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假使有人懷疑和平比战爭更難得,只要请他看看今天歐洲的地图,他便会相信。歐戰停止已經九个月,但直到现在和約还沒有签訂,能在今年秋天訂定已算是最好的了。波茨坦會議所决定设立的機構,在去年秋天外長會議中受到挫折,现在只能勉强工作,本來美、英、法、蘇四国代表应該每星期开六次會的,這星期却只开了二次。(按指二月初四国外交次長會議  相似文献   

2.
一一件懸案法西斯德國和意大利在外交上不斷的利用險詐欺騙的手段投機取巧;它們一面擾亂國際和平,引起各國的不安同時玩弄外交的陰謀,要挾各國對它們讓步。意大利曾這樣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權,凡爾赛條約和洛迦諾公約也是這樣被德國破壞的。現在德意又向英国提出了解决洛迦諾問題的建議這使一般人懷疑到這兩個野心國家,又得利用目前歐洲局勢的不安去作新的投機了。  相似文献   

3.
戰爭何時可了? “……我們許多農民巳懷疑起來,事變究竟將怎樣了結?我們把親屬送上前綫,更捐出了我們的馬匹,……我們看見那褪了色的太陽旗立在本鄉神社場地上,禁不住要懷疑,假如事變再延長下去,我們怎樣好呢?……”上面是個日本農民給他僑居在美國哥哥信中一的段話(見美國‘每日工人報’)。日本老百姓對於戰爭的前途顯然是非常慮的。“為什麽而戰?”“戰到怎麽樣爲止呢?”“許許多多的親屬慿甚麽代價去送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哀里烏特(George Fielding Eliot),是美國的一個軍事學家,去年會以所著「假如戰爭爆發」一書著名。本文是從純粹軍事的观點来討論關島設防問題的,雖然他所抱的是懷疑態度,但對於關島在日美戰爭中的價值,却是述得非常明白的。原文載於二月一日出版的「新共和」週刊。  相似文献   

5.
拉斯基教授是英國的政治學者與工黨主席。他最近曾訪問蘇聯,作爲英國工黨親善訪問團的領袖,與斯太林及蘇聯其他領袖會見。他對於英蘇關係是主張親善,但他對於蘇聯是抱有若于懷疑的,本文代表他對於蘇聯領袖史太林的一種看法。本文原载十日十四日美國‘新共和’雜誌。  相似文献   

6.
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对埃及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主要拿埃及政府在民主问题上“不达标”做文章。面对美国的压力,埃及政府作了一些善意的回应。  相似文献   

7.
真正和平的太阳,还没有全部出现;在这天亮前半黑暗的状态中,黑暗的精神还打算作最后的挣扎,来恐嚇胆小短视的人。——爱伦堡(三月三十日消息报(  相似文献   

8.
美国统治集团不但是没有想放弃对亚洲的侵略政策,而且是打算更进一步地侵略.听一听美国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罗伯逊在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上作证的话吧.众议员古德尔问:'罗伯逊先生,国务院打算在你执掌的范围内求得怎样的结果?'罗伯逊答:'啊!我们打算推行美国的外交政策.'接着,罗伯逊就大讲特讲美国的'实力'政策.古德尔又问:'从根本上说来,这不是意味着美国要在远东无限期地保持美国的支配地位吗?'罗伯逊答:'是的,正是如此.'古德尔问:'这就是它的实质,是不是?'罗伯逊答:'这就是它的实质.'从罗伯逊这一段话,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美国的远东政策的实质就是'美国要在远东无限期地保持美国的支配地位'!美国统治集团扬言美国打算无限期地统治亚洲.亚洲的人民当然不同意!  相似文献   

9.
中亚在苏联解体前作为加盟共和国是苏联的一部分,是苏联的“战略后院”。苏联解体后,代之而起的俄罗斯虽仍视其为“战略后院”,但在该地区的势力有所减弱。美国瞄准时机,渗入中亚。1994年美国主导北约东扩,将中亚四国(除塔吉克斯坦外)纳入“和平伙伴计划”;1997年出台“新中亚战略”,目标是使中亚成为其能源供应基地。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为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驻军于中亚。阿富汗战争结束后,美国不打算撤出中亚。美国进军中亚的原因是:中亚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丰富的能源;为排挤俄罗斯在中亚的势力以及打击恐怖主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各国对拍卖行为的法律制度规定不同,适用不同国家的法律解决文物国际拍卖的结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利用国际拍卖行拍卖文物来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常常引发文物原属国和善意第三人所在国之间的法律冲突。现存的国际公约拘束力有限,我国应该通过和平外交的方式来解决文物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11.
善良的人们珍视友谊,因为友谊使世界变得美好、和平。但是也有一种人害怕友谊像害怕毒药一样,因为友谊会使“冷战”的鬼胎流产,使人为的冰层解冻。在“冷战”政策里陷得太深了的美国当局,似乎在每一次握一握别人伸出来的手和回答别人善意的微笑之前,都要皱皱眉头仔细盘算一番,看看对自己的命根子是不是有什么影响。最近美国政府在接受苏联邀请,派遣美国空军参谋长特文宁前往参观苏联航空节表演这件事情上所表现的踌躇,只不过是这方面一个典型的事例。  相似文献   

12.
业已开始的1957年仍将是和平、独立和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前进、继续推动国际局势趋向和缓的一年。这样说是不是有根据呢?我们大家都看到,虽然英法和它们的工具以色列发动的侵略埃及战争已经以失败而告终,可是最大、最贪婪的帝国主义者美国又公然提出了更凶恶、更阴险的“艾森豪威尔主义”;并且正在全力贩卖这种道地的殖民主义货色。我们还看到,尽管帝国主义分子在匈牙利制造的反革命暴乱已经被粉碎,可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在“国际共产主义的地位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恶化了”的论调下纠集反动力量,对社会主义国家虎视眈眈,打算伺机而动。这些事实难道能表明和平、独立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和国际局势趋向缓和吗? 不错,这些都是事实,可是这些事实只是事情的一面,事情还有另外的一面,这就是:亚非各国人民、  相似文献   

13.
在帝国主义阵营中,一小撮战争贩子们经常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地沾污「和平」二字,把他们的罪恶战争阴谋硬说成是「和平」事业。最近,他们又企图给予「和平」这两个字新的诬蔑:挪威炸药商人诺贝尔所设立的「和平奖金」的一九五三年度得奖人是……美国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前美国  相似文献   

14.
中东和平进程近几年未取得大的、实质性进展,明里有以色列强硬势力从中作梗,暗里与美国奉行的“拖延策略”有关。美国已掌握了中东和平进程主导权,但它并不急于解决巴以冲突。掌握主导权不战不和最有利在中东和平进程问题上,美国一直是以倡导者和推进者的面目出现,它之所以奉行“拖延策略”,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为海湾战后搭建起的战略构架发生动摇;阿拉伯世界反思后正重新团结起来。由于内塔尼亚胡右翼联合政府顽固奉行强硬政策,加之美国奉行偏袒以色列的“双重标准”,致使目前中东和平进程陷于僵局。中东和平进程僵局对地区形势带来很大影响,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动向。美国顾此失彼中东和平进程僵局使美国东遏两伊、西促和谈、分化阿拉伯世界、阻挠和排斥欧、俄等方在地区事务中发挥突出作用的中东战略顾此失彼,发生动摇。美国在中东  相似文献   

16.
在从旧的一年跨进新的一年的时候,世界听到了从华盛顿发出的一些布道者的声音,这些声音据说是“神圣”的、“庄严”的。艾森豪威尔在年终的“圣诞祝辞”里歌颂了“自由、尊严、鄰人之谊和善意”,歌颂“人间安康太平,人们善意相待”的理想,他表示美国总是把自已的“幸福和富足分给并没有这样幸运的其他的人”。他说,在“圣诞精神”的启示下所说的这些话是人们视为“神圣的话”,这些话一直鼓舞着人们。只是有“某些人”“用仇恨的云雾模糊了我们的视力”。听啊!华盛顿反对“仇恨”!在散播“和平”与“仁爱”的福音! 可惜,人们并不是生活在神话的世界里。任何“神圣的”言辞也离不开生活和现实,而在生活和现实里,真相总是要显露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自打嘴巴     
今天美国人民所最关心的问题无过于越来越严重的经济衰退了。经济衰退是从美国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产生出来的,也就不能不使拒经承认这个客观规律的艾森豪威尔总统特别感到头痛。他是美国资本主义最忠实的辩护人,他曾经给共和党制造了“繁荣与和平”这一个竞选标语。上台以后,他不断地宜扬美国资本主义的功德,向美国人民许下了“繁荣与和平”的诺言。然而,艾森豪威尔所执行的邢一套资产阶级政策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却适得其反。美国人民看不到“和平”,也看不到“繁荣”。于是在美国人民的心  相似文献   

18.
尽管美国不要和平而要战争的行径已经非常明显,但是杜勒斯却恬不知恥地为美国的侵略罪行强辩。二月十六日他在外交政策协会发表了一篇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说,竭力掩饰美国所奉行的实力政策的侵略性和好战性。杜勒斯把侵略者的美国说成大慈大悲。他颠倒黑白地说美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使美国人民能够和平地享受自  相似文献   

19.
不是个公正的调解人美国一直在调解中东和谈,而且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那么如何看待美国的作用呢?美国的作用是两方面的:一方面,美国的调解促成了阿以之间的和解,推动了和平进程,因为中东人民渴望和平,阿以之间的深刻矛盾在客观上需要外因的推动和中间人的调解、斡旋;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美国在调解和推动和平进程中,往往带有自己的意图和目的,是从自己的全球战略出发考虑问题的,由于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美国也难以做一个完全公正的调解人。不是个公正的调解人  相似文献   

20.
编辑室     
澳洲總理萊昂斯在英帝國會議中的一個提議,已經引起了全世界對於太平洋集體安全問題的注意。這問題和我國聯系最切,是值得我们特別注意的。這期本刊就把這個問題作爲一個中心,刊载了幾篇文字:胡愈之先生的一篇是泛論國際外交上的三種政策,特別說明集體安全的外交與舊式同盟外交或均势外交的不同點;封於不明瞭集體安全制度的真義或抱有懷疑及誤解的人,這篇文字是特别需要的。馬星野先生和于炳然先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