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美国,每年都有100多万11岁到17岁的少年离家出走,流落街头,其中一半以上是女孩。仅西雅图一地就多达千人。这些孩子的出走不同于60年代的“嬉皮士”,他们中间许多人是被迫离家出走的。家庭的纠纷、家长对孩子的冷漠以及性关系的混乱,使孩子对家庭感到厌恶。  相似文献   

2.
钱派 《世界博览》2013,(15):68-69
一种日益普遍的家庭形态一说起单亲家庭,人们反映到脑海中的往往都是母亲带着孩子生活的景象,但是现在情况却在悄然改变。周末,就如同大多数的父亲一样,乌戈·施威茨带四岁的女儿埃洛伊丝去看电影。影院中坐满了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施威茨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家长大多都是男性。也就是说偌大的影院里,带着孩子来看电影的大多是父亲,夫妇或者母亲与孩子同行的都很少。施威茨所看到的情景其实在美国  相似文献   

3.
美国家庭普遍重视孩子创造力的培养,他们积极支持和鼓励孩子的创造性活动。 支持孩子在家里办画廊 孩子在家里大多有自己的“作品角”,他们在墙上开辟自己的园地:有的在墙上挂有小画板,写写画画;有的布置照片以及一些汽车、飞机、球星或宠物的图片;有的用艺术字写名人名言、座右铭或理想等。家长鼓励孩子画想像画、科幻画,越是异想天开越好。 鼓励孩子扮演戏剧角色 家长让三五个孩子一起分角色朗诵莎士比亚名句片段,朗诵名诗是很常见的;有时还让他们自编自演哑剧、小品和滑稽剧等,如假扮饭店、机场或公园里的各种人物,…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家长们认为让孩子接触钱、了解钱并学会如何合理使用钱,有利于从小培养孩子的经济意识和理财能力,美国家长也因此有一套独具特色的金钱教育方法。从零花钱的使用开始教孩子使用零花钱是让孩子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作出消费决定的重要教育手段。家长尽可能将孩子的零  相似文献   

5.
今天电脑普遍运用于美国教育。获取学生为新学年准备的文具无非是笔和笔记本,现在随新技术发展,电脑和软件成为学校和家长为孩子新学年必须准备的学习用具。美国家长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教育要结合电脑技术。很多家庭在孩子还没有到上学的年龄,就为孩子准备好电脑和各种寓教育于娱乐的电脑软件。美国《家庭电脑》杂志编辑罗宾拉斯金说,由于这种潮流,现在是擦黑能够上有很多针对学龄  相似文献   

6.
Barbara 《世界博览》2013,(15):60-61
富二代留学生面面观你的孩子在多大年纪时才能分辨清楚各种花花绿绿的人民币?在美国,一般给三四岁小孩而设的学前班,已经在教孩子认识各种价值的美元货币,学校也鼓励家长尽快让孩子认识如何赚钱、如何储蓄,甚至是如何理财。幼年时期便开始财商教育,在美国是很流行的事,这大概要归功于畅销名著《穷爸爸·富爸爸》吧。  相似文献   

7.
安娜 《世界博览》2012,(3):76-77
正有太多比中国更极端的家长我见过有的家长在中文课上全程陪读,也听过有的父母连孩子午饭有没有吃饱都不关心。如果你和有了孩子的人谈起他们回国或留在国外的原因,十有八九会听到诸如:"我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回国的","不是为了孩子的成长,我早就回国了"……不少家长为了孩子可以真正掌握中文,决定在国内待到孩子小学、甚至初中毕业。因为这个年龄出国,新的语言环境既不会影响他们的中文能  相似文献   

8.
周媛媛 《科技信息》2009,(35):338-338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他们永远的老师,他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充分尊重家长,引导他们了解并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9.
说话的艺术     
柏宇光 《青年科学》2009,(12):12-13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仅担负着给孩子提供衣食的责任,更要让他们的心灵获得享受,这就需要父母们付出时间和精力去教育他们,去与他们沟通。当孩子与父母或老师出现矛盾时,家长要出面帮助孩子分析解决这些问题,争取让孩子在和风细雨般的语言环境中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6岁和16岁、18岁的爱恋,属于自然现象,大都是只开花儿不结果。他们之间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因为都是孩子,都不成熟,像这样“过家家”般的游戏儿,家长和老师一般不要过于敏感,更不要没有理智地掺和进去横加干涉……因为,老谋深算的“过来人”都知道,文中主人公不那么“美满”的结局,就是家长或者老师想“阴谋”得逞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一、情境描述一般的家庭,在孩子到了二、三岁时,家长都会选择让孩子独自一人睡觉并开始着手为他们准备"宝宝房",这既是父母的责任,也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但是,在通常情况下,父母这样做都会引起孩子们的强烈反抗,孩子们会产生恐惧、害怕等不良情绪,出现大哭大闹等现象,不愿意一个人睡。  相似文献   

12.
<正>奇幻小说有句台词:"千万、千万、千万别让孩子,靠近你的电视,最好是别购买、安装这最最愚蠢的东西。"几年前,英国就有专家向国会递交报告,建议政府制定法律禁止家长让年龄低于3岁的儿童看电视。英国教育专家马丁·洛森说:"如果你能让孩子在12岁之前不看电视,他们终生都将获益。"那么,专家建议不让3岁前的孩子看电视的原因是什么呢?百害无一利0~3岁是生命成长最关键的时期,孩子需要在真实的世界中发展和构建自我,把孩子交给屏幕上的虚拟  相似文献   

13.
《少儿科技》2011,(5):27-27
孩子踏人青春叛逆期,父母通常会抱怨孩子变坏、不听话,很难与他们沟通。孩子真变坏了吗?真的无法与他们交流吗?这时,如果家长和老师没给孩子适当的教导,只是一味责备他们,认定他们是“烂苹果”,或许社会上真会多一些“不良少年”。  相似文献   

14.
每个孩子内心都怀着当个“好孩子”的真诚愿望,但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作为教师和家长在评价孩子的行为时必须慎重,不要主观臆断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相似文献   

15.
赵爱军 《科技信息》2012,(10):311-311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学前期的孩子已经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从一岁开始,就出现了"独立"的反应,此时他们已不满足于事事服从父母的要求,常常会出现与父母意愿不相一致的行为。三岁左右,则进入第二次独立反应的高峰,他们在行动上要"自己来",在语言上要清楚地分清"你"、"我",而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则是"我要……"、"我自己来"。这时,作为家长和老师应不失时机地以恰当合理的教育方式来满  相似文献   

16.
《世界博览》2010,(18):12-12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孩子选择独立;而美国,越来越多的学生却过分依赖家长。 交通工具:火车pk私家车 在中国,大部分家长还是选择火车或者长途汽车送子女上学,除非家庭条件较好的同学才用私家车。在美国,送孩子的车,多以商务车或皮卡为主,可以拉很多东西。当然这种差距是和两国的经济基础差异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7.
《世界博览》2011,(13):11-11
在国外生孩子不再只是明星富豪的“特权”,越来越多的中国中产阶级准父母也想给孩子一张美国护照。赴美产子中介公司宣称:“这笔投资的回报要比抢银行还划算。”中国父母的孩子如果在美国出生,就自动成为美国公民。等孩子们到了21岁,就能为父母申请绿卡,让他们也移居美国。  相似文献   

18.
现在,在教育中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农村有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其理由是孩子在家生活的时间短(只有双休日),孩子的学业他们也不懂,无法帮,他们所能给予孩子的就是满足其物质需求。还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差,本来就没抱什么希望,送到学校来就是让他混日子长个子,老师不能批评。前不久,我校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星期五一老师要求一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才能回家。可是刚放学不久,学生的家长来接他说:回去,下个星期来完成。老师对此表示无可奈何。其实,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共同的愿望,没有哪一个父母不愿管孩子,只要我们教师多用心,家长自然会和老师一起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19.
学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是取得良好学习成绩的重要条件之一。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的时候,没有教师的直接指导,此时,父母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家长为低年级的孩子检查家庭作业,为他们明确标准,以防止其养成敷衍了事的坏习惯。同时孩子在做作业时会遇到很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家长及时加以引导,以帮助他们解决。下面介绍的是孩子在做作业时常见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们年龄都在6~9岁左右,他们在一起,常会因为各种小事而互相产生矛盾.要么痛哭流涕,要么争执,甚至会打架.有的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受委屈吃亏,教育孩子忍让、逃避或以牙还牙;有的老师会及时站出来,以公正的态度做出裁决.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来看,以上两种解决矛盾冲突的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