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超越对数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和基于Malmquist指数法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测算了1998~2004年期间江苏制造业28个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效率变化以及技术进步,并比较了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研究发现,2种方法计算所得TFP变动趋势相同;无论按照SFA模型还是DEA方法测算,技术进步都是江苏制造业TFP增长的主要来源;2种方法计算所得制造业各部门TFP增长率排序显著相关,效率变动排序呈现一定相关程度,而技术进步的排序呈现一定程度负相关;SFA模型所计算出来的TFP增长率、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都要高于DEA方法计算所得结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基于序列DEA的Malmquist指数法,测算2002~2011年我国各地区国有和私营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情况。结果显示:样本区间内国企的TFP平均增长率低于私企,但是波动幅度大于私企;不同地区国企TFP指数及分解指数的变化较为相近,私企则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从TFP增长率的波动特征看,2008年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工业经济产生实质影响的时点;金融危机期间国企和私企TFP分别呈现出"V"型和"W"型的变化趋势,显示反危机的经济刺激计划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根据实证分析结果,进而提出了改善宏观调控和促进企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研究了1990~2007年我国50个地级以上资源型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状况,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发现在此期间,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略有增长,平均增长率为0.8%,其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效率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别的矿产资源城市进行了比较,发现其全要素生产率由于技术水平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合理评价大型建筑承包商群体发展状况对于如何促进其与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大型建筑承包商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评价,发现1996~2001年全要素生产率年度平均增长率为5.9%,2002~2005年达到了7.4%,表明我国的大型建筑承包商群体的发展质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96~2001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技术效率促进,技术进步起负作用,而2002~2005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总体而言技术效率的贡献稍大于技术进步的贡献;最后对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变迁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和解释了其变迁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其收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85~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收敛分析。测算结果表明,总体而言,1985~2007年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增长态势,其动力来源于农业技术进步;收敛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同时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  相似文献   

6.
使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估计全要素生产率(TFP),以省份和行业为分组,分别计算TFP离散度、资本和劳动的边际收入产品离散度,并进而考察生产率波动对资源配置的内生影响。研究表明:资本、劳动要素在30个工业行业内存在不同程度的配置扭曲,且资本要素扭曲要大于劳动要素的扭曲;生产率波动与资源误置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生产率波动越大,资源误置的程度越高。在工业经济中,生产率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行业层面和省份层面的资源配置扭曲(10%~30%),传统关于调节资源配置政策的福利效应可能被高估。  相似文献   

7.
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深沪两市建筑业板块上市大型承包商2003~2007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进行了测算,并对不同类型大型承包商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①我国上市大型承包商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但是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②大型承包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技术进步,规模经济性则起到了相反的作用;③承包商规模越大,则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越低。承包商的多元化经营程度越高,则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相对越低。  相似文献   

8.
基于加权Russell方向性距离函数的数据包络模型,本文对我国地区间的能源效率和能源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各省区总的非效率数值相差较大;其次,对总的非效率项进行分解,得到能源非效率值和其他指标的非效率数值,发现能源非效率数值并不大,各地区非效率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能源表现非效率;最后,对能源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增长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能源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增长绝大多数是正值,表明各个省份能源效率的提高对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Malmquist-luenberger(ML)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包含非期望产出在内的1997~2009年我国30个省级地区的物流产业效率,并借助三阶段DEA模型分析物流外部营运环境条件对我国物流产业效率变化的影响。结论显示:(1)我国物流业的ML生产率指数年均增长-0.45%,而传统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为1.02%,忽视非期望产出使得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过高,物流业普遍存在技术不环保。(2)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影响因素后,物流业的技术进步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技术效率则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物流产业效率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显著。(3)我国物流业大多数地区的外部营运环境水平较低,优化外部环境,有助于物流产业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四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实证评估了2007~2016年我国省际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静态效率评价采用四阶段DEA模型"过滤"了外生环境变量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的区域差异明显,西部地区供给效率被低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等外生环境变量对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影响显著;动态效率评价则是利用了Malmquist指数,数据显示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TFP在2007~2016年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新时期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应该正视区域差异和外部环境变量的影响、加大投入力度和地区交流合作、注重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同步提升,扎实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信息化、专业化和规范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1991~2007年中国大陆29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分析了各地区物流业TFP增长情况。研究发现:考察期间中国物流业TFP逐年增长,但近年增幅有所下降;技术进步是TFP增长的动力,技术效率持续下降,阻碍了TFP的增长;东部地区TFP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收敛检验表明:中国物流业TFP存在明显发散趋势,严重的技术扩散壁垒加剧了体制转轨过程中的马太效应。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模式面临转型。  相似文献   

12.
将环境引入生产要素,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从变化趋势、动力、成因,以及不同生产要素的作用差异等方面,对2000-2007年吉林省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环境效率的提高快于资源效率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末端治理模式在我国当前发展阶段有其合理性;②吉林省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而各市州间表现出较大差异;③长春、吉林等区域中部核心城市的经济运行绩效对于吉林省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起着主导作用;④吉林省区域内部和年度之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方式差异较大,在投资拉动战略下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⑤在推动区域发展过程中,应积极提高劳动力素质、组织管理效率等软技术对全要生产率的贡献,同时重视环境成本的高位运行问题。  相似文献   

13.
应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我国区域创新生产率变动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有:总体来说.1999-2005年间我国区域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增长的态势,且动力来源主要是技术进步;东、中、西部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存在差异,变化原因也各不相同;全国范围内技术效率存在收敛趋势,后进区域的追赶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4.
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基于要素投入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基于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和1995-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灌溉设施、农村公路对农业生产中劳动力、固定资本的替代效应或互补效应;其次,采用增长核算方法将农业全要素生产力(TFP)分解为技术进步、规模经济、灌溉设施的贡献率、农村公路的贡献率四个部分,测算灌溉设施、农村公路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灌溉设施、农村公路对劳动力具有互补效应,对固定资本具有替代效应,这两种基础设施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灌溉设施和农村公路促进了农业生产率增长,且灌溉设施的作用较大.因此,加强灌溉设施、农村公路的建设有利于夯实农业发展的基础,优化农业生产中要素投入结构,提高农业TFP.  相似文献   

15.
将环境污染纳入效率测算框架,运用SBM模型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综合测度了环境约束下2004~2010年中国110个环保部重点监测城市的经济增长效率、变动趋势及规模特征,并对环境生产率按投入产出因素进行了多重分解。研究发现:2004~2010年样本城市环境技术无效率均值0.347,能源过度使用和污染排放过多是环境技术无效率主要来源;2004~2010年样本城市在环境约束下的生产率年均增长3.8%,生产率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而非效率改善,大城市环境生产率统计上要高于中小城市;分析期间内污染治理和产出增长促进了环境生产率的改善,而环境技术效率改善趋缓特别是中小城市产出效率下降拖累了生产率增长。  相似文献   

16.
在DEA-Malmquist指数的基础上,考虑能源要素,进一步把福建省三大主导产业产出的增长分解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以及要素投入的增长效应.研究发现,考虑能源要素后, 2002-2009年间: 1)福建省三大主导产业产出的平均增长率为21.48%,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增长; 2)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平均每年带动产出增长7.48个百分点,其中技术进步贡献2.98个百分点,技术效率改善贡献4.5个百分点,要素投入平均每年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为14个百分点; 3)要素投入增长在经济增长中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福建省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速度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为了维持福建省三大主导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 必须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包括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一个在能源替代、人力资本与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模型,同时将消费与环境质量因素引入到效用函数中。利用动态最优化理论、最优均衡分析技术与静态分析方法,探讨了经济系统动态均衡的存在性;在稳态最优增长路径上,讨论了人力资本积累效率、环境质量、污染强度以及不可再生和可再生能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稳态最优经济增长路径上,多种因素影响着经济的增长率,环境质量的高低受环境意识、污染程度指数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一定条件下,可再生能源的可再生率与人力资本积累效率,明显有助于环境的改善与可再生能源最终替代不可再生能源,以及经济增长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应用基于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分解了1993--2005年我国28个省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在此基础上构造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标,并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Malmquist各分解要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我国总体及区域内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自2001年后出现了退化现象,区域间能源效率的差异性较为显著;能源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具有相似性,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能源效率的提高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改善的分析结论;技术效率比技术进步更有助于能源效率的改善,这可能与技术进步带来的回弹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袁鹏  陈圻  胡荣 《系统工程》2007,25(7):64-69
在对结构效率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结合Malmquist指数,提出了可测度总体生产率变化的方法,并对1993~2005年期间我国制造业结构效率和总体生产率的变化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结构效率和总体生产率具有相近的变化趋势,两者在1997年之前下降,之后上升;我国制造业结构效率和总体生产率的水平还较低,经济增长质量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区域层面的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为对象,探讨了该产业的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和高端化战略。通过OP、LP两种方法对各省区TFP进行了测度,对比发现OP方法的适用性更好。就区域差异来看,东部地区企业的TFP最高,而西部地区最低,与社会经济条件相一致。此外,西部地区TFP增长率最高、东部最低,反映各地TFP开始呈现收敛性。在省区分类上,采用以区位为依据的分类,以及以3年TFP值为自变量进行聚类产生的分类两种方式。进而,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对两种分类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对比发现聚类分类方式更为合理。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表明,TFP与企业规模、研发费用、职工教育费、补贴收入以及出口额之间呈现正向关系,与国资占比呈现负相关,但区域差异较大。基于上述实证结果,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路径以及国家、区域两个层面的政策设计给予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