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00多年的汉魏六朝音乐赋研究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汉魏六朝是汉魏六朝音乐赋研究的奠基期。这一时期的汉魏六朝音乐赋研究虽然零散,不成系统,但已涉及到汉魏六朝音乐赋的题材、体制特征、艺术手法等方面,体现了汉魏六朝人追求独特和经世致用的音乐赋观,反映了他们的美学追求。出现了评音乐赋,集音乐赋,注音乐赋的著作。唐宋元是汉魏六朝音乐赋整理研究的延续期,研究进展不大。出现了大量搜集整理汉魏六朝音乐赋的类书。明清及近代是汉魏六朝音乐赋研究的总结期,汉魏六朝音乐赋的整理卓有成效。现当代是汉魏六朝音乐赋研究的鼎盛期,研究方法角度多样,涌现出大量专题论文。总之,每一时期的汉魏六朝音乐赋研究都有各自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人们的汉魏六朝音乐赋观也渐趋完善和系统。  相似文献   

2.
2000多年的汉魏六朝音乐赋研究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汉魏六朝是汉魏六朝音乐赋研究的奠基期。这一时期的汉魏六朝音乐赋研究虽然零散,不成系统,但已涉及到汉魏六朝音乐赋的题材、体制特征、艺术手法等方面,体现了汉魏六朝人追求独特和经世致用的音乐赋观,反映了他们的美学追求。出现了评音乐赋,集音乐赋,注音乐赋的著作。唐宋元是汉魏六朝音乐赋整理研究的延续期,研究进展不大。出现了大量搜集整理汉魏六朝音乐赋的类书。明清及近代是汉魏六朝音乐赋研究的总结期,汉魏六朝音乐赋的整理卓有成效。现当代是汉魏六朝音乐赋研究的鼎盛期,研究方法角度多样,涌现出大量专题论文。总之,每一时期的汉魏六朝音乐赋研究都有各自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人们的汉魏六朝音乐赋观也渐趋完善和系统。  相似文献   

3.
汉魏六朝是我国古代赋体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该阶段出现了我国最早的赋论。这些赋论是我国古代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内容多针对于赋的渊源、创作、文体特点及地位等方面的概括与评价,具有早期的文章辨体意识与论赋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没有影响到赋学.故从近代到20世纪中期一百多年的赋学研究,整体上依然沿袭了传统治学的路径.相对来说,刘师培的论赋见解堪称独到,30年代问世的几部赋学著作及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关于赋的论述,则有了些现代的色彩,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5.
“四杰”骈赋不独在思想境界与哲理内涵与六朝骈赋相异,而且其骈赋自六朝齐梁之律化风尚开启以来,并受本朝律赋文风影响,较六朝骈赋律化更为明显,在用韵、格律和抒情化方面都较六朝骈赋又有不同。实为异于魏晋而独标的赋风新气象。  相似文献   

6.
赋是我国古代文体的一种。《文选·班固两都赋》:“赋者,古诗之流也。”它开始见于《周礼》,跟风、比、兴、雅、颂称为六义。后来人们将它又分为两类,风雅颂是诗篇的异体,赋比兴是诗歌的作法。到战国时代,从屈原、荀子开始,赋又演变为体裁。汉朝以后,出现了杨雄、张衡等作赋名家,赋曾与诗并驾,蔚为大宗。六朝和唐宋时代,有些著名文学家也作赋,而且有名篇。  相似文献   

7.
姜亮夫先生在楚辞研究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当代少有的国学大师,而《屈原赋校注》是姜亮夫先生的楚辞研究著作之一,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楚辞》注本之一。对姜先生的《屈原赋校注》进行一番梳理,探讨其校勘的体系,综合研究的特点和考证细致的治学精神,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屈原赋校注》的价值及其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除了《三辅黄图》等,古代关于长安史地的著作还有《汉宫殿疏》类文献,惜学者关注不多.其书名不一,主要称疏、名、簿、记.作为产生于汉魏六朝时期的地理类书籍,此类文献的编纂目的为"尊宸居",对汉长安城研究具有较高的价值.两《唐志》中始见著录,宋代以后散佚.此类文献为汉魏以后很多书籍所引用,并有部分辑佚,存在进一步辑佚、整理的...  相似文献   

9.
《晚清民国湖湘词坛研究》是系统研究湖南地域词学的首部学术专著,其筚路蓝缕之功不待多言。这部著作突出的特点有三:一是自觉的文学史意识,包括纵向的湖南词学史与横向的晚清民国词学史意识;二是多元的研究方法,包括定量的表格分析、细致的文献考证、透彻的理论分析;三是扎实的研究内容,包括词学思想与词家词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论赋思维对六朝诗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朝时期赋与诗俱盛,但六朝赋禀承汉赋之丽辞,又兼遇情深怨重之时代,故而在形式内容两方面俱至于极盛。其历数百年的创作思维方式对当时的诗歌构成了强大的影响力。这主要表现在赋的空间表现方式对于诗歌中环境描写的影响,赋的条分缕析的细节描写方式对诗歌表现的影响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吴晓峰的著作《〈文选〉所存六朝时语研究》针对《昭明文选》语言研究不足的现状,对《昭明文选》所存文献及其注中的六朝时语进行了系统的检索和深入的考察分析,拓展了文选学研究领域,深入发掘了《昭明文选》的语料价值,方法系统而严密。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的作品在题目末尾有一个“赋”字。如《茶花赋》、《秋色赋》、《雄关赋》、《阿房宫赋》。这里的前三篇是现代散文,后一篇是古文。那么,什么叫“赋”?这四篇作品标题中的“赋”,意思都一样吗?“赋”,有两种含义。  相似文献   

13.
赋体之名,古今中外众说不一、纷纭杂乱。归根结蒂是赋体源流的扑朔迷离,未详其究竟。考察赋体源流,势必先理清辨明“赋”义,即创作赋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技巧。钟嵘《诗品》赋论,立足诗歌创作“三义”说,辨证《诗》赋体精髓之赋义,历来被忽视了。《诗》乃中国文学史上首部诗歌总集,与《周礼》“六诗之歌”密切相关,亦乃钟嵘《诗品》赋论乃至诗歌理论丰富的文本资源。探索《诗品》赋义,辨证《诗》赋篇系列作品,赋体源流之谜可得以解开。  相似文献   

14.
刘勰不仅充分肯定了汉赋在文学题材的开拓、艺术手法的创新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还丰富了汉赋作家论、创作论、文体论的内容。刘勰的汉赋现集汉魏六朝汉赋研究之大成,堪称是唐前汉赋研究的高峰。  相似文献   

15.
牟心海的《彭定安的学术世界》(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年出版),是一部高层次的理论研究著作。因为它构建起了对于一位当代学人的学术思想的全面概述,构建起了彭定安的学术世界,起到了沟通读者与学者的桥梁作用。综观全书,“并重”与“结合”是这部理论研究著作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16.
宋玉《神女赋》对后世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曹植《洛神赋》及汉魏六朝艳情赋有直接的源流关系,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还厘清了《巫山高》的演变轨迹以及"云雨"寓意与先隋诗歌的关系,概括了巫山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7.
当代著名词学家马兴荣、吴能和、曹济平三位先生联手主编的忡国词学大辞典》(以下简称《大辞典》)已于1996年10月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韵文学界的一件大事,是词学研究的一大收获。这部总结性词学著作的问世,必将对中国词学研究产生广泛而久远的影D向。词,萌生于隋唐之际,发展于晚唐五代,极盛于两宋,历经元、明、清至当代,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词学研究,如果从五代赵崇柞编选《花间集》、欧阳炯为其书作序拉开帷幕算起,至今已有千有余年。词学研究之路曲折漫长,情况复杂多变,涉及范围既广,资料星散各处。近百年间,…  相似文献   

18.
赋在文学诸体裁中的地位如何?历代学者对此看法不一;赋究竟以何特质而标逸诸体之中?论者更有争议。回顾一下赋的沉浮升降,对于理清古代赋论的发展脉络,回答以上问题是很有裨益的。从现存史料看,荀子最早以赋名篇。但荀子的《赋篇》(包括《礼》、《知》、《云》、《蚕》、《针》和《佹诗》)是他自己定的篇名,抑或后人所加,目前学界尚有争论。就现在所见,真正完备的赋应该说到西汉才有(“秦颇有杂赋”,然今无一存焉,故无从知  相似文献   

19.
王勃《寒梧栖凤赋》是见于载籍的初唐较早的标题限韵律赋。其作年尚有争论,此外,其赋体裁和题材在律赋发展史中的作用还尚未为人揭示。从美学意象说的理论角度来看,王勃此赋对“凤”“梧”题材的美学意义的揭示,也可谓独树新风。  相似文献   

20.
<正> 贰师泉赋该赋(以下各赋同)今人校录本有潘重规《敦煌赋校录》(《华冈文科学报》11期民国67年11月)、张锡厚《敦煌赋校理》(《敦煌研究》1987年4期)。二位先生有漏校或校而未是者,试为补校若干条,录之于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