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寡头垄断条件下的排污权交易博弈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立了寡头垄断条件下的排污权交易博弈模型 ,分析了具有不同生产成本和治污成本的寡头企业在政府发放不同数量的许可证时的交易均衡 .证明了在特定情况下允许排污权交易并不一定有益 ,反而可能导致低产出率和高价格的市场均衡 ,并可能导致产品由低成本企业向高成本企业迁移 ,即高成本的企业反而生产更多  相似文献   

2.
寡头垄断和排污权初始分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陈德湖  李寿德  蒋馥 《系统工程》2004,22(10):51-53
排污权交易政策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环境政策之一。在实施排污权交易时,最大的争议莫过于排污权的初始分配方法。在市场不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如果企业的初始排污权配置不当,排污权交易的治理效率会由于垄断效应而降低。本文研究了产品市场是寡头垄断,排污权交易对寡头垄断市场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有效地分配排污权来减少社会福利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在排污权市场和产品市场存在交互影响时,产品市场上的寡头博弈行为会影响排污权交易的市场效率.在排污权市场是完全竞争,而产品市场是寡头垄断时,排污权交易会引起产品市场份额由治污高效厂商向治污低效厂商的转移.比较了指令控制和排污权交易2种机制下,寡头厂商的古诺博弈均衡结果及其对社会总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均衡结果会受到产品差异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以不同设置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同污染税制度进行了市场效率的比较.实验数据表明,如果许可证市场是竞争性的,那么在实验室中,排污权交易制度可以达到污染税制度在最优情况下的污染控制效率水平;但是,如果许可证市场具有垄断性质,那么市场势力会影响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效率,甚至会低于污染税制度的效率.研究结论对于制定环境管理政策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无成本协同效应的横向兼并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寡头垄断竞争行业,研究了企业横向兼并的获利性和社会福利问题。结果表明:在企业兼并成垄断被排除的情况下,若兼并企业在其内部实施两阶段错开竞争且兼并企业与未参与兼并的企业之间进行Cournot竞争,则一次有利可图的先置兼并行为会引发系列兼并行为。当系列兼并行为发生后,兼并企业可能会陷入"囚徒困境",社会福利与初始的、完全分散的Cournot竞争市场相比可能增加。  相似文献   

6.
引入企业污染排放、污染削减、生产投入等行为,考虑多单位排污权需求,并将减排技术细分为清洁工艺和末端治理技术两类,构建排污权二级交易市场多物品拍卖模型,研究排污企业采用末端和清洁工艺两类减排技术时的最优多物品拍卖机制选择及其差异,并进一步比较了最优多物品拍卖机制和现有单物品拍卖机制的效率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当排污企业采用末端减排技术,统一价格拍卖下的卖方收益小于歧视价格拍卖下的卖方收益,最优拍卖机制为歧视价格拍卖;当排污企业采用清洁工艺减排技术,统一价格拍卖下的卖方收益大于歧视价格拍卖下的卖方收益,最优拍卖机制为统一价格拍卖。无论采用哪种减排技术,排污权交易中使用多物品拍卖机制的效率总是高于现有的单物品拍卖机制。  相似文献   

7.
引入企业污染排放、污染削减、生产投入等行为,考虑多单位排污权需求,并将减排技术细分为清洁工艺和末端治理技术两类,构建排污权二级交易市场多物品拍卖模型,研究排污企业采用末端和清洁工艺两类减排技术时的最优多物品拍卖机制选择及其差异,并进一步比较了最优多物品拍卖机制和现有单物品拍卖机制的效率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当排污企业采用末端减排技术,统一价格拍卖下的卖方收益小于歧视价格拍卖下的卖方收益,最优拍卖机制为歧视价格拍卖;当排污企业采用清洁工艺减排技术,统一价格拍卖下的卖方收益大于歧视价格拍卖下的卖方收益,最优拍卖机制为统一价格拍卖。无论采用哪种减排技术,排污权交易中使用多物品拍卖机制的效率总是高于现有的单物品拍卖机制。  相似文献   

8.
跨期间排污权交易使得厂商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削减污染的方式,在边际治理成本较小时,厂商可以更多的削减,以节约当期的排污权,并把它储存到将来使用.建立了一个以厂商产量和排污权交易量为决策变量,以厂商排污权存储量为状态变量,以厂商计划期内利润为目标函数的寡头垄断市场竞争博弈模型,并分析了跨期间排污权交易中寡头垄断市场的古诺均衡与斯坦克贝均衡的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跨区域污染排污税管理调控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不对称跨区域污染存在的情况下,自由交易的排污权市场将无法实现社会财富最大化.以电力行业排污权交易市场为例,建立了自由交易的排污权市场以及征收排污税的排污权市场的效益模型并分别讨论了其一阶最优性条件.通过分析认为:中央政府可以在统一分配初始排污权的前提下,设置地方排污税对区域排污权交易系统进行干预,进而纠正市场的无效性.最后作为结论的直接应用和说明,给出了电厂跨区域污染的一个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0.
排污权交易和绿色证书交易是缓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机制.研究了这2个市场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排污权价格的上升,使得电力价格也随之上升,而绿色证书和绿色电力的价格的变化却与排污权的价格作反向运动,说明排污权价格的上升使绿色电力的生产商遭受损失.  相似文献   

11.
考虑三寡头垄断的保险市场动态价格博弈模型.在模型中,一个寡头采取自适应决策,其余两个寡头采取有限理性决策,由此建立三寡头价格博弈微分方程模型.系统有唯一的Nash均衡点.并对该系统的稳定性和Hopf分岔的存在性进行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证实了理论的准确性,并且展示了系统的动态行为.保险公司在考虑延迟的价格博弈的过程中,必须控制好延迟参数的值,并适当地降低自身价格调整速度,以使系统尽快稳定到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实际竞争环境,建立寡头厂商成本相异和广义非线性需求的四寡头价格博弈模型.基于厂商采用不同决策规则的假设,利用复杂动力学原理,给出了价格博弈模型纳什均衡解.研究了系统稳定、倍周期分叉以及混沌的复杂特性,探讨了价格调整速度和初始条件对该离散系统动态演化过程的影响,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寡头厂商的价格决策.研究结果表明,寡头厂商都应采用较低的价格调整速度,慎重选择博弈的初始条件.当现任寡头厂商迅速调整价格阻止新厂商进入,使得市场陷入混乱时,运用反馈控制方法可实现混沌控制.  相似文献   

13.
B2B电子中介可基于其在服务卖方企业过程中产生的不同成本,对卖方企业实施差异化定价以提高利润,但这一差异化定价决策行为还受到行业中其他竞争者的影响。因此,通过考虑卖方企业服务成本的差异,构建一个两阶段、两寡头垄断的B2B电子中介差异化定价决策模型,探讨竞争环境下服务成本高低不同的卖方企业对B2B电子中介定价和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B2B电子中介针对高服务成本卖方企业采取的定价高于低服务成本卖方企业。这一差异化定价下,当行业中高服务成本卖方企业的数量低于低服务成本卖方企业时,增加高服务成本卖方企业的数量更有利于B2B电子中介从自身或者竞争对手中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高服务成本卖方企业值得保留,且保留条件是高低服务成本差异足够高以及高服务成本卖方企业所占比足够低。  相似文献   

14.
B2B电子中介可基于其在服务卖方企业过程中产生的不同成本,对卖方企业实施差异化定价以提高利润,但这一差异化定价决策行为还受到行业中其他竞争者的影响。因此,通过考虑卖方企业服务成本的差异,构建一个两阶段、两寡头垄断的B2B电子中介差异化定价决策模型,探讨竞争环境下服务成本高低不同的卖方企业对B2B电子中介定价和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B2B电子中介针对高服务成本卖方企业采取的定价高于低服务成本卖方企业。这一差异化定价下,当行业中高服务成本卖方企业的数量低于低服务成本卖方企业时,增加高服务成本卖方企业的数量更有利于B2B电子中介从自身或者竞争对手中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高服务成本卖方企业值得保留,且保留条件是高低服务成本差异足够高以及高服务成本卖方企业所占比足够低。  相似文献   

15.
在跳扩散期权定价模型和在考虑市场微观结构及企业柔性管理决策的基础上,建立了垄断市场、寡头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3种典型市场竞争结构中的专利权定价模型,分析了在光接入系统行业市场之寡头竞争情况下的企业专利权价值。根据专利权授权的先后次序,将企业划分为领导者和追随者两类,探讨了两者的决策模式;进一步,根据企业自身的市场地位,将领导者划分为成长期企业和成熟期企业两类,根据不同的决策结构分别建立基于跳扩散过程的专利权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并以光接入系统行业为例给出具体的数值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在跳扩散期权定价模型和在考虑市场微观结构及企业柔性管理决策的基础上,建立了垄断市场、寡头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3种典型市场竞争结构中的专利权定价模型,分析了在光接入系统行业市场之寡头竞争情况下的企业专利权价值。根据专利权授权的先后次序,将企业划分为领导者和追随者两类,探讨了两者的决策模式;进一步,根据企业自身的市场地位,将领导者划分为成长期企业和成熟期企业两类,根据不同的决策结构分别建立基于跳扩散过程的专利权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并以光接入系统行业为例给出具体的数值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铝业公司纵向并购的环境和行为特征,构建"上游寡头竞争、下游完全竞争"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对纵向一体化的排斥效应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中铝并购电解铝企业对其他独立下游企业具有明显的排斥效应,但这种排斥效应随中铝在上游部门垄断程度的降低而变弱,而纵向并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变弱程度.中铝纵向一体化的长远目标是尽可能控制铝土矿稀缺资源,并层层利用上游垄断的纵向排斥效应,最终在技术含量高的铝深加工环节上形成垄断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区际排污权交易市场尚不完善,排污权交易难以成为调节区域间减排压力的有效途径。将既定的初始排污权分配方案作为目标方案,设置过渡期,建立初始排污权的过渡性配置方法。将减排压力分解为由总量削减而导致的"总量减排压力"和由配置结构变化所导致的"结构减排压力",按照单调性、平稳性、总量控制等原则,构造过渡期内初始排污权配置的时间序列函数。将区际减排压力的方差最小化作为目标,建立排污权时间序列函数的优化模型,求解初始排污权配置的最佳过渡方案。初始排污权的过渡性配置,可对刚性减排压力进行缓冲和平滑,与"产业调整"和"污水治理设施建设"等减排措施产生成效的渐进过程相匹配。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有限理性策略与适应性策略,构建两寡头企业主从型Bertrand价格博弈模型,并研究该模型的动力学性质。理论分析表明,该模型有一个不稳定的边界不动点和一个局部稳定的纳什平衡点。计算实验证实,采用有限理性策略的企业的价格调整速度较大时会引起两企业价格演化的倍周期分岔现象,并最终导致价格演化的混沌行为。保持较低的价格调节速度,获取纳什均衡利润是两寡头企业价格博弈的最优结果。  相似文献   

20.
以纵向差异化的多产品构建产品线,是厂商普遍采用的(二级)价格歧视策略。现有研究分别基于完全垄断、寡头垄断、耐用性产品等市场结构或产品特性,分析厂商产品线策略。基于消费者认知的存在,讨论了完全垄断厂商的产品线策略。模型分析表明:若消费者认知实现后厂商利润增加,厂商将采用产品线策略;厂商通过设计一个相同成本的低质量产品帮助消费者实现认知,再而向部分消费者提供高质量产品,并获得较消费者认知前更大的利润水平;消费者认知成为产品线设计的关键因素;厂商利润增加的同时,社会总福利水平也获得提高。研究虽然针对完全垄断厂商进行分析,相关性质在寡头及垄断竞争市场也存在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