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雁翔 《科学之友》2009,(10):108-109
通过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入创新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培养学生超越给定信息的素质,挖掘学生发散思维的潜能,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等途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许爱娣  王平 《科学之友》2009,(10):34-35
现代管理离不开创新,创新已渗透到许多领域,并在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为企业创造商机,为个人开辟发展空间,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相似文献   

3.
张剑 《科学》2011,63(5)
求知求真是人类漫长的追索之路,追索的成果铸成不同历史形态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文化。本刊自本期起连载张剑的文章,以人类科学文化中心从古希腊,历经意大利城邦、英国、法国、德国直到美国的转移过程为线索,通过不同时代具有不同地域特征的人物和故事,演绎人类求知求真的生动历程。同时,也介绍同时代中国的相关状况,给出中外科学文化发展的不同历史场景,为读者理解科学文化的历史发展提供一个多元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破译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些东西一看就会懂,但创新除外。无论是一家公司还是一个国家,若要激励创新,就必须懂得如何控制创新。现在许多创新研究者都试图对“神秘而重要的创新过程”进行定量研究,都期待着能够破译创新。  相似文献   

5.
通过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入创新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培养学生超越给定信息的素质,挖掘学生发散思维的潜能,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等途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学习知识、研究学问。通常都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决不是程咬金的三斧头所能立马奏效的。因此,在整个求知的过程中,既要有勇猛的进攻,也要有战略的“转移”和“退却”。  相似文献   

7.
1999年4月28日去世的阿瑟·肖洛(ArthusSchwolow)是激光的发明人之一,也是本世纪光谱学界中一位杰出的人物。激光是光学领域中一次革命性的成果,由于它可以在许多方面,如通讯、切割、焊接、信息贮存和精密测量等领域得到应用,并且为它们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新的技术。肖洛同时还实现了许多高精密和高分辨率的创新实验,是许多新的实验光谱学技术的先驱者。 肖洛1921年出生于纽约市的芒特弗农,父亲是来自拉脱维亚的移民,母亲来自加拿大,在母亲的催促下,肖洛3岁时全家迁移到了多伦多。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正>携手解决全球许多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需要创建一个全球科技共享空间,充分借鉴以往的成功经验。过去一度以政治和技术为尊的“美国世纪”正分崩离析,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多中心的世界。在这个新秩序中,国家的未来将取决于促进创新与繁荣的国际合作,在疾病、贫困、能源短缺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威胁到所有国家时尤为如此。创新主体和受益者不应该仅局限于若干国家。提升创新主体的多样性,需要采取前所未有的全球性行动。  相似文献   

9.
“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对一种关键生命过程的研究,即核糖体如何利用DNA的信息制造蛋白质,进而制造生命。这项研究扫清了目前抗生素研究中的许多障碍,研究成果可以立即被采用,这为日常生活带来许多实质性的创新,也为科学探索提供了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现代管理离不开创新,创新已渗透到许多领域,并在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为企业创造商机,为个人开辟发展空间,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相似文献   

11.
曾几何时,为了学生高考的成功和升学率的硬杠杠,不少学校放弃了学生素质的培养教育。一味地追求分数,却忽视了同学们自身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很多人觉得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亦或觉得创新教育就是“小发明,小创造”.不得也罢。然而,却偏偏有许多学校积极开展创新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全方位素质为主旨。作为中学教育勇敢实践者的他们,不仅让学校高考升学率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2.
致读者     
也许您是建国初期激情年代的学生,也许您是在改革开放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声里,勤奋求知的青年,您一定记得这样一本杂志——《知识就是力量》。  相似文献   

13.
人类活动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发明、不断创新的历史.有趣的是,许多发明创新甚至包括一些重大发明创新却产生于不经意之间,可以说是灵光突现,也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4.
英国同中国一样在创新上进行了许多深入的思考,正在探索如何进一步提升国家的整体创新体系与环境.  相似文献   

15.
姚诗煌 《科学》2007,59(5):1-2
创新之风的吹拂,嫣红了中国科学百花园。近年来,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了丰硕成果,《科学》周刊、《自然》周刊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不断有中国科学家的论文发表,在物理、生物、信息、数学、考古等许多领域,中国科学家的贡献令人瞩目。春风熏人、意气风发,于是媒体上不时有“我们何时能获诺贝尔奖”的讨论。然而,许多人对此热闹景象却头脑清醒。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6月16-17日,浦江创新论坛——2017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在上海隆重举行,围绕"创新全球化与城市功能再造"展开讨论。作为科技创新领域的顶级盛会,本次大会云集了全球知名智库资源,力邀20多位重量级嘉宾做主题演讲。创新政策:经济研究见解"创新"已经被许多国家的政策制定者视为经济增长的关键来源,各国都非常重视通过创新政策鼓励公司和个人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7.
近几十年来,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各国的创新活动日趋活跃,而经济学家们调查发现,创新几乎总是在重要的大城市里发生。 以往,经济学家和科技人员总是忽略地点和创新之间的这种关系,他们中很少有人会把信息技术的崛起看作是一个典型的城市行为。然而几个世纪以来,城市的发展引发了许多沟通和信息管理的新形式——从远古时期亚历山大城的图书馆,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技术,再到20世纪为我们带来电视、移动电话到互联网的一系列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8.
<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体制创新和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充分抓住互联网这个创业创新大平台,直接或间接催生出了一批创业新形态,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的浙江,更有许多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9.
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在农 《自然杂志》2006,28(2):114-115
创新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可以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学范畴,创新主要是指通过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来提高生产力、推动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动态过程。西方经济学中第一个系统地、完整地描述创新理论的是熊彼特(J.Shumpeter),一般称之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相似文献   

20.
王兴珍 《科学之友》2010,(3):118-119
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就要重视和发挥高等学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在区域创新体系中,高等学校肩负着创新知识的产出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因此,必须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体系也要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之中,做好知识和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工作,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