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土地革命时期,党领导下的川陕革命根据地高度重视对党员、军民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形势教育、分层次教育等形式,不断丰富工作载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了川陕革命根据地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川陕革命根据地各项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以及邮电业务的逐步增加和苏区人民群众通信的需求,根据地赤色邮政机构逐步开始了发行邮票的工作.但时至今日,还未见确切报导在集邮者手中或民间拥有贴川陕革命根据地邮票的实寄封,从而使得"川陕革命根据地邮票"发行史实成为广大集邮者长期待解的大疑事,因为它是革命史料中和历史文物中的一件求记求取的要事,值得广大川陕苏区及集邮研究者对其进行考证、发掘,使其得以抢救,能载入史册为荣.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党中央领导下,红四方面军与川陕地方党和人民群众共同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即川陕苏区.川陕苏区的创建和发展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党在根据地的局部执政实践,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惨痛的教训,值得我们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及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川陕革命根据地能够在短短两年时间里立足川陕边区并不断发展,有赖于根据地立体完整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川陕革命根据地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以苏区和白区为工作场域,整合方针纲要、政策法规、指令口号等制度资源,着力于红色士兵、白兵、农民、妇女、干部等重点群体,依赖于石刻、歌谣、戏剧等特有的艺术形式,赋予贫苦大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利,完成了对工农群众的教育、发动和动员,为我国现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川陕苏区军民共同创建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大根据地.在这个根据地存在的两年多时间里,邮电事业迅速发展,在建立组织、巩固机构、开办业务、建立体制、严肃纪律、发行报刊、建立邮政网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为川陕革命斗争的重要力量,为中国人民邮电事业的初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红四方面军从入川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到出川北上抗日,面临的主要敌人就是四川各路军阀。四川军阀的态势,时刻影响着敌我战略格局。怎样利用军阀与军阅之间的矛盾开展斗争,成为关乎红四方面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成败的重要因素。深入考察四川军阀态势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巩固、撤离过程的影响,可以获得有益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7.
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急需争取和发动广大农民群众。为了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党对川陕革命根据地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做了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自上而下的完善的宣传工作机构,广泛开展农民群众的政治动员;兴办学校、培训班,提高农民的政治思想觉悟;破除封建迷信成规陋习,解放农民思想;深入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利益。川陕革命根据地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突出,为中国革命和党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一、“川陕革命根据地是红军用枪杆子打出来的”。川东北是中国共产党地下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1923年,王维舟即在宣汉县清溪场建立“共产主义小组”。1929年,四川最早的农民革命武装“川东游击军”在万源创建。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主力入川,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向前、李先念、王维舟、王树声、廖承志、张琴秋、许世友、李德生、陈锡联、陈再道等,曾在巴山渠水间进行过浴血奋战。当年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元帅在《历史的回顾》中写道:“川陕革命根据地是红军用枪杆子打出来的。根据地的历史,就是武装斗争的  相似文献   

9.
为民务实是川陕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根据地治理的重要特点,也是成功处理川陕革命根据地党群关系极为宝贵的历史经验。川陕苏区为民务实的举措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大力兴办各级各类各层次学校;大幅度地提高根据地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大张旗鼓地开展有益人民健康的戒烟社会改造运动;大胆使用和引入各类优秀、实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有关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研究体现出两个特点:一是研究人员和机构固定化;二是研究成果零散、重复,研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为了挖掘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研究价值,拓展研究空间,需要研究者联合作战,开拓研究视野,力争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上都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1.
爱国主义是革命军人应当具备的基本思想素质。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军队更加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始终坚定教育的原则和目的,不断探索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积极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开展丰富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和成绩,塑造并加深了当代革命军人爱国主义的崇高精神和优良品格。  相似文献   

12.
瞿秋白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届人民教育委员,在就任的一年时间里,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大众教育、服务于战争的革命教育、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教育模式等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以瞿秋白为领导的苏区教育在革命路径中走出了迈向现代化的探索轨迹,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贾滕 《长春大学学报》2012,(3):333-335,357
建国前30年,党和国家推行以革命为主题的教育,主要是出于在夺取政权的基础上为巩固政权服务的目的;改革开放30余年,教育领域的改革与革命,体现出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要求。教育从“革命”到“革命”的演变伴随着中华民族从寻求民族生存到追求大国崛起的历程。反映了民族与国家最大利益至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苏区的成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区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建和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当时,中共和苏维埃政府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反复“围剿”,为提高群众的革命觉悟和红军的战斗力,巩固和发展新生政权,制定了一套适合苏区实际的教育政策、措施,开展了以成人为中心的革命教育活动,使苏区成人教育事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5.
革命话语是二十世纪中国的主流话语之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对革命话语的理解和使用有自己特定的内涵,在他的早期书信中比较明显地体现出从教育改革、到国民性改造的演变以及与政治革命的关系,从中可以发现鲁迅早期对革命话语的独特理解,对于研究早期鲁迅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时代价值、前提条件和基本策略三个层面论述革命传统资源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运用,着重从操作层面对革命传统资源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运用进行探讨,以期充分发掘革命传统资源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7.
红色资源与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教育二者都具有培养人的教育属性;红色资源蕴含的革命精神对野外生存生活教育具有指导意义;体验式、实践性的教育途径相通;二者分布的地理区域高度重叠;红色资源蕴含着大量野外生存生活的革命史实。这些理论和实践操作层面的关联性,为二者完美融合在一起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八一精神源于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它上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启于中国共产党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宣传、继承和弘扬八一精神,发挥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高校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弘扬革命传统,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网络远程教育是一项革命性的教育技术,在未来的教育方式中将起主导作用;而图书馆被设计为“网络远程学习的支持服务系统”。在综观这一新型的教育模式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指出了它的特点、优越性、弊端,并对它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吴云龙 《南昌高专学报》2009,24(4):89-90,93
基于现代主义之上的教师角色受到后现代主义教育家们的批判.他们纷纷从后现代的视角来重构教师的地住与作用。文章从八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教师只有适时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才能成为教育改革中的变革力量,成为学生发展的领路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