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对制备的游离漆酶和固定化漆酶进行模拟靛蓝染料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游离漆酶处理的废水的脱色率达到了90%;经过5批次连续试验,固定化漆酶酶活保留80%,废水脱色率达到60%。由此说明,游离漆酶经过固定化延长了漆酶的使用寿命,扩大了漆酶的使用范围,为今后的实际应用处理染料废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共价-偶联法,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漆酶在Fe3O4/SiO2载体上的固定化研究,利用TEM、FTIR、UV-vis和VSM等手段对固定化漆酶进行表征并考察其酶学性质.结果表明,漆酶在Fe3O4/SiO2载体上固载之后,其最适pH和温度变化不大,但操作稳定性和分离性能都有明显改善,以ABTS为底物,固定化漆酶在重复使...  相似文献   

3.
以亲水性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为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在致孔剂存在下通过悬浮聚合法将经过表面改性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包埋其中,合成了一种高亲水性、粒度均匀、分散性好、表面富含功能环氧基的磁性高分子多孔复合微球.并以木瓜蛋白酶为模式酶,进行固定化酶研究.探讨了木瓜蛋白酶的最佳固定化条件,并在优化条件下制备出了高活性、性能好的固定化酶且证明其催化活性与游离酶相比不受显著影响.以酪蛋白为底物,研究了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和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80℃,最适反应pH值为7.5,Km值4.25,酶活回收率为55.2%.固定化酶在热稳定性、pH稳定性和操作稳定性上较游离酶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无载体固定化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无载体固定化酶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包括CLEs、CLECs、CLEAs和 CLSDs等,并对其固定化方法进行了比较,对其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采用愈创木酚-PDA平板显色、Azure-B蓝色平板脱色初筛,摇瓶发酵复筛,从腐木中筛选到木质素酶高活性菌株Lys3002.经ITS测序分析和形态观察,Lys3002鉴定为毛栓菌(Trameteshirsuta).采用液体摇瓶优化发酵条件,结果表明:野生型菌株Lys3002的木质素酶系中漆酶的最适发酵条件是:麸皮20g/L,豆饼粉6g/L,培养基初始pH6.0,MgSO4·7H2O0.5g/L,CuSO4·5H2O0.05g/L,MnSO40.05g/L,培养温度30℃,发酵周期5d,漆酶活力高达597.82U/L,具有深入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赤豆β-半乳糖苷酶固定化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阳离子修饰的Sephadex G-100,经BrCN活化,将部分纯化的赤豆β-半乳糖苷酶通过吸附和共价交联法固定法。固定化载体表现出较高的蛋白载量和酶活性收率。固定化酶活性收率达65%。动力学性质研究表明,固定化酶酸碱稳定性、热稳定性、存储稳定性和使用稳定性都比游离酶好。  相似文献   

7.
以不同孔径的聚苯乙烯小球作载体研究固定化酶,使酶的分子尺寸与载体孔径尺寸匹配。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制备固定化酶载体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自制壳聚糖为材料,用戊二醛作交联剂,制备了四种不同形态用于固定化酶的载体,并通过对所制备的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特性的测定,并进行了载体制备方法的比较。  相似文献   

9.
从人尿中提取尿激酶及激肽释放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大孔树脂从人尿中提取尿激酶后再提激肽释放酶.所得粗品尿激酶比活达561.6IU/mg.收率达80%;激肽释放酶比活达26IU/mg,收率达64.9%.整个工艺简单、快速、稳定,有较大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DEAE-纤维素和羟基磷灰石层析联合使用的纯化程序,从烟草节杆菌02181株提取纯化了肌酸酶.比活性由0.92 U/mg上升至124.44 U/mg,酶被提纯了135.26倍,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呈单一区带,最终收率达52.95%.特性研究显示此酶的相对分子量为84500,等电点为4.80,在磷酸盐缓冲体系中,最适pH为6.50,pH7.00环境下耐受性最好,最适温度为35℃,米氏常数(Km)为46.50 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8.20 μmol/min.Cu2 、SDS可使酶完全失活,Hg2 、Cd2 、Zn2 和Fe3 明显抑制酶活性,Mg2 、Mn2 、Brij 35、Triton X-100和邻菲饶啉对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EDTA对酶活性无明显影响,而Ca2 和NaN3对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络合剂邻菲饶啉和EDTA对酶活性的抑制试验表明此酶属于金属酶类.  相似文献   

11.
对高梁泡红色素的提取,及其对光、温度、pH值、氧化剂、还原剂等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H值对高梁泡红色素的影响明显;在酸性条件下,该色素对光和热有较好的耐受性,有一定的耐还原性,但抗氧化性较差。该色素属水溶性花青苷类色素,可作为新型天然食用色素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从研究Na2SO4,H2PO3^-盐累积和pH值对中温化学镀镍稳定性的影响出发,提出了分段控制pH值,增大H2PO3^-的容纳量以延长镀液使用寿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微生物学的方法,从哈尔滨工业大学下水道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可降解苯酚的优势菌株,此菌株可利用苯酚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通过对这种菌株在不同温度、pH,以及不同苯酚浓度下的生长和苯酚降解情况的考察,确定了这种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0℃,最适pH为7.5,最大可降解苯酚浓度为3000 mg/L并且具有较强的苯酚降解能力,在10℃、pH值为7.5、装液量为50 mL、接种量15%、摇床振荡速度160 r/min的条件下,反应48 h后可使500 mg/L的苯酚降解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4.
用聚苯乙烯阴离子交换树脂作载体,通过吸附法和吸附交联法固定a-淀粉酶,比较了两种方法所得固定化酶的性能.结果表明,吸附交联法平衡了吸附法的优缺点,提高了固定化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Al2O3负载Mn-Fe-K金属氧化物催化臭氧化技术研究了水中2,4-D、甲草胺和对硝基甲苯三种内分泌干扰物的去除效能。探讨了溶液pH值、不同臭氧投加量、催化剂用量、叔丁醇以及混合体系对有机物去除效能的影响。在同等实验条件下,催化臭氧氧化对2,4-D、甲草胺和对硝基甲苯的去除率分别为48.9%、64.0%和80.8%。随着温度、pH值(<9)、催化剂量的增加,2,4-D、甲草胺和对硝基甲苯的去除率均随着增大,但当pH值>9时,去除率随着pH值升高而有所减小。加入自由基抑制剂叔丁醇后各去除率均降低,表明其催化臭氧氧化过程均遵循羟基自由基机理。混合体系有利于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增加。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壳聚糖对高锰酸钾的吸附情况,讨论了pH值、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吸附产物,给出了产物的IR吸收光谱和电子光谱数据,同时证实了壳聚糖与锰之间存在着配位键.pH值在3~5时,壳聚糖对高锰酸钾的吸附效果比较好,反应时间在5h以上时吸附基本趋于平衡,升温有利于吸附.  相似文献   

17.
考察不同培养时间、pH值、温度、转速、碳源、氮源等条件对黑曲霉AN-1(Aspergillus niger)菌丝球降解甲基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时间为24 h、pH值为5.0、温度为30℃、转速为150 r/min、以葡萄糖为碳源、以硫酸铵为氮源等最佳条件下,AN-1的降解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18.
在室温、一定的酸度等条件下,分别采用二元硅钼蓝光度法、三元饿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碳素钢中硅、磷,加快了显色反应速度,本方法操作简单、显色物稳定性强,测定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间接电化学法还原硝基苯制对氨基苯酚的流程和各主要因素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过程的温度、时间、加料方式、溶液pH、反应物的配比以及后处理条件等对产率有重大影响.在确定的条件下,对氨基苯酚的产率达75%左右.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型还原剂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一种来源广、价廉的新型还原剂处理含Cr^6 的工业废水,考察了废水pH值、处理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上除率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在pH=1.0,反应温度为98℃的条件下,含Cr^6 废水经处理后,Cr^6 的占除率达到98%以上,可以回收较纯净的Cr(OH)3,生产费用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