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以形容词(A)与“点儿”组合成六种结构并以此作为分析对象,按A与“点儿”句法关系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说明、讨论,以明晰它们在语义上的特点和差别,以及各种格式中A的不同;进一步归纳A在进入这几种格式时所应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对英语形容词作状语的多种表义功能加以论述,并对形容词作状语的各种常见搭配,形容词作状语的其他表义关系以及一些特殊形容词作状语时的用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形容词能否带宾语一直是语法学界的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从句法层面来看,层次分析法中动语宾语的成对出现是不可能允许形容词带宾语的;从语义层面看,经常用作形容词的词带了宾语以后明显地具有了动词的语义特征;从语法特征的角度来看,这些词带了宾语以后失去了形容词的语法特征,而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点。所以,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带了宾语后便是动词。  相似文献   

4.
“be+形容词+从句”结构是英语教学活动及语法工具书中的一种基本类型,从语法上考察,此结构中的形容词后接的从句类型尚未被清晰界定,还有可以深入讨论的空间。通过英语语法结构分析,可以将此类从句界定为状语从句。而语法学家对这一问题的处理仍嫌模糊,甚至包含着混乱。模糊和混乱之所以产生,根源于人们未加分辨地套用翻译为汉语后的句子成分去定义英语原文的句子成分。这种混淆隐藏着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的重要差异,澄清这一混淆,分辨英语与汉语的重要差异,对深化各自语言的认识和英语教学活动都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6.
日语外来语形容词在情感色彩、表现力上有着和语与汉语形容词所没有的作用,具有更加充实、完满的语用功能,在实际语言使用中扮演重要角色。外来语形容词既有对和语与汉语形容词词汇构成补充的,也有与和语、汉语形容词词汇各司其职的,又有对汉语形容词词汇构成竞争的。  相似文献   

7.
杨万里诗语言平易自然,接近口语,生动地再现了宋代语言的真实面貌。本文对杨诗中的动态助词作了究尽式的考察,并对其语法功能进行了静态描写,在此基础上,又运用共时与历时的比较方法,总结了其中动态助词使用的特点,讨论了某些助词发展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中存在两种不同的“NL+V+着+NM”结构,它们有着不同的变换方式。一种可以变换成“NM+V+在+NL”,另一种则不可。词尾“着”虚化的分期以及虚化过程中对动词要求的限制造成了共时平面两种不同的“NL+V+着+NM”结构。  相似文献   

9.
"VA了"述补结构带宾语功能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汉语中,“VA了”述补结构带宾语的功能,与这一述补结构中作补语的形容词的语义指向有关,有时也与这一述补结构的语义有关。  相似文献   

10.
从三个方面分析“V个A”格式:1.格式中的形容词是否“名物化”;2.“个”的词性及其用于格式中的特殊语用价值;3.格式中动词和形容词的语义特征。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分析,笔者认为,格式中的动词与形容词之间的关系是述补关系,形容词在格式中仍然作补语,因而质疑“形容词是动词的程度宾语”这一说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一定规模的语料的考察分析,可以发现“‘这么’+动词”格式和“‘这么一’+动词”格式既有相同点,更有不同点。“‘这么’+动词”中出现的动词种类多,有心理动词、行为动词、能愿动词,及物动词后面可以带宾语,“‘这么’+动词”可以单独出现,此格式除了表示已然动作、未然动作,还可以表示正在持续的动作。“‘这么一’+动词”中出现的动词少,仅为行为动词和心理动词“害怕、想”,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这么一’+动词”不能独立单说,不能表示持续动作,由于“一”的存在,此动作都是已然的。  相似文献   

12.
上巳节祓禊习俗与水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人在三月的上巳节日里,要在郊外水滨进行沐浴,以达到洗除污垢、除灾去凶的目的,这一习俗被称为“祓禊”。古人在上巳节进行祓禊习俗与他们对水的认识观念和崇拜心理有关。在古人看来,水具有神奇的功用:水不仅可以达到除垢去凶的“禳灾”目的,而且是男女情爱的象征,具有巨大的生殖力,可以使不孕妇人怀孕生子。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书法在发展历史过程中经历了从帖学到碑学,多少年来以"二王"为代表的帖学一直笼罩着中国书坛,直至清代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提倡碑学,为书法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但是,书法发展的脚步并没有因此而停滞不前。随后,沈曾植在书法创作中提倡了碑帖结合,这为当代书法创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发现”与“突转”乃源自西方戏剧美学理论范畴的两个重要概念术语,本文拟以亚里士多德《诗学》的相关理论为参照,以元杂剧为具体考察对象,就元杂剧中“发现”与“突转”之叙事艺术予以粗略探究。  相似文献   

15.
周作人试图以“言志”与“载道”建构一部中国文学史,钱钟书则认为“言志”与“载道”分别对应两种文体,即诗歌与散文。经过几番论争,两人各有坚持和妥协。在论争的背后,则隐含着两人不同的思想方式。  相似文献   

16.
对于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前人更多注重对祥林嫂形象的分析,该文则侧重对"我"的形象分析,文章认为鲁迅小说《祝福》中的"我"不只是祥林嫂故事的讲述者,也是一个对自己在祥林嫂面前敷衍塞责后深感内疚与不安的自我解剖者。  相似文献   

17.
庄子认为“无”是“道”之本源,“虚”是“道”之禀性,“无”与“虚”蕴藏着勃勃生机。芒德勃罗发现了空集的价值,揭示了自然界虚实相间的生长状态。庄子和芒德勃罗都“以无观有”,认为“无”是“有”潜藏的存在,“无”和“空”是生成万物的根源,在“空隙中生长”是宇宙的常态。芒德勃罗的空集是一种形而下的研究,其指向是现实存在物的实体和空隙合一,是对象性的整体观。庄子之“无”所看重的是人内心世界的空灵,是主客心物合一的非对象性的整体现。  相似文献   

18.
《一捧尘土》是伊夫林.沃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中蕴含了犀利的社会批评,表现了作者对现代人和现代社会的彻底的绝望。伊夫林.沃在这部作品中灵活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抽象事务具体化,丰富了小说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对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教学团队建设、成绩考核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平台+模块"化的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同义词最难辨析之处就是它们概念义的细微差别,按照表名物的词的“词义成分-词义构成模式”把表名物的同义词的词义分成相对应的几个部分对比分析,则能够看出它们概念义的异同。这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