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非线性建筑等建筑设计思想与设计作品的分析与比较,提出并论述了在当代建筑形式设计的嬗变进化过程中,从现代主义的简单外形与简单内涵,到新现代主义的简单外形与丰富内涵的价值取向;从后现代主义的复杂外形与简单内涵,到非线性建筑的复杂外形与丰富内涵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现代主义多元论与后现代主义多元论的不同。文章认为,现代主义多元论是传统理性主义崇尚的产物,完全反映了与之并行的现代主义一元论相同的文化特征,是传统逻辑主义展开下的有限性多元主张;而后现代主义理论本身作为一种多元论与之截然不同,它在根本上是以否定现代主义、解构理性崇拜的文化思潮下所建构起来的,它是一种绝对的完全的多元主义。具体而言,二者的不同主要在论述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理论模型特征等方面有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对中西宗教异质性关注,始于16世纪未期西方基督教的传入;但系统的、较为本质的中西宗教观念之比较则是在严复这儿发端的。严复从几个主要方面的比较,指出了中西宗教的异同与优劣,并在理论上进行了中西宗教结合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在对中西体育文化渊源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中西体育文化观念上的差异,并提出了中西合璧,构建现代奥运精神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先锋文艺思潮主要接受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和创作观念的影响,当然这种选择与接受是全方位的借鉴与吸收,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当代小说的思想意蕴和艺术方法。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意识流、荒诞意识、审丑观念、寓言与变形、生存困境体认、叙述策略等具有现代性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方法,都对中国新时期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现代性的选择与契合”是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外域因素和重要契机,本文主要从影响研究的角度对新时期先锋文艺思潮创作过程进行考察:重视内心体验的创作发生论,追求主体“被动”的创作构思论,倾向“向内转”的创作叙述论,构成了“选择与契合”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比较文化学原理,从文化同质与文化异质的视角, 探讨中西“孝文化”的异同点。通过比较,作者得出中西“孝文化”是开在不同文化土壤上的两支奇葩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严复是开启中西道德比较研究的先驱,在研究过程中,他既重视中西道德的比较又积极推动了中西道德的整合。因此,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对往后的道德观念中西比较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严复中西道德比较与整合的主要内容、重要价值及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中西文字体设计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增多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汉字的研究和字体设计开发方兴未艾。由于中西文字发展历史和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汉字与拉丁文字在字体造型设计和审美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文章从分析中西文字体的演进入手,探究中西文字体设计的不同特征和共同点,阐述了现代汉字字体设计的发展趋向,旨在通过对中西文字体设计的系统比较,对汉字字体设计形成有效借鉴,促进汉字设计艺术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代,是一个古典主义崩溃,浪漫精神和人权运动新生的时代。在揭示封建社会数千年的痼疾,挣脱束缚灵与肉的沉重的镣铐的同时,大量的外国近代、现代的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思潮,从人道主义、进化论、尼采哲学、托尔斯泰主义到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马克思主义;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的创作方法到心理分析、意象派、未来派等各种现代流派的文艺观点,源源不断地传入,给闭塞的旧中国吹进  相似文献   

10.
15—16世纪,中西方商业算术不但从传统的实用数学中分离出来,而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提高,尽管二者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进程表面看起来颇为相似,但究其根源,仍存在着本质的不同.通过中西比较的方法,从思想背景、发展脉络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中西商业算术之间的相异之处,并从数学、历史及文化等角度推究其深层次原因,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1.
从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理论建构来看,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就表明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不想放弃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武器。但她的"联姻"生活又不是完满的,在后期,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又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质疑。而后现代主义的出现,给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注入了新鲜血液,也给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带来了新的思考,这些思考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更理性地迈向未来。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维度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要义。其结合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诉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需要;两者在理论品格、文化共性和文化精神上的相似相通是实现结合何以可能的文化根基。其结合产生了既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又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实践美学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基础,把实践作为联系人和自然的纽带,把关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即是人在对象上面的自我观照。实践美学的思想来源主要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其中“自然人化”和“两个尺度”的论述对实践美学有重要的影响。今天,传统的实践观和旧有的主体性哲学范式已不尽符合现实要求。对中国当代的美学进行重释,使其理论基础由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转换,以适应哲学和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虽分歧巨大,但共通性也不少。从二者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来看,二者都是为了探索适合本国、本民族的工人阶级解放的道路,而将马克思主义与自身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试图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于苏联模式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本土化进程进行了探讨,认为现代主义文学是从西方引进的"异质文化",它从最初的"新客"身份演变成后来的"归化者"的定位,其间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第一个阶段中,20年代中国的新文学家们对于"新客东来"的现代主义基本上持期许与犹疑并存的态度,现代主义在那时还只能说是一种广为散播的质素.30年代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实验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突破,但衬托在强势的民族危亡的时代语境与现实主义的文学主流之下,这种突破也显得十分单薄.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边缘宿命在当时已经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16.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名作<西风颂>在形式、音韵效果和意象方面颇具特色.本文截取诸多译家如郭沫若、王佐良、江枫、施颖洲的译本进行对比,首先从形式、音韵效果和意象三个方面分析不同译家的翻译风格;而后结合四人各自的译诗理论和实践探寻他们翻译方法中所受西方诗学的影响,进而将一篇<西风颂>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数个译本和其中所体现的译诗理论作为数面镜子,从中管窥西方诗学对身处不同时期和地域的译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家和意识流小说家代表的伍尔芙和福克纳,在创作中体现出许多相似性,而他们各自独特的创作个性又令他们作品的艺术表现各有千秋。他们都具有非凡的艺术想象力,福克纳的想象是理智的推想,而伍尔芙有些想象虽然超乎现实,甚至类似于神话的效果,却也同样符合文学的审美要求,并且体现了作家的女性特质。  相似文献   

18.
旅游文本翻译的预期功能是传递信息和吸引游客。由于语言文化的“异质”,中英旅游文本在表达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从英语的视角分析,汉语旅游文本在语言表达上存在失当信息即信息夸大、信息误导、信息冗余。着重从这三方面进行例析。  相似文献   

19.
根据编纂学角度审视《满族文学史》,回顾其国家行为与集体行为相结合的编写筹备工作。指出《满族文学史》的分期方法为“朝代法”,作家文学选择比例较大,评价立场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基本立足点等编纂特征,同时也论及本书过分看重社会思想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力图通过对中、俄的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特点的对比性历史研究,揭示出中、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中、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准备的若干特点,进而总结马克思主义在中、俄两国传播的经验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