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化集团尿素装置脱硫系统从1998年开车起,熔硫釜加热完毕分离硫很困难,查找操作不正常原因,确定熔硫釜整体改造方案,保证尿素系统正常生产. 1 熔硫釜结构 熔硫釜主要由内件、内筒体及蒸气夹套3部分组成,其中内件、内筒全部由不锈钢材料制作不会产生腐蚀,结构如图1.图1中:蒸汽入口管径:dn=25 mm;蒸汽出口管径:dn=25 mm;硫磺出口管径:dn=50 mm.硫磺出口阀门是带伴热球阀,熔硫釜及硫磺出口管整体保温.  相似文献   

2.
真空蒸馏硫磺渣提取元素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硫化镍电解阳极泥提硫后硫磺渣,进行了真空蒸馏硫磺渣提取元素硫的工艺研究,并分析了影响蒸馏过程的因素.结果表明:采用真空蒸馏-冷凝方法从硫磺渣回收元素硫并得到硫磺,其形态为型硫;残渣含化合态硫可降为15.10%,无元素硫;最大脱硫率达97.08%.  相似文献   

3.
用磺烟(用硫铁矿土法炼硫磺所产之烟气)试制出氢氧化亚铁合成肥料,碳酸钙,硫酸钠等产品,具体作法是:(1)使磺烟废气通过冷却室进入回收塔内,废气中的二氧化碳、硫化氢、单体硫和塔顶喷下的石灰水发生化学作用,生成含化合物硫代硫酸钙、亚硫酸及铁盐的吸收液从塔下部流出来。(2)将吸收液加石灰中和至pH值8.5,吸收液中的亚铁盐与石灰作用,生成氢氧化亚  相似文献   

4.
硫磺溶液法合成聚苯硫醚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硫磺和对二氯苯为主要原料,加其他反应试剂,在极性有机溶剂中进行常压溶液缩聚(简称硫磺溶液法),制得了聚苯硫醚(PPS).借助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激光拉曼谱和裂解色谱等手段,对该产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链结构为:X—衍射和热分析表明,它是部分结晶高聚物。并将上述分析结果与美国PhillpsRytonV—1产品,国产硫化钠法PPS(以Na_2s和对二氯苯为原料溶液缩聚)和对溴硫酚铜自缩聚合成的PPS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它们的结构一致;与Macallum熔融聚合法合成的PPS比较,其链结构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5.
锌加压浸出渣浮选硫精矿汞硫分离富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锌加压浸出渣经浮选后的硫精矿中的汞硫分离、富集以及硫磺回收进行研究,确定硫化铵溶液浸出过程汞硫分离和浸出母液热分解回收硫磺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常温常压下,(NH4)2S浓度为2.5 mol/L、液固比6∶1、时间10 min的浸出条件下,硫浸出率达98.66%,汞在渣中的富集率为93.8%,浸出渣中汞含量为原矿的6倍以上;浸出母液在热分解温度94℃、分解时间90 min的条件下,硫磺回收率在98%左右,硫磺纯度符合GB/T 2449-2006工业硫磺一等品标准;硫化铵试剂可循环利用,回收率为91.76%.  相似文献   

6.
硫磺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本省又缺乏硫磺资源,因此,如何利用小氨厂的硫沫制取硫磺,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福州氮肥厂是以本省白煤粉为制气原料的,在脱硫过程中析出灰白色的硫沫。据分析,该硫沫含硫量在82%以上(干基),含水量66%,其余就是煤焦抽、煤粉、铁锈和氨等杂质。我们在工厂党委领导下,组成以工人为主体,有学生、教师参加的三结合小组,对硫沫制取硫磺进行了实验。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目标配合物:碘化双 -[3,4 -二甲氧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合锌(II) ,其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晶体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配合物分子中,锌(II)与两个硫原子、两个碘原子配位形成轻微畸变的四面体结构,每一个3,4 -二甲氧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配体与锌离子处于同一平面内,在晶体中分子之间以氢键连接形成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目标配合物:碘化双 [3,4 二甲氧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合锌(II),其结构通过单晶X 射线衍射法确定。晶体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配合物分子中,锌(II)与两个硫原子、两个碘原子配位形成轻微畸变的四面体结构,每一个3,4 二甲氧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配体与锌离子处于同一平面内,在晶体中分子之间以氢键连接形成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9.
锌冶炼高硫渣是锌氧压浸出工艺产出的危险废渣,由于矿相复杂,工艺矿物学研究不深入,导致其安全利用处置难度大.因此,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工艺矿物学等研究手段对国内典型高硫渣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高硫渣中主要矿物为单质硫、闪锌矿、黄铁矿,以及微量的石英、云母、锌矾、铁矾等成分.高硫渣中硫磺、闪锌矿、黄铁矿等矿物间相互交织共生,赋存形式多样,且多数矿物均以单质硫磺作为镶嵌基底,高硫渣中单质硫磺、闪锌矿、黄铁矿的粒度偏细,大部分集中在74μm以下.因此促使单质硫磺粒度增大以及提高硫磺与其余矿物间解离度是提高高硫渣中有价元素综合回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从硫化锌氧压酸浸渣中提取硫磺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褚丽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7):6661-6664,6687
采用硫化铵法从硫化锌氧压酸浸渣中回收单质硫,分别考察了在浸出过程中硫化铵浓度、浸出时间、液固比与浸出温度对硫浸出率的影响和蒸馏过程中蒸馏温度与保温时间对硫析出率的影响,从而得到回收硫磺的最佳工艺参数:硫化铵浓度2.5 mol/L,浸出时间10 min,液固比6:1,浸出温度25℃;蒸馏温度90℃,蒸馏保温时间3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进行全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硫磺回收率在95.8%以上,硫磺纯度在99.16%以上且质量符合GB/T 2449—2006工业硫磺合格品标准。  相似文献   

11.
《奇闻怪事》2012,(4):1
圣亚努阿里乌斯是那不勒斯主教、罗马天主教的殉教圣人。他曾在拜访古城普特奥利(今天的波佐利)硫磺矿山的执事时被捕下狱。之后他受到严刑拷打,还被丢到波佐利弗拉维亚广场内的狮群中,最后他与同伴在硫质喷气孔火山被斩  相似文献   

12.
含铜难处理金矿选择性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含铜难处理金矿进行了碘化法和石硫合剂(lime sulfur synthetic solution,LSSS)法的选择性浸金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碘单质质量浓度为8g/L,浸出时间为2h的条件下,碘化法浸出金的浸出率为88.1%,而且铜的浸出率不足1%。在石硫合剂质量分数为25%,浸出时间为6h的条件下,LSSS法浸出金的浸出率仅为73.5%。对比碘化浸出和石硫合剂浸出效果可知,碘化法对该含铜难处理金矿不仅浸出速度快、浸出率高而且铜几乎不被浸出,具有很强的选择性浸金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黄铜矿酸浸渣中回收硫磺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铜矿酸浸渣中硫磺回收工艺进行研究,分析了浸取温度、反应时间、液固比、热分解温度、热分解时间等因素对硫磺回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NH4)2S浓度为2.0 mol/L、溶硫温度30℃、反应时间60 min、液固比8∶1、热分解温度90℃、时间90 min的条件下,采用硫化铵法回收硫磺,溶硫率达到96%左右,热分解提硫率达到94%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光敏剂血卟啉在组织内的分布状况及运动变化规律等,以提高疗效,按文献制备了放射性标记的血卟啉作为“示踪剂”。1 碘化标记1)氯胺T法:反应所用的氯胺T(ChT),Na_2S_2O_5,KI等均用0.2mol/L pH7.5PB溶解,临用前配制.小试管中放入血卟啉0.5mL(5mg/mL,针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提供)、Na~(125)I(Na~(131)I)25μL(约2mCi)和ChT0.5mL(5mg/mL),搅拌下室温反  相似文献   

15.
提出的废碱液酸化O空气汽提治理工艺流程,将部分硫磺回收装置用压缩空气(9. 5 %) 引入废碱液汽提塔,作为汽提空气,汽提出来的H2S、RSH 又随空气去回收硫磺,不仅解决了装置汽提能耗,而且完全回收了硫资源,消除了高含有机硫炼油废碱液对环境的污染。对我国炼油厂加工中东高含硫原油,治理含硫废碱液具有重要意义。最佳试验条件为:98 %硫酸用量84 ml/ L ,酸化pH = 4. 5~5. 5 ,汽提温度90 ℃,汽提时间2. 5 h。汽提处理后废碱液用于生产硫酸钠或去工程车间稀释排放,排放水总硫< 1 mg/ L 、pH = 7 ,达到GB8987 - 1996 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以硫代硫酸钠、氯化钡及硫酸镍为原料,经两步复分解反应制备了硫代硫酸镍溶液。重点考察了影响制备硫代硫酸镍溶液的因素,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配比0.8、反应时间90min、反应液体积130mL、反应温度20℃(常温)。该溶液再经乙醇(体积比1∶5)脱水结晶,得到了硫代硫酸镍晶体。  相似文献   

17.
川渝地区硫磺回收工艺应用现状与改进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硫磺回收工艺发展特点,总结了川渝地区硫磺回收工艺开发及发展规律,并展望了硫磺回收工艺发展趋势。通过比较在线工艺特点及应用现状,提出了工艺改进和工艺设计发展方向。针对川渝地区现有硫磺回收工艺逐渐满足不了国家的环保要求,提出了对关键设备的改进与再设计,以克服制硫工艺中动力学与热力学的矛盾问题。提出新型低温催化剂的研制,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提出对现有工艺各种优点进行合理组合的思想,对制硫工艺进行优势互补,以提高工艺稳定性和硫磺回收率。有助于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新工艺流程的深入开发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生物淋滤溶出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不同培养条件对生物淋滤溶出钴的影响,研究提高钴生物溶出效率的方法和工艺条件. 研究表明:在硫磺质量浓度为4 g/L,起始pH为2.0,培养温度为27 ℃时,当电极混合材料的质量浓度为1%的条件下,淋滤12 d后钴的溶出质量浓度可达306 mg/L. 降低淋滤体系起始酸度(pH为1.0)和改变淋滤液硫源组合(2 g/L硫磺和2 g/L黄铁矿)可以有效提高钴的生物溶出效率,淋滤12 d后钴的溶出质量浓度高达1 682 mg/L,溶出率超过90%.  相似文献   

19.
用热分析法对硫磺法合成的高粘度聚苯硫醚(PPS)的结晶行为和热裂解行为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与硫化钠法PPS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杂质的存在对硫磺法PPS的交联结构,热稳定性和结晶行为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HY—电热硫磺熏蒸器是采用电炉控温均衡发热方式,通过加热使硫磺升华形成微小的硫磺颗粒,均匀分布于相对密封的温室大棚内,抑制大棚内空气中及月季表面白粉病菌的生长发育。试验结果表明,在室温19~26℃范围内,硫磺蒸发量达5~10g/h,室温在30℃时硫磺蒸发量可达12g/h。它能在短时间(约3~4h)内使硫磺达到白粉病菌致死浓度,从而有效地治疗和预防月季白粉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