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新的滚刀加工渐开线型圆柱齿轮的计算机仿真方法,首次将加工误差引入仿真方程,并用TurboC开发了仿真软件,可以逼真、清晰地模拟出齿轮加工的详细过程.该方法能为齿轮的TCA、接触应力分析和振动分析等自动生成科学的有限元网格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自由振动特性,建立了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三维动力学模型.考虑该模型中行星蜗轮个数、质量和材质等设计参数,首次将滚动体作为系统的一个部件进行建模,对动态啮合力进行了计算.该三维模型为研究设计参数对自由振动特性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兆瓦级风力机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1.5 MW风力发电机齿轮箱传动系统进行耦合振动分析,建立了风力机增速箱齿轮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模型.利用4阶Runge-Kutta法计算了系统在风载、轮齿时变啮合刚度和系统阻尼共同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并利用谐波平衡法求出了系统的解析解,从而得到了优化设计目标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行星轮扭转振动加速度幅值最小和传动系统总质量最轻为目标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进行优化求解.实例计算表明,优化设计后传动系统的低阶固有频率明显提高,动态性能明显改善,重量减轻.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两挡变速箱行星轮系传动过程中的振动特性和轮系间轮齿动态啮合力的变化规律,利用Adams动力学软件建立变速箱行星轮系机构的动力学模型。根据变速箱的工作原理,对行星轮系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行星轮系输出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曲线呈明显周期性,且仿真分析和理论结果的误差为0.6%,以此证明行星轮系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由于轮齿啮合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致使轮系振动也具有周期性的特点,输出振动角加速度在理论值0°/s2上波动。太阳轮和内齿圈分别与行星轮之间的动态啮合力主频率为2倍关系,太阳轮与行星轮径向、切向啮合力存在90°的相位差,行星轮系轮齿间的接触力满足力平衡关系,与理论分析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汽车变速器齿轮敲击动力学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论述了汽车变速器齿轮敲击动力学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针对汽车变速器齿轮敲击问题,从敲击的产生机理、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敲击客观评价方法、齿轮敲击试验研究、齿轮敲击解决途径五个方面论述了变速箱齿轮敲击动力学问题研究内容和方法.在分析总结前人主要研究成果与不足的基础上,重点从仿真模型优化、试验方案有效性和客观评价方法合理化等角度提出今后在汽车变速箱齿轮敲击动力学问题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以齿轮副的动态性能作为目标函数,以其中的连续参数作为设计变量,并对啮合过程中的最大动载荷加以限制的优化设计方法.经这种方法设计的齿轮,其动载荷及振动加速度的均方根值,在各种转速下均比常规设计的小得多.  相似文献   

7.
随机修形剃齿刀消除剃齿齿形中凹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产生剃齿齿形中的原因是剃齿过程中“系统综合误差动态效应”的结果,并利用这一动态效应原理,形成了一种剃齿刀随机修形新方法,以此方法来解决剃齿齿形中凹问题,这种方法是用与工件几何参数一致的超硬修磨轮在剃齿机上取代被剃齿轮,与剃齿刀啮合来修形剃齿刀。  相似文献   

8.
多级齿轮传动系统扭振建模及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简化,建立了三级齿轮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的动力学模型,对实际的传动系统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有限元模态分析,得出了其固有频率及振型,为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谐波齿轮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计算机辅助测试及分析技术,建立了谐波齿轮传动系统动态特性测 试与分析的微机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谐波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 测试与频谱分析。在理论分析计算与实验测试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了谐波 齿轮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的数学模型,为对谐波齿轮传动动态特性的深入研究 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梁栋  孟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0):13308-13314
内啮合齿轮传动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承载能力高等特点,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中获得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提高内啮合齿轮副传动性能,在齿轮共轭曲线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点接触曲线构型内啮合齿轮传动形式,建立点接触曲线构型内啮合齿轮传动基本数学模型,通过空间共轭曲线副实现较灵活的齿面设计,满足高性能使用需求。分析点接触曲线构型内啮合齿轮副接触特性,建立齿面运动分析模型,探讨连续旋转运动下齿面实际啮合特征;提出适用于该内啮合齿轮副的齿面重合度分析计算方法,推导依据空间共轭曲线副评判成型齿面滑动率的一般计算公式,讨论不同参数影响下齿面滑动率变化规律;概述点接触曲线构型内啮合齿轮副齿面法曲率计算原则,提出齿面干涉分析依据等。相关研究为后续构建高性能齿轮传动副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