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主义国家能否发展商品经济,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上有过一个从否定到部分肯定再到肯定的认识发展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预测社会主义是没有商品生产的社会。列宁认为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仍然需要保留商品生产。斯大林部分肯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可能性,但又把它局限在个人消费品的范围。毛泽东在不同时期对社会主义发展商品经济的问题有着相互矛盾的态度。邓小平科学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是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的创新性认识。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无产阶级革命的创始人,从马克思到列宁、一直到毛泽东、邓小平等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创造。本文对这一艰苦历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国家能否发展商品经济,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上有过一个从否定到部分肯定再到肯定的认识发展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预测社会主义是没有商品生产的社会。列宁认为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仍然需要保留商品生产。斯大林部分肯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可能性,但又把它局限在个人消费品的范围。毛泽东在不同时期对社会主义发展商品经济的问题有着相互矛盾的态度。邓小平科学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是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的创新性认识。  相似文献   

4.
对历史方位,即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正确判断是确定党的奋斗目标的前提。毛泽东依据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很有价值的探索,取得了成就;邓小平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点的深入研究,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江泽民坚持运用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为人民谋利益,集体主义是毛泽东义利观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邓小平在继承了毛泽东这一无产阶段功利主义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共同富裕”的理论,并且针对毛泽东片面强调集体主义,忽视个人利益,邓小平强 在经济活动中,要重视协调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尊重个人利益的存在,真正做到三者兼顾,动态统一。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无产阶级的功利主义,它以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为基础,强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和"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了人民利益的崇高性、全面性,是对传统的义利观的提升,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动机论与效果论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在未来社会分配问题上作出过大胆的设想和初步的探索。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在社会主义社会分配问题上,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都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又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误。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分配的理论,总结国内外在社会主义分配问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分配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人民谋利益、集体主义是毛泽东义利观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邓小平在继承了毛泽东这一无产阶级功利主义观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共同富裕”的理论。并且针对毛泽东片面强调集体主义、忽视个人利益 ,邓小平强调在经济活动中 ,要重视协调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尊重个人利益的存在 ,真正做到三者兼顾、动态统一。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评价尺度。这两种尺度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是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的,并通过改革开放这一根本途径来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无产阶级立场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逻辑嬗变而逐渐形成的科学立场,马克思本人并没有单独就立场问题进行过系统论述,而是内含于他的学术研究过程。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具体实际,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无产阶级立场,赋予马克思无产阶级立场时代性特征,并在实际行动中践行了马克思无产阶级立场。面向新的征程,只有科学准确地把握马克思无产阶级立场和人民立场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要旨,才能不断争取更大光荣。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和邓小平在要不要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哪些方法,以及在发展和利用资本主义的形式等方面,两位伟人有着共同之处,但是,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而且这一思想将引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沿着正确的轨道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和邓小平作为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核心,在所有制理论方面都进行了艰辛地探索,二者在所有制结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关系四个方面有显著区别。比较研究二者的所有制思想,对于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与毛泽东关于事物矛盾的思想认识具有不同的特点。他们对于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矛盾等问题的分析,都显现出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既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据,也有个人认识风格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邓小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人,他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建国以来,毛泽东、邓小平不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通过各项政策普遍地传播开来。毛泽东、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较一下,他们有相同之处,也存在很多不同。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人才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人才地位、人才衡量标准、人才选拔任用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是对毛泽东人才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建国后,毛泽东和邓小平对中国的国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毛泽东因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在认识与实践上出现了偏差,而邓小平则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最终实现了认识上的飞跃,从而推动了中国实践由“革命语境”到“建设语境”的完全转变。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中,毛泽东、邓小平堪称是运用系统论思想的典范。由于客观环境、主观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他们的观点一脉相承而又有所区别。他们都强调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但他们对中央与地方、沿海与内地、先富与后富关系的认识和处理有所区别;他们都提出社会主义的全面协调发展,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等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运行,但他们对经济要素与政治、文化等要素的结构关系的认识有所不同;他们都要求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工程要适应国际安全环境和发展环境,但他们对战争与和平、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的认识有差别。当前,党中央提出的社会和谐思想与毛泽东、邓小平的系统论思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