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WLAN用户逐渐增多,网络速度经常不稳定,尤其是在进行大量的数据传输时.其主要原因,就是同近频干扰.我们将以IEEE802.11b的产品作为研究对象,研究IEEE802.11b协议相关内容.从原理上说,分离具体频段是相当重要的,频段分离得越开,效果会越好(例如1和11).不过,依据实验测试,在1和6或者6和11这样的组合下效果已经相当好,分离得更开,效果提升已不太明显,且会导致频段资源的浪费和减少.  相似文献   

2.
由于蓝牙工作于极易受干扰的ISM开放频段.所以,研究这一频段设备的干扰特征,对如何提高蓝牙工作性能具有实际意义。首先探讨了蓝牙干扰的理论分析模型.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从IEEE802.11b射频信号发射功率、距离、包长、包速率4个方面对蓝牙的干扰进行了分析。这些干扰因素的分析.对于探讨蓝牙如何与同频段设备共存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超宽带(UwB)通信系统与基于IEEE802.11a标准的WLAN设备之间的干扰问题。介绍了UWB和WLAN的理论背景,给出了干扰信号对系统信号与干扰的比率(SIR)影响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在视距(LOS)环境中,UWB干扰对IEEE802.11a系统的性能影响不大,IEEE802.11a系统可以维持正常的通信,在非视距(NLOS)环境中,UWB信号对IEEE802.11a WLAN系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同时IEEE802.11a WLAN干扰也会严重影响UWB接收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最新WLAN协议IEEE802.11g物理层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新制定的IEEE802.11g协议标准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无线局域网标准。在全面介绍了IEEE802.11g物理层的各项参数后,分析了IEEE802.11g系统性能和吞吐量性能,并给出了相应的系统性能仿真结果,其结论对今后的IEEE802.11g系统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G.711语音编码方式为例分析了PCF模式下IEEE 802.11b VoIP语音系统的容量以及静音抑制技术对增加系统容量的作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并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增加语音数据包的采样间隔可以提高VoIP语音系统的容量,静音抑制技术可以用来进一步提高系统容量。分析方法和结论对其他语音编码方式以及对基于IEEE 802.11a和IEEE 802.11g标准的无线局域网VoIP语音系统具有同样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无线局域网(WLAN)得到了飞速的发展,IEEE802.11b无线局域网已成为人们实现无线数据通信的重要手段,但是11Mbit/s的数据速率还不能满足视频点播等多媒体业务.基于OFDM技术、数据速率可达54Mbit/s的IEEE802.11a无线局域网又成了人们新的关注热点。介绍了IEEE802.11a无线局域网.分析了其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设计了一种高速无线局域网的系统方案,并对其性能进行了仿真与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是符合IEEE802.11a标准的各项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7.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已经成为无线网络发展和应用的焦点问题之一.各大企业或组织纷纷致力于无线局域网安全的研究,IEEE成立专门的工作组TGi来解决WLAN的安全问题,先后推出IEEE802.1x和802.11i等系列协议.分析了802.11无线局域网的发展过程和基本安全手段,重点探讨无线局域网的安全认证协议802.1x和中国WAPI标准.  相似文献   

8.
无线局域网802.11协议的分析及其MAC层实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IEEE 802.11是现在最普及的无线标准之一,它在无线局域网(WLAN)领域已经占据绝对优势,这里详细介绍了IEEE 802.11介质访问控制(MAC)层协议并在分析其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IEEE 802.11MAC层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WLAN的概念,由于WLAN相较有线网络具有安装便捷、使用灵活、经济节约、易于扩展等优点,其发展十分迅速。WLAN在组网方式上有独立的WLAN和非独立的WLAN两种,目前遵循的协议规范有IEEE已经开发出的3种无线局域网LAN802.11规范:802.11、802.11a、802.11b,在WLAN的安全性方面使用VPN。作为例子介绍了无线局域网(WLAN)在公司办公室中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IEEE802.11b的无线传输系统,该系统利用频率转换技术,将2.4GHz转换到UHF较低频段340MH。进行传输。通过频率转换和功率调整技术,可以使无线传输系统的传输距离大为增加。本文的工作重点在于在340MHz频段上,通过对NLOS(非视距)区域的分析,将提出一种混合型的半经验无线室外电波的宏小区传播预测模型。最后将比较预测值和实测值,并对传播模型进行分析和校对。  相似文献   

11.
由于使用相同频段,使得蓝牙网络与IEEE 802.11b无线局域网之间存在干扰,严重影响系统正常工作.本文首先分析了蓝牙网络与IEEE 802.11b无线局域网之间存在干扰情况,然后对于克服干扰实现两者共存诸方法进行分析与评述,以期为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给出背景.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IEEE 802.11a和E1传输两种技术各自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802.11a的E1无线传输系统的系统构成,提出了该系统几种典型的应用模式,并与传统的E1微波传输系统做了比较。基于802.11a的E1无线传输系统具有频段无需申请、组网方式灵活多样、可同时传输E1数据和IP数据以及成本低廉等优势,可作为传统E1微波传输系统的替代和补充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802.11g标准草案的推出,802.11系列标准的不断完善及多种802.11a芯片组的面世,必将掀起一轮新的WLAN应用高潮,同时,有关WLAN标准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首先,介绍了802.11协议族及最新进展,包括802.11、802.11a、802.11b和802.11g等,然后,对其技术性能进行了对比,并对市场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WPAN应用环境下IEEE 802.11b最优包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WPAN应用环境下IEEE 802.11b的吞吐量,首先分析IEEE 802.11b DCF协议应用时的数据包传输时序,得到IEEE 802.11b系统的吞吐量性能与包长及包错误概率的关系,然后对WPAN干扰网络存在时包错误概率与PLCP服务数据单元(PSDU, PLCP service data unit)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在理论上证明了在一定的WPAN干扰强度下,IEEE 802.11b系统存在一个最佳的数据包长度,可以使得系统的吞吐量最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WPAN干扰网络存在时的自适应包长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吞吐量.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改进Markov模型IEEE802.11b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EEE 802.11b理论最高传输速率可达11 Mbit/s,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其IP层数据传输速率远低于此。为了准确评估其数据业务支持能力,对已有基于退避窗口机制的二维Markov模型进行改进,从成帧效率和DCF协议效率两个方面对IEEE 802.11b无线局域网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出饱和条件下系统归一化吞吐率和平均分组时延,并使用NS2进行验证。IEEE 802.11RTS/CTS机制可以改善大数据帧长条件下系统性能,但IEEE 802.11b协议并未给出切换门限建议值。基于上述改进模型,通过理论计算,给出了不同节点数下基本接入模式与RTS/CTS模式切换门限值。  相似文献   

16.
IEEE802.11b的媒体访问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IEEE802.11b采用无线方式传输信息,而无线方式传输与有线方式传输相比,具有较大的复杂性,所以其MAC(媒体访问控制)机制也更加复杂。论文在较为深入的对IEEE801.11b协议研读后,比较详细地阐述了IEEE802.11b的媒体访问机制-CSMA/CA(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机制,以及在CSMA/CA基础上的两种具体实现控制方式-DCF(分布式)控制方式和PCF(点协调式)控制方式,同时还简要探讨了MAC层的差错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的802.11与802.11e下,BSS中MAC传输路径只能是AP转发或经AP协调下的DLS方式,在能量敏感场景下,将导致无谓功耗。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强型传输功率控制协议(ETPC)的自适应切换节能传输机制,该机制通过ETPC的动态链路测量进行实时切换决策,并根据所选传输路径实施精确功控。本文所提出之ETPC基于802.11h的TPC,TPC因未考虑节点移动性影响特别是突发性阴影衰落情况而致使其测量与控制精度不稳定,ETPC中,提出了双向瞬态测量法以克服此缺陷,使测控精度和实时性都得到良好改善。试验与仿真表明,本协议与机制在不影响吞吐量的情况下,可有效减少节点能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