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最大摄氧量、无氧阈在评价有氧能力方面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心肺功能测试仪测定10名体育教育专业女生在递增功率自行车运动中的最大摄氧量、无氧阈,并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测的最大摄氧量、无氧阈时的摄氧量均值均低于高校优秀女子大学足球运动员;最大摄氧量与无氧阈时的摄氧量呈显著性正相关,与无氧阈时的最大摄氧量百分数无显著性相关.无氧阈对评定运动能力和训练效果、安排有氧运动训练具有重要意义,最大摄氧量在运动选材中所起的作用则更突出.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太极拳锻炼对人体有氧能力的影响和太极拳训练处方的制定提供依据.以MEDLINE、PUBMED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为文献主要来源,搜集1990~2011年间公开发表的太极拳锻炼对人体有氧能力影响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合适的文献,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估和相关数据提取.对所选文献进行Meta分析后发现,太极拳锻炼后,最大摄氧量加权均数差为1.25 mL/kg/min,95%可信区间为0.77~1.73 mL/kg/min,平均最大摄氧量增加了6.12%.结果表明:太极拳锻炼是有效改善人体有氧能力的干预手段;为期6个月的训练时间较12个月或3~4个月的训练时间更能有效改善人体有氧能力.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对62例大学生心输出量、最大吸氧量等指标在递增负荷后的变化,讨论SV(每搏输出量)、CO(每分输出量)、VO2max(最大摄氧量)、VAT(通气无氧阈)、HR(心率)等有关指标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探讨了男子大学生适宜的运动负荷强度及不同体能受试者在不同负荷状态下的机能反映。普通大学生适宜的运动负荷强度值为最大心率的51%~88%之间,此范围是最大摄氧量的34%-70%,是最适宜的运动负荷强度。大学生运动员组的适宜负荷强度高于普通大学生,而且大学生运动员在每分输出量后的心力储备仍有一定水平,建议普通男子大学生以心输出量开始下降时心率为安全运动的限度。  相似文献   

5.
蒋欣初 《科技信息》2010,(35):I0390-I0391
肌氧含量是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进行检测,用来评估骨骼肌组织中血容量的变化以及氧传递与氧消耗之间的平衡,并用于反应运动时机体组织的有氧和无氧代谢状态的生理学指标。本文通过综述肌氧含量作为一项无损测定的、敏感的指标在运动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测定的实际意义,为评定运动员的生理机能状况、掌握训练强度和评价训练效果引入新的生物学监测指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运动训练对决定长跑运动成绩的生理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距离跑运动训练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主要来自于运动员试错和一些杰出教练员的经验总结。适宜的方法可能有利于提高长跑运动员最大摄氧量、乳酸阈和运动经济性。研究结果表明大强度运动和抗阻力训练可能十分有效,但研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其中,最重要的原因缺少相关的长期实验研究。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研究可能为选择这些适宜的训练方法提供帮助。通过发现和最大摄氧量、乳酸阈和运动经济性能力相关的基因,探讨其中生化和机械的信号通路等。  相似文献   

7.
通过观察12名青少年赛艇运动员递增负荷运动时的肌氧变化以及运动过程中肌氧含量的变化与气体代谢参数的关系。结果发现:1、增负荷运动时,肌氧含量呈台阶状下降即负荷较低时,肌氧在刚加负荷时迅速下降之后保持平衡或升高,负荷较高时肌氧持续下降。接近力竭时,一部分运动员出现平台,运动停止有超量恢复现象。肌氧的变化与血容量高度相关。2、肌氧含量与摄氧量(r=0.971to0.993)、心率(r=0.943-0.993)均高度相关。肌氧下降时出现拐点比通气阈稍早。说明了局部运动肌氧供需的失衡推测与无氧阈的出现有一定关系,、外周肌氧动力学反映了系统氧摄取。  相似文献   

8.
浅谈高原训练对自行车运动员有氧能力和耐力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锦华 《科技资讯》2006,(24):182-182
1.前言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国内外训练工作者在本世纪60年代就开始注意到,生活在高原地区的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耐久力,因此高原训练得到国内外体育界的普遍重视。高原训练的方法也不断改进,并建立了一些新的训练手段及模拟训练方法(高住低练训练法、间歇性低氧训练、低压氧仓训练、呼吸低氧混合气体、模拟高原训练场馆、可调氧分压式睡仓等)。高原训练对机体产生的生理反应是极复杂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的适应规律和机制。自行车运动是典型的周期性耐力、速度耐力项目,通过高原低氧环境的高强度大负荷刺激,改善运动员的氧转运机制和肌细胞对氧的摄取利用能力,以达到提高有氧能力的目的。高原训练的优越性使欧美亚澳各国的公路自行车选手受益匪浅。贾维斯认为,高原训练是获取成绩的合理途径。据统计,我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自行车运动员最近5年间进行了18次高原训练,平均每年3次以上。研究证明,高原训练能促进耐力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和(或)最大摄氧量的提高,其主要途径就是改善氧转运机制和肌细胞对氧的摄取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耐力是人体最基本的身体素质之一 ,有氧耐力又是耐力的基础 用接近无氧代谢阈的速度进行持续跑训练是发展有氧耐力的有效方法 持续跑时 ,练习强度控制在血乳酸值 30mg % - 33mg % ,心率 2 7次~ 2 8次 /10秒的跑速 ,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有氧耐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高中生有氧运动能力评价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男、女生台阶指数与效标值最大摄氧量(VO2max)的相关性分别为:r=0.147,r=0.368;男女生功率车指数与VO2max的相关性为r=0.138,r=0.218;男、女生1 500m跑与VO2max的相关性分别为r=-0.265,r=-0.102;3种间接测试法都不太适合测试高中生有氧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氧的运输及利用系统,耐力运动的源供给,以及能量利用的节省化三个角度,阐释有氧耐力的发展问题,从而为耐力素质的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自行车邀增负荷运动试验和运动现场乳酸阈的测定,对高原女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的无氧阈和最大吸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通气无氧阈时对应的心率(137次/分)低子乳酸阈(4mM/L)时的心率(153次/分)。最大吸氧量的绝对值(2.8L/min)和相对值(47.4ml/kg.min)分别比平原运动员低222%和22.9%,但与平原运动员高原训练期间的测试值比较,上述差异消失。在相同最大吸氧量条件下运动时,高原运动员完成的最大功率(251W)低于平原运动员(274W)。  相似文献   

13.
以北京师范大学与国家青年女篮为对象,通过活动平台测试法、对比分析法等,将2个组的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consumption,Vmax(O2))以及其他有氧耐力相关指标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国家青年女篮的有氧耐力水平明显高于北京师范大学女篮,这与运动员身体成分中的体质量、身高、去脂体质量和脂肪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并对此提出相关性的建议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女篮今后努力的方向,为训练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我校不同运动专项学生的VO2max进行对比研究,为科学制定健身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赣南医学院2006级学生240名,采用台阶法测定其VO2max。结果:各相同专项男女生VO2max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专项同性别学生之间VO2max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足球及健美操专项可较好的发展学生有氧能力,增强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15.
自行车运动早已全面登上世界竞技体育赛坛,我国自行车运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人们对少年自行车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以少年自行车运动员为实验对象,研究阶段专项训练对其生理、生化机能的影响,探索运动训练对少年自行车运动员身体机能影响的规律,为我国自行车运动科学训练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自1959年Roskamm和Reindell提出间歇训练法以来,经半个世纪的探索,如今已成为中长跑训练的主要手段之一.结合Daniels等1984年提出vVO2max概念后,对何种强度、持续时间以及间歇比例的训练才是最科学和合理的问题,利用文献资料对vVO2max与间歇训练的机制加以讨论,并对间歇强度、间歇形式、持续时间以及间歇比例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赛艇运动员有氧乳酸阈和无氧乳酸阈的测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江苏女子赛艇运动员有氧训练的科学化程度,运用赛艇运动员有氧训练中的血乳酸值及其对应的心率指标,来使运动员的有氧训练从原有凭经验的训练,提高到现在以指标为客观依据进行定性定量训练,提出了:1)赛艇运动员有氧乳酸阂和无氧乳酸阂的测定;2)赛艇运动员有氧水平的评定;3)有氧乳酸阈心率和无氧乳酸阈心率的应用,使得我们运动员有氧能力有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二级指标判定最大摄氧量的有效性、准确性,测定并分析了8名男大学生在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中的最大摄氧量(VO2max)、摄氧量平台、呼吸商(RER)、心率(HRmax)、血乳酸(LA)等指标,采用二级指标的某一固定值作为判定VO2max的标准,结果显示:在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中,以呼吸商1.10和1.15为判定标准,对应的摄氧量值分别为(3.78±0.89)L/min和(3.96±0.91)L/min,明显低估受试者实际最大摄氧量值的12.7%和8.5%;以心率≥180次/min和(220-年龄)±10次/min为判定标准,分别有2名和5名的受试者未能达标,但其中1/2和3/5的受试者已出现摄氧量平台;以血乳酸LA≥8mmol/L为判定标准,有2名受试者未达标,其中1人已出现摄氧量平台.认为在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中,采用呼吸商可能低估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值,采用心率和血乳酸可能低估最大摄氧量的达标率.因此,为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次级指标标准的选用要慎重.  相似文献   

19.
探讨蹼泳运动对女子运动员心肺功能的影响,选取国家女子蹼泳队运动员、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各11名,采用MAX-Ⅱ运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和荷兰Lode恒定功率自行车检测女子专业蹼泳运动员和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心肺功能的相关指标,统计学分析各组运动员各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蹊泳运动员VO2max/kg、O2P、VE/kg等指标显著高于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和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表明蹼泳运动可显著提高人体心肺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顾总结了不同性别类型划分最大摄氧量间接测定方法的优劣势情况以及国内科研人员通过几种常用间接测定方法对不同人群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情况,旨在协助科研人员针对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及适应人群选择合理的最大摄氧量试验方案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