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理论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桥梁在移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分析其共振条件及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的行为特性,并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比较了桥梁在匀速常量力和匀速简谐力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得出在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产生的变形和应力,为桥梁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移动模架法在预应力混凝土梁桥中使用广泛,但其安全性能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于移动模架主梁结构,它是整个桥梁上部结构施工的主要承重构件,在设计和施工时均应对其应力和变形进行控制,以避免桥梁施工时由于模架主梁变形过大导致混凝土桥面线型失去控制,或者由于模架主梁的应力不满足要求导致结构失稳。本文基于山东省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移动模架施工项目,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不同施工工况下移动模架主梁的应力变化规律及变形特征,并对整体提升过程中,移动模架的局部吊点受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成果可为下行式移动模架主梁的设计与吊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匀加速行驶车辆与桥梁的相互耦合作用,在重点考虑了移动车辆的牵连惯性力及其行车加速度对桥梁竖向振动作用的条件下,建立了匀加速移动的四自由度车辆模型与桥梁耦合振动微分方程;利用有限元的求解方法,在匀加速移动车辆的初速度和加速度2个运动参数变化情况下,得出了桥梁的动挠度响应规律。数值分析表明:车辆初速度和行车加速度对桥梁动力系数影响较大;随初速度的增大,桥梁动力系数增大;随加速度的增大,桥梁动力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个最值区域。  相似文献   

4.
移动模架施工技术是桥梁施工的先进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移动模架施工技术的优点及移动模架系统组成,并介绍了了它的施工流程,最后分析了移动模架在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若干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移动模架施工是现阶段桥梁施工中较多采用的施工方法,当桥梁所处的曲线半径较小时,移动模架走行过程中的横向偏位则是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宝兰客专的五星坪特大桥,所处地段的曲线半径为1200 m,远小于客运专线规定的采用移动模架施工曲线半径不宜小于2000 m的要求.本论述结合宝兰客专五星坪特大桥的移动模架施工,从施工现场调研、数值分析以及进行支腿加固等方面,对解决移动模架走行过程中的横向偏位采取了有效措施,确保了桥梁的顺利施工.研究内容对同类型桥梁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耦合的处理是桥梁在汽车荷载作用下动反应计算的一个难点。为了便于工程应用,需要对耦合作用作简化处理。基于实测振动曲线,分析了移动车辆对桥面竖向振动的贡献,以及桥面振动对移动车辆和静止车辆竖向振动的贡献。分析发现:车辆振动对桥梁竖向振动影响显著,但车辆的移动大大弱化了桥梁振动对车辆振动的影响,桥梁振动对移动车辆竖向振动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实测分析结果为车-桥耦合作用的简化处理提供了途径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ANSYS的桥梁强迫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桥梁震动分析中的桥梁(主要指公路桥)在移动车辆荷载作用下震动的古典问题,运用有限元方法并借助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的二次开发语言APDL进行分析.分析了匀速常量力作用下和匀速移动简谐力作用下的情况,仿真结果说明用ANSYS分析的结果与经典桥梁震动分析的理论近似解吻合很好.讨论车辆质量与桥梁质量相比较小的情况,忽略了移动荷载的质量,避免了变系数微分方程求解的困难.  相似文献   

8.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应用在我国各条客运专线桥梁施工的移动模架有400多套,其中以现浇32m梁移动模架为主,个别跨度这40m。移动模架施工32m箱粱最快周期为10d,40m箱梁施工周期为12d。移动模架工法已成为我国铁路客运专线桥梁建设的重要施工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现有桥梁动力放大系数(DAF)计算方法的特点和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实际影响线的DAF计算方法。首先,从移动车辆荷载作用所致的桥梁动力响应中提取桥梁测点实际影响线;然后,引入轮胎-路面接触力分布模型,结合车轴信息并采用影响线叠加重构桥梁准静态响应;最后,提取桥梁最大静力响应并以此计算DAF。开展移动车辆过桥数值仿真,对比研究波峰-波谷法、低通滤波法和本文基于实际影响线DAF提取方法对桥梁最大静力响应及DAF的计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实际影响线重构法提取的桥梁最大静力响应恒定,行车速度和路面状况的改变对车辆作用下桥梁最大静态响应值提取无影响,与实际情况相符;与现有桥梁动力放大系数计算方法相比,本文方法所得DAF更加精确、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0.
基于时间元模型的复杂桥梁结构移动荷载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桥梁结构在移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的疲劳损伤机理,利用有限元法建立复杂桥梁结构模型,同时为提高计算精度,承载主梁单元形函数采用5次Hermitian插值函数,并得到桥梁的离散振型与模态参数;利用归一化的第1类Chebyshev正交多项式作为响应和荷载的时间有限元形函数,基于加权残值法建立了移动荷载识别的时间元模型;为解决荷载识别的不适定性,利用截断奇异值分解的正则化方法由应变和位移响应得到移动荷载的稳定解.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识别复杂结构的移动荷载,识别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  相似文献   

11.
在车辆不同速度作用下桥梁的变形有其复杂性,对其研究为工程界所广泛关注,利用ANSYS软件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车辆以不同速度通过桥梁时,桥体发生的动态响应的特征,从而对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的振动的控制措施进行改进,为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桥梁建设中,连续梁结构体系己成为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主要桥型之一,因此,连续梁桥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连续梁桥施工中移动模架法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新的桥梁损伤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移动质量块在不同位置对桥梁进行多次测量,只利用各次测量的频率值来确定桥梁结构的其它模态参数,从而确定桥梁的损伤情况.文中建立了该方法的理论模型,并对理论公式进行了推导,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安全尤为重要.当前,每年都有大量互联网公司成为新增的APP开发者.这些开发者由于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导致APP风险漏洞频频出现.APP是开发主体沟通用户的桥梁,如果具有众多漏洞的高风险APP上线,必然会受到攻击,使沟通的桥梁轰然倒塌,最终导致开发主体和用户蒙受无法弥补的损失.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升移动应用安全就成为开发主体的迫切需求.于是,APP加固、安全检测、渠道监控等围绕着APP开发周期打造的移动安全解决方案应运而生,一场移动安全领域的攻防战正在悄然进行……  相似文献   

15.
网架系杆钢管混凝土拱桥静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网架系杆钢管混凝土拱桥的静、动力性能,介绍了这种桥梁设计中拱肋、网架的计算方法,以及动态规划法在汽车移动荷载计算中的应用,并对这种新型桥梁结构的优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简支梁结构在移动载荷作用下的振动响应问题.该模型可以作为桥梁有载重汽车通过的简化模型.利用主动控制的有关理论,建立了速度反馈控制模型和位移反馈控制模型.实例结果表明,位移和速度观测器的反馈控制使桥梁模型的振动得到了有效抑制,增加了桥梁模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在车辆不同速度作用下桥梁的变形有其复杂性,对其研究为工程界所广泛关注,利用ANSYS软件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车辆以不同速度通过桥梁时,桥体发生的动态响应的特征。从而对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的振动的控制措施进行改进,为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桥梁结构耐久性差表现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冬 《科技信息》2008,(18):107-107
桥梁结构耐久性病害严重影响了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甚至远未达到桥梁的预期使用寿命。引起桥梁病害的因素很多,涉及到桥梁的勘探、设计、施工、使用、养护等各个方面,且因桥梁的结构类型、使用环境等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地模拟快速公交系统(BRT)中桥梁的变形规律,基于Midas Civil软件设计出考虑车辆轴距轴数影响的三轴移动荷载模型,并以BRT中一段桥梁为例,计算出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模态,将客车简化为单轴和三轴移动荷载模型,模拟仿真桥梁跨中动挠度。不同工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模型所求得的跨中最大动挠度存在较大差异。相比于三轴移动模型,单轴移动模型所得的最大动挠度较大,最大动挠度出现的时刻较早,振动时长较短,且幅值差异较大;当移动荷载的时速在10~60 km·h-1时,时速对跨中最大动挠度的影响不大,单轴模型的最大挠度较三轴模型大,偏差约在20%~25%之间。建议在模拟长轴距或多轴车辆时,应充分考虑轴距和轴数的影响,宜采用多段三角冲击荷载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识别作用于桥梁结构上的移动荷载,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方法,开展了输入参数对荷载识别精度影响的分析.首先利用ANSYS模拟移动集中力通过简支T梁桥,得到了主梁跨中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时程曲线;其次基于MATLAB建立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结构,分别将桥梁结构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动态响应数据作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移动荷载大小作为输出参数,研究不同输入参数对荷载识别精度的影响;然后分别选取位移和速度、位移和加速度、速度和加速度以及三者组合的工况进行多参数输入的优化设计;最后,以某4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桥工程为背景,以重车下的竖向加速度实测数据验证了该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用于识别实桥上简单移动荷载的可行性.结果 表明:利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进行移动荷载大小识别时,单输入参数的识别精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加速度、速度、位移,建议在实际工程中采用较易获取的加速度数据作为输入参数进行荷载识别;多参数组合输入可以提高移动荷载的识别精度,其中速度和加速度组合可以实现较优的识别效果;实测数据证明了该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用于简单的实桥荷载识别是可行的.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桥梁载荷识别及桥梁结构的性能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