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室内车辙试验和浸水车辙试验,采用单因素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胶粉来源、胶粉掺量、油石质量比、空隙率等因素,对于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比较显著,基质沥青对高温稳定性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胶粉细度等因素所产生的影响较小.尽管不同级配形式下混合料常规动稳定度的测试结果差异不大,但由于浸水对比车辙试验条件下动稳定度的衰减幅度最小,因此,矿粉比例低且细料较少的间断级配形式更适用于橡胶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2.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由于水稳定性不足造成的水损害,是我国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但工程实践表明,浸水马歇尔试验与路面的实际状况相差较远,其残留稳定度也未能反映出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真实情况,本文以劈裂试验为基础,通过对浸水条件的改进,进一步深入地研究了几种常见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提出了以真空循环饱水条件下的沸煮劈裂试验的残留稳定度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的试验结果明显好于现行规范中的方法,而采用密实结构AC-16I的水稳定性明显优于其他几种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3.
采用几种条件下处理过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在不同水温下的浸水车辙数据,说明了酰胺类抗剥剂的有效性。结果说明在试件经真空饱水冷冻浸水处理后,在水温45℃下的车辙实验数据有较好的说服力。并用改进的洛特曼(Lottman)试验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此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用AC-13沥青混合料,采用轮碾法成型试件,通过对级配、沥青用量以及碾压次数3个基本因素分析,研究动稳定度的变化趋势。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粗集料,减少细集料含量,可有效提高试件动稳定度;沥青应合理选择,在最佳沥青用量附近时,动稳定度最大;成型时,适当增加碾压次数,提高试件压实度,可以提高动稳定度,在试验中,应合理控制车辙试件密度。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浸水大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研究不同集料级配、沥青用量、矿粉质量分数和水泥掺量等条件下开级配大粒径沥青混合料(OLSM)的水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粗集料的增多、空隙率的增大,OLSM的水稳定性降低,且当空隙率小于20%时,其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沥青用量对OLSM水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适当增加矿粉质量分数能显著提高OLSM的水稳定性;水泥代替矿粉能显著提高OLSM的水稳定性,且水泥最佳掺量为2%。  相似文献   

6.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是提高沥青混合料抗水害性能的重要难点之一,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一般采用PA-3等抗剥离剂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在路网改造项目中,从工程造价等方面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当地的材料资源,分析沥青混合料集料的酸碱性及使用石灰、粉煤灰等作抗剥离剂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综合影响,从而有效改善沥青路面的长期使用性能及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7.
水位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沥青路面的水损坏是路面早期破坏现象之一,它的出现严重地影响了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来研究水位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对掺加熟石灰抗剥离剂的改善效果加以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水位、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厚度以及加载时间对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有着显著的影响,沥青混合料掺加熟石灰后其抗水害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AC-16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大量车辙试验结果,分析了沥青用量、碾压次数、抗车辙剂掺量及级配对AC-16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并将AC-16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与普通沥青混合料(未掺抗车辙剂)的高温稳定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车辙试验最佳沥青用量比马歇尔试验少0.2%~0.3%;压实功过大或过小均可使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降低,施工中应严格控制碾压遍数;AC-16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抗车辙剂掺量为0.4%~0.5%;适当增加AC-16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含量,形成骨架密实型结构能够有效改善其高温稳定性;AC-16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比普通沥青混合料有很大提高,平均提高幅度为32.9%.  相似文献   

9.
采用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仪,对6组沥青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发现,对于同一种混合料、相同的试验条件,最大变形量与动稳定度值存在矛盾性。为克服现有车辙评价指标的不足,提出了"位移能量指数"指标。将车辙变形曲线横坐标上的20 min和60 min对应车辙变形曲线围成的闭合区域的面积定义为"位移能量指数",用来衡量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试验结果显示,位移能量指数与最大变形量有很好的相关性;"位移能量指数"体现了车辙变形的发展过程,较动稳定度指标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由于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水稳定性能较差,掺加抗剥落剂可以有效改善普通沥青路面的抗水损能力,针对此问题探究向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掺加抗剥落剂来提高其水稳定性能的可行性。以一种非胺类抗剥落剂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抗剥落剂掺量下的沥青进行发泡试验和3大指标试验,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进行相关水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抗剥落剂的最佳掺量为沥青质量的0.5%,掺加抗剥落剂后,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沥青的针入度增大,延度和软化点降低,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明显提高,空隙率减小了3%,浸水残留稳定度比和5次冻融循环后的强度比均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周增华 《工程与建设》2006,20(4):293-295
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水害的原因很多,但在排水设施完善的条件下,压实空隙率不符合要求是水害的主要原因。空隙率不符合要求对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在讨论现行标准对压实度标准规定不够严密的基础上,提出了沥青混凝土施工空隙率的控制方法,该方法的应用对预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水害起到较好的作用,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2.
针对老路面沥青层在加铺前后的不同受力状态,提出了两级荷载疲劳试验研究加铺后老路面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思路.通过小梁试件的室内两级荷载疲劳试验,获得了几种常用沥青混合料的二次疲劳方程,并在考虑室内与野外疲劳寿命差异的基础上,建议方程修正系数取1200.推荐了老路沥青层混合料抗拉强度结构系数供加铺设计参考.研究表明:沥青混合料二次疲劳方程与常规一级荷载疲劳方程具有相同的型式,且两者疲劳曲线的斜率没有变化,但由于一级荷载损伤的不同,二次疲劳曲线的位置有不同程度的下移;推荐的老路沥青层混合料抗拉强度结构系数克服了现有规范中沥青混合料抗拉强度结构系数不能用于老路沥青层底拉应力验算的缺陷,可直接用于加铺层设计或验算.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水损害对沥青路面产生的危害越来越引起重视.该文通过分析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水损害产生的原因,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防治水损害的措施进行探讨.得出在混合料中添加一定数量的消石灰对提高混合料水稳定性是可靠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沥青路面压实效果评价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评价沥青路面压实效果,采用无核密度仪对路面密度进行检测,分析不同类型压路机的有效作用范围,并在分析现行沥青路面压实效果评价指标合理性的基础上,结合有效压实功原理,提出了以压实指数为评价路面压实效果的评价指标。最后,通过浸水汉堡车辙试验,验证评价指标与高温稳定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与评价指标空隙率相比,压实指数作为评价指标能更好地评价沥青路面的压实质量;压实指数与车辙深度、蠕变速率等高温稳定性参数的相关性明显,可用来评价路面的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深入研究空隙率对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改变击实次数,成型不同空隙率的马歇尔试件,利用饱水试验和水稳定性试验,分析了饱水率与空隙率之间的关系和空隙率对SMA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空隙率的增大,SMA混合料的的水稳定性逐渐降低,并且前期下降趋势较为缓慢,后期较为迅速.另外...  相似文献   

16.
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工程中的应用,在新郑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采用该技术对沥青路面进行维修。通过对旧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检测,分析旧沥青路面混合料中沥青结合料和集料的性能衰减,并通过不同掺量的性能试验,确定合理的再生剂和新沥青结合料掺量,使沥青性能得到有效再生。通过添加新集料对旧沥青混合料中的集料进行配合比设计,使集料级配得到有效恢复。工程实践表明,旧沥青混合料经过掺加再生剂和新沥青及新集料后形成再生沥青混合料,其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城市道路交叉口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南京市气候条件和道路交叉口的交通特点,通过分析集料级配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重要影响,选择2组具有较好抗车辙性能的集料级配AC-16I调整型和SAC-16A与2种sBs改性沥青共4组沥青混合料进行全面的路用性能试验,对比研究了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抗剪切性能、抗疲劳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重点评价了材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从而提出了最佳的南京市道路交叉口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相似文献   

18.
现有沥青路面均匀性评价方法由于工作量原因局限于小范围检测评价,无法进行长距离大面积的评价。通过分析沥青路面离析现象的存在位置与频率,结合三维探地雷达与无核密度仪检测工作效率,提出两者最佳检测区间长度。根据三维探地雷达与无核密度仪检测原理提出检测控制因素。通过实地检测获得新建沥青路面介电常数与空隙率数据,采用多层前向反馈神经网络构建沥青路面介电常数与空隙率的关系,确定沥青路面介电常数离析阈值;进而实现通过介电常数进行长距离大面积的沥青路面均匀性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善路面加热质量和效率,提出了一种红外热风复合式加热新方法.基于传热学和有限元理论,建立了沥青路面平面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对路面的加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沥青路面红外加热法、热风加热法和红外热风复合式加热法的加热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从沥青路面内部对其进行加热明显提高了路面的加热效率,在同等要求条件下,红外...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寻求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合理的加热方式,依托卡罗泰康就地热再生机组,借助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加热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加热方式、环境因素、加热机的操作参数及加热功率对沥青路面加热温度场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卡罗泰康就地热再生机组的理想加热方式.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程连续式的加热方式,间歇往复式的加热方式具有更好的加热效果;不同的环境温度和风速对加热温度场的影响均比较显著,太阳辐射对加热温度场的影响较小;加热机往返加热的往返距离、运行速度和往返次数共同影响着加热温度场,且存在最佳的组合;不同加热机的加热功率也存在最佳的组合.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方便地分析就地热再生的合理加热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