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斐  徐文霞  霍广勇 《科技资讯》2009,(30):119-120
简要分析了雷电与冰雹两种天气现象的共生特点,并就人工影响天气防雹工作的特点,指出人影防雹工作中可能遭受的一些雷电灾害,有针对性地给出具体的防雷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利用重庆市1901—2010年有关冰雹资料,对重庆市110年来冰雹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冰雹灾害的时空分布均体现出不均衡的特点;以10年为周期对1901—2010年全部冰雹灾害进行分析还发现,重庆市在上世纪前40年冰雹灾害较少,以后每个年代均大幅度增加,直到70年代达到最高,之后近30多年来重庆市年降雹日数有所减少;重庆市除1月份外其余月份均可能有冰雹灾害;降雹主要集中在3月~8月,4月发生日数最多;冰雹主要发生在14时至次日凌晨2时这个时段;空间分布方面呈现"东多西少"的特点,同时渝东北比渝东南发生冰雹灾害的机率大。研究认为,重庆市110年来冰雹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地形起伏和冷空气前行路径有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宁津县1952-2007年实有冰雹灾害资料,对宁津县冰雹灾害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寻找出冰雹灾害进入宁津县的固定区域和宁津县多发冰雹灾害带,并对近20年宁津县冰雹灾害的发生发展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对宁津县冰雹灾害多发的客观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过整理河北省1949—2000年间的冰雹灾害农作物损失的案例资料,利用统计仿真模拟软件Arena和Matlab等,分析了河北省农作物冰雹灾害年发生次数以及农作物损失(分为受灾、成灾、绝收3种程度)服从的统计规律,并依据统计反演得到的参数进行了冰雹灾害随机事件模拟,对河北省冰雹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估,发现河北省冰雹灾害造成的年均农作物单产损失约合1.9%.  相似文献   

5.
应用1984—2007年青海气象灾害资料,分析影响青海旅游活动的暴雨洪涝、冰雹、雷电、大风、沙尘暴和雪灾等气象灾害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表明:在青海旅游气象灾害中,冰雹发生的机率最大,占总灾害次数的42.8%;雷电发生的机率最小,占总灾害次数的7.9%。在地域上,海东地区和西宁市是青海旅游气象灾害频发地区,海西州发生旅游气象灾害机率最小。6~8月份暴雨洪涝、冰雹(雷电灾害为5~7月份)发生机率最大,占总数的79.2%~90.9%。暴雨洪涝、雷电、冰雹灾害期与适宜旅游期重叠,是影响青海旅游业的主要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究陇县冰雹灾害的分布规律及灾害损失,为农业生产及防灾减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陇县公元193~2005年的冰雹灾害资料,结合实际调查,对冰雹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冰雹发生路径、冰雹直径以及冰雹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等进行分析。结果降雹的年、月、日变化、降雹直径及造成灾害的冰雹持续时间比较显著,20世纪90年代冰雹日相对少一些,但以重雹灾为主。结论影响陇县冰雹灾害的主要因素有地形、植被土壤和天气条件。  相似文献   

7.
张新华  冯彩波 《科技信息》2007,(23):34-34,36
根据1960--2000年聊城市气象观测资料,对近40多年来冰雹灾害发生时的天气背景及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聊城市冰雹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且冰雹灾害具有极强的局地性。造成聊城市降雹的天气形势可分为低涡、低槽、横槽和西北气流4种类型,并提出了可行的冰雹灾害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互助县近50年气象灾害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气象灾害为冰雹、洪灾、连阴雨、干旱和霜冻等,发生机率依次为43%、26%、15.2%、13%和2.8%;80年代以后灾害发生趋势明显上升,干旱、冰雹、霜冻、洪灾及连阴雨发生次数分别是70年代以前的2.9、2.4、2.2和1.8倍,成灾率由80年代的76.3%上升至90年代的83.4%。  相似文献   

9.
马艳 《科技咨询导报》2014,(28):234-234
昭苏是疆内最大最好的农牧业产区,但是山地、草原、河流等复杂下垫面使得昭苏成为新疆乃至西北地区的冰雹高发区。为减少昭苏冰雹灾害,新疆人工防雹工作一直在进行中,但是人工防雹带来的污染还未被发觉,该文对此进行了利害分析,希望可以换种方式防雹,还我昭苏美丽、富饶最美草原。  相似文献   

10.
根据宝鸡市1960年~1995年冰雹史料,依照年平均雹日和年灾雹日2项指标,对宝鸡市冰雹灾害进行区划,结果划分为重雹区、轻雹区及少雹和无雹区。  相似文献   

11.
针对长治市在1980—2003年发生的冰雹灾害天气,从时间尺度、时空地理分布、月年际变化、冰雹源地、冰雹主要影响路径以及降雹关键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冰雹灾害天气预报提供了可靠的气候背景。另外对500hPa天气图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长治降雹的3种(冷槽型、冷涡型、西北气流型)天气形势。应用最优子集回归法对500hPa,850hPa图上高空指标站温度、温度露点差、风向、风速进行定量化选取,给出了冰雹灾害天气预报的某些参数及综合性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2.
该文收集了南郑县近50年气象灾害记录信息244条,按灾害严重程度,依次对暴雨地质灾害、干旱高温、连阴雨、农业病虫害、低温冻害、大风冰雹、寒潮暴雪等气象灾害情况进行了分述,并根据南郑县地形、气候和行政区划特点,对灾害分5个分布统计。  相似文献   

13.
在概述了河北省黑龙港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干旱、雨涝、冰雹等6种主要的气象灾害。最后提出了灾害防御策略。  相似文献   

14.
25连于6月17日晚午9点07分遭受冰雹强对流天气,棉花受灾严重,30%的棉花被砸成光杆,100%的棉花被砸成断头。25连干部群众在大灾面前不放弃,积极探索不同冰雹受灾程度棉田灾后管理措施,分类别、分步骤精细管理,取得了受灾棉花平均单产252㎏/667m2(团内结算重量)的可喜产量,有效降低了冰雹灾害给职工带来的损失,为今后如何应对冰雹灾害天气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有关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旱涝、冰雹、暴雨和台风等气象灾害的特征及其成因,并提出一些防灾对策。  相似文献   

16.
祁连山区地形复杂,在温暖季节,空气对流加剧形成积雨云,产生强烈的雷雨或冰雹。位于祁连山东段天祝县的降雹时间集中于6~8月。肃南县的主要降雹时段在6~9月。民乐县沿祁连山区降雹时间集中在7~8月份。降雹时间多集中于午后14~17时。冰雹对林业生产的危害主要在种子园、母树林、幼林地和苗圃地。根据林区冰雹发生规律和现有气象监测条件及群众观察群经验,提出了冰雹灾害预报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宝鸡地区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大风、沙尘暴、雾日、冰雹、暴雨、干旱.采用宝鸡地区10个县站1961~2000年气象灾害资料,综合分析了宝鸡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将宝鸡气象灾害分为多灾区、中灾区和轻灾区等3个区,对各个灾害区进行了环境分析评价,为宝鸡地区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加强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努力提高气象灾害防御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造损失十分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热带气旋(台风、热带风暴)、暴雨、干旱、冰雹、大雾、高温、低温冷害、雪灾,寒潮,沙尘暴、雷电、龙卷风、大风等气象灾害每年交替发生。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每年气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超过千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9.
通过整理2010年汉中市11县区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得出:年平均气温偏高0.5℃,年均降水偏多9%,年均日照时数偏少9%。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倒春寒、冰雹大风、连阴雨、樱桃花期低温冻害、大雾和雷电灾害。全市因各种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巨大。总体而言,2010年气候异常,属于略差年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富县近十年气象资料分析研究,总结出了富县发生冰雹的主要路径,出现冰雹前的高空天气形势,并提出了雷达回波的相关判据和降雪前延安观测站的相关高空气象要素指标。提出了有效的防雹对策及三七炮弹的作业剂量。对有效防御冰雹,减轻雹灾损失,为该县农业保驾护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