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亚洲国家会议已定于四月六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这个会议是去年六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缓和局势国际会议上,由印度代表团提出并经与会的亚洲各国代表一致赞同发起的,其目的在集合亚洲各国爱好和平的社会人士,共同研究和讨论有关保卫亚洲和平,缓和亚洲局势的问题。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缅甸、锡兰、巴基斯坦、越南、朝鲜、日本、伊朗、叙利亚、黎巴嫩、约旦、蒙古和苏联等十余国家的代表团。  相似文献   

2.
走向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一个重要步骤 8月8日在日内瓦开幕的和平利用原子能国际科学技术会议已于8月20日开幕。这个会议是在各国科学家之间互相谅解和认真合作的气氛中举行的,是走向缓和世界局势的一个重要的步骤,有助于国与国之间信任的加强。科学家们的日内瓦会议,是根据1954年12月4日九届联大一致通过的决议召开的,决议规定会议的目的在:“探讨通过国际合作发展原子能的和平用途的办法,特别是研究用原子能发电的问题,并考虑可能实现有效的国际合作的其他技术领域——诸如生物学、医学、辐射线预防和基本科学等。”这个会议将仅作技术和知识的交换,不作决议和建议。参加会议的成员,九届联大决议规定为所有联合国会员国或其专门机构的成员国。这次参加会议的,有七十三国的一千四百多个科学家和工程师,包括苏联以及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外的所有欧洲人民民主国家的科学  相似文献   

3.
缅甸、锡兰、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这五个南亚国家的总理于一九五四年的十二月二十八日和二十九日在印度尼西亚的茂物举行了第二次会议。他们的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讨论关于一九五四年四月在科伦坡举行的南亚五国总理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亚非会议问题。在茂物会议上,五国总理一致同意由他们联合发起并邀请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内的二十五个非洲和亚洲国家参加定于一九五五年四月的最后一个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相似文献   

4.
回顾日内瓦会议开始以来的进程,两条路线的分野是泾渭判然的。一条是真诚努力,促使日内瓦会议获致成就以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路线,另一条是百般拖延、阻挠并企图破坏日内瓦会议以制造国际紧张局势的路线;一条是按照亚洲人民的普遍愿望、巩固亚洲的和平与安全的路线,另一条是不顾亚洲人民的愿望、而要以战争和奴役的威胁强加在亚洲人民头上的路线。归根到底,正如周恩来外长五月二十二日在日内瓦会议上所指出的:「亚洲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在亚洲的殖民主义侵略和亚洲人民对这种侵略的反抗。」  相似文献   

5.
徐琳 《自然科学进展》2008,18(2):185-185
2007年6月11日至6月14日,第26届ACMSIGMOD国际数据管理学术会议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会议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合作交流项目资助,由ACMSIGMOD主办、清华大学承办.这是该会议第一次在亚洲举行、也是第二次在北美以外的国家举行。  相似文献   

6.
半月述评     
亚洲国家会议的成就从四月六日在新德里开始举行的亚洲国家会议,已经于四月十日胜利闭幕。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緬甸、柬埔寨、锡兰,中华人民共和国、埃及、印度、日本、约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黎巴嫩、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叙利亚、苏联、越南民主共和国等十六个国家的代表和观察员,他们包括着广泛的政治和宗教信仰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职业不同的男女老少。会议就最广泛领域的问题交换了意见,但却在短短的五天里面连成了一致,对各项政治  相似文献   

7.
<正>2014国际十大新闻主场外交赢各国赞誉,"一带一路"成"世界议题"5月20日至21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在中国上海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得到了与会领导人的普遍赞扬和支持。  相似文献   

8.
若干时期以来,国际局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这是社会主义阵营和一切爱好和平的力量共同斗争的结果。在国际力量对比显然越来越对和平有利的形势下,帝国主义国家的某些当权人物也一再被迫作出愿意缓和的姿态。但是,从最近的一连串事实可以看出,美国统治集团拜不甘心于局势继擅趋向援和,它仍在准备佼略战孚和毒化国际气氛。侵略性的日美军事同盟日本岸信介反动政府和美国在修改  相似文献   

9.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11,(9):8-9
金砖国家领导人举行第三次会晤 4月14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五个“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中国三亚举行会晤,各国领导人就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形势、发展问题、金砖国家合作等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8月3日在伦敦举行的英联邦小型首脑会议原定要开三天,实际只开了两天,而且没有达成协议就提前一天结束,不欢而散。这是英联邦有史以来第一次在重大问题上表现了巨大分歧的会议。人们担忧,已经出现的英联邦危机非但没有缓和,反而将会加剧。这次会议是根据去年10月在巴哈马首都拿骚举行的英联邦49国首脑会议的决定而召开的,议题是南非局势和英联邦所要采取的行动。与会的有英国、赞比  相似文献   

11.
2006年3月27~4月1日,巴基斯坦国家物理中心(NCP)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举行了第12届地区数学物理会议,本书是这届会议的论文汇集。该会议起始于1986年,由伊朗、巴基斯坦和土耳其三国物理学家共同发起举办,主要由上述三国学者参加,以后逐渐扩大到中亚独联体国家及印度、孟加拉等国,旨在交流有关成果,探讨共同感兴趣的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经济集团化、区域化的趋势中,海湾合作委员会的活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而且它在缓和海湾局势、协调海湾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防务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加强。一年一度的海湾合作委员会首脑会议轮流在各成员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联酋、阿曼)首都召开,去年12月18日至21日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举行了第10届会议。  相似文献   

13.
第二届岩土工程减灾与修复国际会议在河海大学举行第二届岩土工程减灾与修复国际会议5月30日在河海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葡萄牙、挪威、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西方国家的王牌输掉了苏联同美、英、法之间,已经达成协议,在外长会议和最高级会议上,着手解决成熟了的国际问题。外长会议将于5月11日在日内瓦举行,讨论有关德国的问题,包括对德和约和柏林问题。外长会议的召开,是苏联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为消除欧洲紧张局势的根源,使德国局势正常化而进行的共同斗争,并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致支持和欧美广大人民普遍响应之下,取得的初步结果。自从苏联政府于1958年11月27日向西方国家提出结束西柏林占领制度,把西柏林变成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迄今已近五个月。在这个期间,国际局势的发展,进一步显示了东风压倒西风的形势,使那些企图保持“冷战”的侵略势力,难于永远地顽固下去,而被迫接受通过谈判来解决国际上的重大争端。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9月26~27日,"第二届亚洲质量功能展开与创新研讨会"在浙江大学举行。会议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承办。会议主题为"系统性质量创新的新路径"。会议聚焦了日本、新加坡、中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质量专家学者以及日本柯尼卡美能达、新加坡华侨中学、台湾桓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尔等国际著名企业(机构)代表,共同探讨质量管理的系统化创新方法、理论与实践。大会设立了亚洲质量创新奖以及中国质量奖企业经验交流分享、亚洲质量功  相似文献   

16.
本书是2007年7月2~15日在中国广州、北京、西安举行的第二届代数与组合学国际会议(简称ICAC)的论文集。第一届会议于1997年8月17~23日在香港举行。会议目的是交流中国及东南亚等地区数学界在代数、组合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并邀请美、欧、俄等国家国际知名学者共同探讨有关问题,以促进研究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后记     
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特别是亚洲和非洲的人民,都以欢欣的心情来迎接四月六日在印度新德里开幕的亚洲国家会议和四月十八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为此,本期刊载了一系列的文章来阐述这两个会议的巨大意义及有关的问题,其中包括以“亚洲人民保卫和平的大团结”为题的社  相似文献   

18.
2007年5月31日,由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主办的“亚洲竞争政策国际研讨会”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30多名著名学者济济一堂,围绕着“亚洲竞争政策”这一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9.
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是亚非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到底紧张局势是从那里来的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洲发生了深刻的根本变化。六万万中国人民获得解放,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和越南也建立了新民主国家。殖民地的印度已不存在,存在的是印度共和国了。印度尼西亚和缅甸也摆脱了殖民地统治的桎梏。其他亚洲国家也都在为民族独立而斗争。惟一例外的是日本,它由帝国主义国家跌落为半被占领国。亚洲总的形势,用尼赫鲁的话说,就是“亚洲  相似文献   

20.
半月述评     
遵循四国政府首脑日内瓦会议所规划的道路,建立国际间的信任,并通过协商方法来解决悬而未决的国际问题以进一步缓和国际局势,是以苏联为首的爱好和平国家和人民努力以赴的共同目标。最近在日内瓦举行的中美大使级会谈,在莫斯科举行的苏联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之间的会谈,已分别取得了成就,这些事实足以说明:在国际和平力量的主动努力下,国际间协商的气氛正在日益增长。然而,国际局势的发展还有它的另一方面。只要举出在华盛顿举行的美日会谈就够了。从这次会谈的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些国家的有势力集团还在遵循着与“日内瓦精神”背道而驰的道路。它们不要缓和国际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