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松花江哈尔滨段饮用水水源地中分离获得一株饮用水净化细菌ZXY30,对水样处理24h后,UV254、TOC、CODMn三种指标的去除率分别达到19.16%、25.38%和20.69%。经过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以及16S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株为恶臭假单孢菌(Pesudomonas putida)。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证明,该菌株不具有相关毒性,为丰富生物强化方法净化饮用水技术提供菌种储备。  相似文献   

2.
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大熊猫粪便微生物进行了多样性分析,发现大熊猫粪便样品中含有大量可以降解纤维素的厌氧微生物种类,如梭菌科、瘤胃菌科和毛螺菌科等,因此,将熊猫粪便样品作为降解纤维素微生物菌种分离的来源具有可行性。采用刚果红染色法从大熊猫粪便样品中筛选具有降解纤维素产氢能力的菌株,分离获得1株纤维素降解产氢菌株Cel10,根据菌株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并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Cel10属于缓纤维梭菌(Clostridium lentocellum),其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为98%。菌株Cel10在pH 4.0~8.0、温度25~50℃范围内可以利用纤维素进行生长,其最适pH 7.0,最适生长温度37℃。本文丰富了大熊猫肠道纤维素降解菌的种类,为木质纤维素类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了良好的菌种资源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稳定运行的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SBR)反应器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好氧反硝化菌(实验室命名为CFY1),对菌株CFY1进行了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并对其好氧条件下的反硝化能力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菌株CFY1的菌落呈圆形,乳黄色,半透明,表面光滑,边缘不整齐,菌体细胞为短杆状,无芽孢,革兰氏染色呈阴性;氧化酶反应呈阳性,具有分解葡萄糖和淀粉以及还原硝酸盐的能力;菌株CFY1的16S r DNA序列经BLAST分析,与Gen Bank中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具有98.9%同源性,结合该菌株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可基本确定菌株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NCBI Gen Bank登录号为KC253270;在摇床转速150 r·min-1、培养温度30℃及p H值7.2的培养条件下,24 h内能将113.6 mg·L-1的NO3--N降解为0 mg·L-1。  相似文献   

4.
利用微生物学的方法,从哈尔滨工业大学下水道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可降解苯酚的优势菌株,此菌株可利用苯酚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通过对这种菌株在不同温度、pH,以及不同苯酚浓度下的生长和苯酚降解情况的考察,确定了这种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0℃,最适pH为7.5,最大可降解苯酚浓度为3000 mg/L并且具有较强的苯酚降解能力,在10℃、pH值为7.5、装液量为50 mL、接种量15%、摇床振荡速度160 r/min的条件下,反应48 h后可使500 mg/L的苯酚降解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5.
从污泥中分离出两株降解水胺硫磷的细菌,编号为HDNJ-1和HDNJ-3;两者在琼脂平板培养时对40%水胺硫磷乳油的最大耐受浓度分别为14%和12%;液体培养96 h后两株菌对水胺硫磷的降解率分别为67%和74%;根据两株菌的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为沙雷铁氏菌属(Serratia)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细菌.  相似文献   

6.
对锰氧化还原菌生理生化和酶活力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锰氧化还原菌均具有异染颗粒(Poly-p)和类脂粒(PHB),易形成菌胶团,适于在贫营养水环境中生长.在10~15℃,pH中性偏碱条件下菌株均表现出较强的酶活力.Fe~(2+)、Al~(3+)和Mg~(2+)对锰氧化还原菌酶活力具有促进作用,其中Fe~(2+)促进作用最为明显;Cu~(2+)和Zn~(2+)对不同菌株酶活力的影响具有选择性;Hg~(2+)对多数锰氧化还原酶无促进作用,明显抑制菌株Exiguo-bacterium sp·MB4的酶活力.  相似文献   

7.
菌株Y5-11是从哈尔滨周边地区地下水中分离的一株假单胞菌,具有较高的自养脱氮能力。菌株Y5-11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模式菌Pseudomonas koreensis Ps 9-14T高度同源(99.72%)。获得了菌株Y5-11的全基因组序列,采用比较基因组学分析了菌株Y5-11的碳源利用和脂肪酸含量特征,对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菌株Y5-11与模式菌Pseudomonas koreensis Ps 9-14T在碳源利用上较为接近,但两株菌株在生长温度和硝酸盐还原方面存在差异。菌株Y5-11有17个特有基因,其在脂肪酸种类及含量上与其他菌株相比,存在明显的特异性,主要脂肪酸为C16:0和C17:0 cyclo,含量分别为19.37%和21.09%。通过以上研究,确定了菌株Y5-11的分类地位和生物学特征,为菌株Y5-11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生物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菌株Y39-6是从哈尔滨周边地区地下水中分离的一株假单胞菌,具有异养反硝化和自养脱氮能力,由于假单胞菌属内的菌种鉴定存在复杂性,对菌株Y39-6的具体分类仍有争议。通过获得菌株Y39-6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分析了菌株的碳源利用和脂肪酸含量特征,对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菌株Y39-6与模式菌Pseudomonas veronii CIP 104663T的基因组相似性更高,G+C的含量接近,共有基因数量最多,为368个,碳源利用特征相似,可以确定菌株Y39-6属于Pseudomonas veronii菌种。菌株Y39-6有15个特有基因,主要脂肪酸为C16∶0和C17∶0 cyclo,含量分别为22.05%和21.25%,与Pseudomonas veronii菌种的其他菌株相比,存在明显的特异性。通过以上研究,确定了菌株Y39-6的分类地位和生物学特征,为菌株Y39-6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生物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实验室温水沤麻液中分离到了一株产甘露聚糖酶(mannanase)的芽孢杆菌HDYM-03菌株,经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研究了菌株72 h连续发酵过程中产酶及生长的动态变化,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优化得到其实验室最优产酶条件为:碳源6%魔芋粉,氮源3%蛋白胨,初始pH值8.0,装液量100 mL/250 mL三角瓶,接种量2%,37℃振荡培养48 h.在研究条件下发酵液酶活力为5 122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2.1倍.  相似文献   

10.
利用硝酸银浓度梯度法从大庆油田石油污水中分离出一株能在含AgNO_3的液体培养基上生长的厌氧菌菌株wxz 01,并对其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 DNA进行了分析。发现wxz 01属于Garciella sp.,与梭菌科中的Garciella sp.EMZY-1同源性为99%。分别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方法对该菌合成的Ag/AgCl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可以利用该菌制备Ag/AgCl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11.
大庆盐碱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氏一号培养基、马铃薯培养基、查氏培养基4种培养基对大庆富强地区盐碱土壤中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从4种培养基中分离出8种相对优势菌.经形态学及生理生化鉴定,发现8种菌分属于细菌、放线菌、真菌,而且盐碱土壤微生物组成与植物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地瓜加工后的副产物—地瓜皮、地瓜头尾等含淀粉新鲜下脚料,通过淀粉酶、糖化酶和纤维素酶降解后,接种热带假丝酵母和酿酒酵母混合菌株进行生料发酵,生产工业酒精,通过正交实验对影响其发酵的9个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并进行LSD(Least-Significant Difference)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淀粉酶用量0.8‰、糖化酶用量1.0‰、纤维素酶用量0.3‰、原料料水比1:2.5、酵母菌株比例1:1、酵母菌株接种量7.5%、发酵温度30℃、pH值6.5、发酵时间8d.在此条件下,酒精的产量为0.2502g乙醇/g干料,产品质量符合GB/T 394.1-2008粗酒精标准.  相似文献   

13.
从大庆油田采集的原油样品中筛选出一株产表面活性剂的菌株HD-322-2,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性质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并运用红外光谱法和排油圈法对产物进行分析。菌株HD-322-2的16S rDNA序列与枯草芽孢杆菌的相似性达到98%,生理生化性质分析的结果亦与枯草芽孢杆菌相同,认定该菌株属于枯草芽孢杆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菌株HD-322-2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主要成分为脂肽。该菌株具有较强的排油和降黏能力。  相似文献   

14.
孙广友  李红艳 《松辽学刊》2014,(1):119-122,129
首次提出弱碱大米(粳米)是含有原生微量碱的大(粳)米.土壤、水和稻米是确定弱碱大(粳)米的三个基本要素,其pH值构成认证指标体系.以大安古河道盐碱地万亩试区引入吉粳88生产的古河妈妈粳米为例,验证了上述弱碱大(粳)米定义与确定标准的合理性.弱、中度苏打盐碱土可以作为弱碱大(粳)米的直接土壤资源,重度苏打盐碱土和碱土可作为后备资源.试投产的"古河妈妈"牌吉粳88弱碱粳米具有国家和吉林省高端品牌潜力.  相似文献   

15.
从温泉附近土样中成功分离到一株高温碱性蛋白酶产生菌株H-1,经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菌株H-1最佳产酶的发酵时间为67.5h,该酶在30~70℃酶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强,70℃酶活性达到最高,在pH7.0~11.0范围内较稳定,从菌株H-1液体发酵液中提取粗酶液,经CMC-I阳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75凝胶层析,得到单一组分;通过Native-PAGE、SDS-PAGE电泳鉴定,粗酶至少含有3种碱性蛋白酶同工酶;单组分碱性蛋白酶的比活力为3875U,相对分子量约为31KDa.  相似文献   

16.
对一株地热田产碱性蛋白酶菌株H-1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氮源、pH值、温度对产碱性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发酵菌株H-1产碱性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8.0、最适的无机氮源、有机氮源分别为硫酸铵、豆饼粉.  相似文献   

17.
利用序批式反应器成功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并对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气泵和砂芯曝气头供气,通过气体转子流量计控制曝气量,曝气量为0.20m3/h,沉降时间为20~30min,温度为室温,在12~22℃的范围内变化,pH值为7.0±0.1.进水NH4+-N和TP浓度分别为200mg/L,60mg/L,COD容积负荷为5.87kg COD/(m3.d).对COD、TP去除率分别达到90%和83%,对NH4+-N去除率达87%.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微生物学方法,从俄国生物制剂Ленойл中筛选出一株可降解长链烷烃的优势菌株,该菌株可利用柴蜡碳源为唯一碳源和能源.通过对该菌株在不同温度、pH,以及不同柴蜡碳源初始浓度下的生长量和柴蜡碳源降解率的研究,确定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0℃,最适pH为7.6,可在柴蜡碳源初始浓度可达2000 mg/L的培养基中生长并有较强的柴蜡碳源降解能力.在10℃、pH为7.6、培养基体积25 mL、接种量为10% (v/v)、摇床转速在170rpm的条件下,培养6d后可使400 mg/L的柴蜡碳源降解率达87%以上,可用作长链烷烃污染的微生物修复领域.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兰州地区收集的餐厨垃圾进行预处理,结合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保存的产甲烷菌群,采用分组厌氧发酵实验,对其沼气产生量进行观察分析,逐步驯化得到耐受55~57℃的高温产甲烷菌群,由此探索出一套餐厨垃圾发酵高温产甲烷菌种的驯化方法,并研究了发酵原料初始酸碱度和菌液接种量对沼气产气量的影响,确定其最适酸碱度为7.0,菌液最佳接种量为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