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叶绿素缺乏大麦突变体的生理与遗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一个稳定的叶绿素缺乏突变体大麦的叶绿体亚为微结构,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染色体组型及遗传控制进行研究,该大麦的叶色黄化性状为一对隐性核基因所控制,是一个可用于遗传和光合作用研究的好种质。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玉米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玉米是目前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热点之一,已有转基因抗虫玉米、抗除草剂玉米进入商品化生产。通过对转基因玉米遗传转化方法的研究,概括了目前在转基因玉米的遗传转化中所用的各种方法、及其优缺点,以及已取得的成果和遗传转化的检测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分别以大麦花药、幼穗、幼胚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比较了它们的出愈率和愈伤组织经部分去壁PEG+电击法转化后的存活率、转化率。结果表明,以“舟麦2号”幼穗傅 组织作为遗传转化的受体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5.
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7个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品种,以不完全双列杂交的酱模式配成12个F1,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四种组分含量这五个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醇溶蛋白含量主要由加性效应控制,蛋白质和谷蛋白含量主要由非加性效应控制;球蛋白和清蛋白含量是由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的,但对不同的性状,二者所起遥作用是不等的。 相似文献
6.
大麦酯酶同工酶酶谱的聚类分析与遗传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主要产于我国不同地区的33份近缘野生大麦及其19份栽培大麦,以及它们间杂交的27个组合F1植株的叶片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52份材料可分成11个酶谱类型,聚类分析说明,同一亚种或同一变种,地理来源不同酶谱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7.
利用基因枪法将含有4个不同基因的3个质粒共转化由粳稻品种鄂宜105号和鄂晚5号种子胚诱导的愈伤组织(5-10d龄)。从轰击的986块愈合组织中共再生出169株独立的转基因水稻植株(转化率为17%)。PCR/Southern blot分析显示70%以上的转基因植株含有所有4个基因。GUS组织化学分析、Western blot和或RT-PCR分析表明所有4个基因的共表达率为70%。未观察到任何质粒在整合中存在优势,转基因拷贝数也与基因表达量无关。遗传分析证实外源基因在后代植株中大多以孟德尔方式遗传。从其R1代为3:1孟德尔方式遗传的后代R2代植株中,鉴定含有3个或4个不同基因的转基因纯合植株系。PCR/Southern blot分析证实了这些转基因纯合植株系。这些系的植株具有相似的外源基因表达量。我们证实通过基因枪介导的共转化,结合常规育种方法筛选可以获得含多基因的转基因水稻纯合植株。这项技术为利用基因同时改良作用多个性状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8.
小麦遗传转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小麦遗传转化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几种转化方法的优缺点,指出基因枪法是目前小麦转化上应用最成功的方法,同时提出了提高小麦转化频率的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解大麦离体培养中影响遗传稳定性的因素,对大麦3个品系的花粉再生植株的诱导培养采用了不同温度、不同激素浓度及不同低温预处理的培养方式,对各种试验条件下诱导的再生植株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酶谱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为30℃的酶谱条带较常规培养温度25℃的酶谱条带有较大变化;在培养基激素2,4-D为5mg/L浓度的酶谱条带较常规激素浓度2.5mg/L的酶谱条带也有较大变化;而低温预处理也不同程度地导致了酶谱的变化.根据同工酶酶谱分析,认为在大麦再生植株的诱导培养过程中,采用常规的25℃培养温度乖培养基激素2,4-D为2.5mg/L浓度的处理可以保持材料本身的遗传稳定性;而提高培养温度、培养基激素浓度及采用低温预处理的措施有可能影响其遗传稳定性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汤泽生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1(3):217-221
文介绍的南黄大麦,叶浅黄色,经与叶绿色的大麦进行正反交试验,F_1代叶色的性状不同,均表现母本性状,浅黄色叶的自交或杂交后代,有少数绿色植株出现,具有典型的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是一个珍贵的、难得的研究细胞质遗传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12.
应用RAPD技术对新疆布顿大麦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RAPD分子标记,通过40条10碱基随机引流,对32份新疆布顿大麦进行了遗传多样性评价。在40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有22个引物(占55%)的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每条多态性引物能产生1-7条多态性DNA带纹。40个引物共扩增227条带,其中95条(占41.9%)具有多态性,平均每条引物能产生1.7条多态性DNA带纹。基于RAPD技术计算了32份布屯大麦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化值为0.427-0.848,平均值为0.681,利用不完全加权算术平均数(UPGMA),采用1-GS矩阵对其进行遗传聚类,结果表明,RAPD标记将32份参试材料区分为3类(或亚类),来源于新疆北部的20份材料有17份材料(占85%)聚入Ib亚类,而第Ia亚类则主要来自于新疆中部的一些材料。研究表明,RAPD标记揭示的新疆布顿大麦间的遗传多样性与其地理来源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3.
以大白菜带柄子叶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优化大白菜的遗传转化体系,得出结论:津育75的最佳筛选培养基为MS+2.0mg/L 6-BA+0.3mg/L NAA+7.0mg/L AgNO3+7.5mg/L Kan+200mg/L Amp,外植体在黑暗条件下预培养2d,然后用OD600值为0.1菌液侵染2min,共培养2d时转化率最高,为35.48%.对抗性植株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T1243基因已整合到大白菜中,并可以正常表达。 相似文献
14.
15.
外源基因导入部分脱壁的大麦细胞及其转基因植株的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EG法、电击法以及PEG+电击法将带有gus和nptⅡ基因的pBI121质粒导入部分脱壁的大麦细胞,通过Southern杂交、GUS和NPTⅡ蛋白活性检测,证实了外源报告基因已在大麦基因组中整合并在转化细胞中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16.
农杆菌介导的小麦遗传转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刘庆法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7(4):569-572
利用来自小麦花药,幼胚愈伤组织和带有GUS基因的Ti质粒,对农杆菌转化小麦的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证实适当浓度的乙酰丁香酮是诱发T-DNA转移的必要条件,其最低有效浓度为50μmol/L。 相似文献
17.
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遗传转化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是农杆菌介导法。对近年来利用农杆菌法进行大豆遗传转化的外源基因种类、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做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8.
19.
花生再生和转化体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4d龄的泉花10号花生小叶伤为外植体,从25种培养基中筛选出MS+AgNO3(1.0) 6-BA5.0 NAA2.5培养基为最佳长芽点培养基,MS+AgNO3(1.0) 6-BA5.0 NAA1.0培养基为最佳长愈伤组织培养基;以4d龄小叶,子叶,胚轴,及子叶与胚轴相连处为外植体在MS+AgNO3(1.0) 6-BA5.0 NAA2.5培养基上培养,结果小叶是诱导长芽的最佳外植体;研究还发现儿茶酚对农杆菌侵染力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