成分。采用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从还阳参根石油醚部分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十六烷醇(Ⅰ)、β-谷甾醇(Ⅱ)、蒲公英醋酸酯(Ⅲ);从其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鉴定为咖啡酸(Ⅳ)和伪蒲公英甾醇乙酸酯(Ⅴ)。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组织块法从栽培新疆远志(Polygala hybrida DC)的根、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32株.利用化学成分的系统预试验,对部分菌株发酵液中代谢产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疆远志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种类比较多,主要是皂苷、内脂、香豆素、生物碱、蛋白质及糖类物质.采用薄层层析(TLC)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对内生真菌发酵液进行分析,最终发现真菌YZ-31可代谢产生皂苷等成分.经形态学初步鉴定该菌株为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 Nees)真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青钱柳产黄酮内生真菌进行鉴定,探究提取黄酮类物质的新方法。【方法】采用组织分离对青钱柳枝、叶、根、皮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用不同培养基进行培养,观察其形态特征进行初步分类;通过显色反应、薄层层析(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内生真菌的发酵产物进行分析,筛选产黄酮类物质的内生真菌,并测定总黄酮产量。根据菌株的形态学特征,结合真菌rDNA的居间序列(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的系统进化分析鉴定。【结果】分离得到67株内生真菌,通过菌落形态和显微形态观察,隶属于3纲、4目、6科、10属;最终确定4株产黄酮物质的内生真菌:PZ06、CY12、CP06、PP03,其中黄酮产量最多的是菌株PZ06,产量为3.61 mg/L。分子鉴定结合4种菌株的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PZ06、CP06、PP03均属于链格孢属(Alternaria),CY12属于正青霉属(Eupenicillium)。【结论】青钱柳产黄酮的优势菌群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该研究对植物内生菌的开发利用有着重要参考意义,产黄酮类物质的内生真菌的发现为活性物质的提取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系统预试法对无柄金丝桃茎的水提取液、乙醇提取液、酸性乙醇提取液和石油醚提取液进行化学成分初步研究,发现无柄金丝桃茎部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甙类和蒽醌类;不含有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类和生物碱类;可能含有三萜皂甙、酚类化合物、有机酸类、内酯、香豆素及其甙类、甾体、三萜类化合物、油脂类以及挥发油.优化了黄酮化合物超声提取条件,利用大孔树脂对其进行分离纯化,提取率为6.06%,纯化后黄酮含量为55.7%,初步确定无柄金丝桃茎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为进一步研究该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兰州百合的鳞茎、根及根际土为实验材料,对其植物内生和根际土放线菌在不同的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根据不同培养基中所得放线菌菌落数量与种类,应用统计学方法,来选择出最适植物内生以及根际土放线菌生长的最适培养基.方法:对兰州百合鳞茎及根部表面消毒处理后,采用组织悬液法将原液涂布于添加抑菌剂的腐殖酸培养基、寡营养培养基、改良的高氏Ⅰ号等10种不同的培养基上.对根际土壤采用120℃预处理1 h,然后将处理后的根际土样作10-1、10-2、10-3梯度稀释并分别涂布于添加抑菌剂的SCA培养基、HVA培养基、葡萄糖—天冬氨酸琼脂培养基等7种不同的培养基上.置于23℃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0 d,统计每个培养基上放线菌菌落数量及种类.结果:不同培养基分离兰州百合植物内生及根际土放线菌,其数量和种类有很大差异.其中,最适于百合鳞茎、根部内生及根际土放线菌生长的培养基分别为IMA-2琼脂培养基(共109株)、腐殖酸培养基(共662株)和改良高氏Ⅰ号培养基(共112株).  相似文献   

17.
蛇足石杉内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蛇足石杉的培养组织中分离内生真菌,利用传统方法,观察菌落的外观形态,对照《真菌鉴定手册》对其进行鉴定.通过马铃薯培养基(PDA)培养菌体,通过三点接种、分区划线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显微摄影的技术进行形态观察和鉴定.从蛇足石杉的茎尖培养组织中分离出7株内生真菌,经鉴定它们分别属于盘菌属、镶孢霉属、瓶梗青霉属、青霉属、沙卡氏属、曲霉属.  相似文献   

18.
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铁皮石斛( Dendrobium candidum )的根、茎、叶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共30株,经显微形态观察将其中20株鉴定为3个目、4个科、9个属.结果表明,铁皮石斛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和种群存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选取常食农田茎叶类蔬菜——上海青和芹菜为研究对象,探讨禽畜粪肥对蔬菜抗生素抗性内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粪肥的农田上海青及芹菜样品的根、茎、叶中抗阿莫西林、头孢氨苄、四环素的单抗性内生细菌的数量均比未施加粪肥组高,它们的相对百分比含量比未施加组高出9~19倍.其中,从施加禽畜粪肥上海青中分离获得的多重抗生素抗性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可能引起多种人类疾病,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0.
灯盏细辛内生真菌的研究 Ⅰ:菌种分离及其分类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灯盏细辛(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根、茎、叶、花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共54株,经显微形态观察将其中46株分类鉴定为5个目、7个科、22个属.结果表明,灯盏细辛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和种群存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