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为对弓网载流摩擦力进行建模研究,通过实验研究摩擦力与压力波动频率、压力波动幅度、接触电流、滑动速度的关系,建立了摩擦力的LuGre静态模型,利用麦夸特法和通用全局优化法对模型中的静态参数进行辨识:在已建立的LuGre静态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动态参数,建立了摩擦力的LuGre动态模型,利用遗传算法结合Simulink仿...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采用OOA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需求分析,利用UML建模技术,建立了系统功能模型、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在分析建模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总体设计,给出了与系统实现有关的边界类、实体类的设计结果,并建立了系统的设计模型。遵循所建立的系统设计模型,利用ASP.NET实现了适合本校特点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  相似文献   

3.
基于UML建模的电子病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电子病历系统的开发为背景,介绍了UML在实际项目开发中的应用.在对电子病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利用PowerDesigner对系统进行需求模型、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的建模,设计了基于UML用例图、类图和时序图的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4.
UML在研究生成绩管理系统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研究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开发为背景,探讨了UML在该系统建模中的应用问题。在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采用ROSE对系统进行需求模型、静态模型、动态模型及实现模型的建模。  相似文献   

5.
3D建模需要较为精确的数值参数作为基础才能建立逼真的3D模型. 为得到误差尽可能小的数值优化参数,提出一种从普通的择优遗传操作改进为有意识的突破最优择优方式的新型遗传算法,并以手持设备为平台,利用陀螺仪传感器作为空间简易测量工具,结合遗传算法计算房间3D模型尺寸与镜头位置,实时进行房间等比例的动态3D建模. 动态3D建模技术应用在家居装修领域,有实时、精确、低成本等特点,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高效、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在OMT方法基础上,提出了构建MIS对象的静态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的具体方法,并分析了模型在系统实现过程中的变化及处理对象遗传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首先给出了一种用于信息建模的层次式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模型,包括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其次还较详细地讨论了需求分析模型的正确性及一致性问题。利用这种层次方法建立的需求分析模型,易于理解和维护,又便于图形描述因而,支持需求分析建模的辅助软件工具也易于开发实现。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和研究标准零件库信息系统的组成和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的建模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UML网络化标准零件库信息系统的建模方法,并采用Rational Rose工具对其进行面向对象的可视化建模,详细地给出了系统用例模型、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的建模过程。采用该方法建立的系统模型,模块划分清晰,功能明确。  相似文献   

9.
雁翎油田雾迷山组油藏为双重渗流介质的碳酸盐岩油藏,裂缝、溶洞发育,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在综合研究钻井、测井和开发动态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油藏描述一体化系统建立了油藏三维静态模型,并应用全隐式三维三相黑油裂缝模型进行了模拟运算。将模拟结果返回到静态模型中进行循环建模,从而建立了不同时期的剩余油定量分布的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10.
碳酸盐岩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雁翎油田雾迷山组油藏为双重渗流介质的碳酸盐岩油藏,裂缝、溶洞发育,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在综合研究钻井、测井和开发动态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油藏描述一体化系统建立了油藏三维静态模型,并应用全隐式三维三相黑油裂缝模型进行了模拟运算。将模拟返回到静态模型中进行循环建模,从而建立了不同时期的剩余油定量分布的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11.
《说文解字》雨、风、云三部共收70字,其词义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现象的称谓及雨量大小的分类描述两大方面。这种现象表明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关于自然风、云、雨、雪、雷、电的自然现象的认知,大体上体现了古代先民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推进城市建模应用更好地普及和发展,对数量庞大的城市建模方法群和相关技术,从总体上进行了梳理。采用从输入、处理与输出3个环节考察系统的一般方法,提出一种新的描述3D城市建模技术与应用的体系结构,并建立完整的技术视图。基于图像等测量数据的真实城市建模和基于规则驱动过程的虚拟城市建模两种类型,考察现有建模方法与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过程建模正逐渐成为主流的建模方法及还有待于发展的内容。特别指出了有实时性要求的植物、雨雪、风化等自然景物以及基于物理的快速建模是城市建模未来的重要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面向移动云计算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技术,依托BLS短签名算法和Merkle哈希树,提出了一种适合在移动云计算环境中部署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案.该方案针对移动云计算环境中的移动设备计算能力较低和通信传输能力较弱的情况进行设计,能以相对较少的计算量和较低的数据通信量完成可信度较高的数据完整性验证.该方案还具有支持验证外包、无需源文件块直接参与验证、验证中无状态信息保存、以及支持对云端数据的动态操作等特性,适合于移动云计算环境中面向数据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使用云模型理论智能诊断体震信号中心率异常信息的方法.利用云模型将定性的专家诊断体系与定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相结合,模拟了专家诊断过程.建立了心率异常智能诊断规则云模型,构造了体震信号JJ间期分布曲线图,以此自动校正模型参数,最终建立智能诊断机制.采用实验室搭建的体震信号实时采集系统提取2 000组样本作为采样对象,并与传统标准阈值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自动聚类的准确率达到90.2%,高于传统方法 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2017年12月~2018年2月冬季,在中国长江中下游流域发生了两次强度强、范围广的强雨雪冰冻天气。在第一次强降雪天气中,由于2018年1月3~4日和5~8日两阶段降雪在中国东部落区高度重叠,导致了较为严重的灾害。为了预测日积雪深度,利用2017年12月~2018年2月和2007年12月~2008年2月这两个时间段上的国家测站日值数据,利用CART决策树算法根据各气象要素生成一个预测当天是否有积雪的二元判别决策树模型。从决策树结构中可以看出,前一日的积雪深度、日最高气温、日平均气温、日最低相对湿度等要素对预测结果的影响重大。且两决策树的结构相似度极高,故该模型对是否有积雪的预测存在普适性。随后利用深度学习方法训练两个时间段上所有预测为有积雪的个例,建立预测积雪深度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训练得到的误差较小,但不足之处在于,预测极端降雪个例的误差大于普通降雪个例。将决策树模型与深度学习模型串接,便能得到预测当天是否有积雪,及积雪深度的模型。相比于前人的研究,该模型能拟合更复杂的特征,得到更精确的预测,使用2018年的数据也能更好地模拟当前的气候背景。  相似文献   

16.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系统的地形起伏动态可视化表达方法.首先利用D8算法并结合坡度等信息构建水流模型,基于DEM数据生成水流场数据;使用空间随机均匀和重要特征位置相结合的方法布设粒子,在粒子系统的支持下模拟高低起伏的地形水流场景,从而间接地实现DEM动态多尺度的可视化.以武汉市的DEM数据为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模拟得到的粒子流效果能真实反映其地形特征,该研究为DEM数据提供了新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人工肌肉驱动器模型的控制策略较为复杂、控制参数较多、调节过程较为繁琐、通用性较差等问题.首先基于梯度法设计了无模型自适应滑模控制器(MFASMC)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证明.然后,利用该控制器分别对离子交换聚合金属(IPMC)以及气动人工肌肉(PAM)两种典型人工肌肉驱动器进行控制仿真实验,从而对其控制精度、适应性及通用性进行验证.由仿真结果可知,通过设计控制器参数的调节规律,MFASMC算法可以实现对控制参数的快速在线调节,故对于不同种类的人工肌肉驱动器避免了繁杂的数学建模过程及控制参数调节过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及通用性.  相似文献   

18.
环境因素对斜拉桥斜索自振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斜拉桥斜索索力可以使用振动法通过检测索的自振频率来推算,但温度、雨雪以及风等环境因素对索频也都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检测索频的精确度,根据跟踪检测铜陵长江大桥的资料,总结出斜拉桥斜索频率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变化幅度,从而更准确地了解频率测试的误差范围  相似文献   

19.
煤矿复杂巷道(曲线巷道、交汇巷道、变断面巷道)建模是巷道三维建模的难点.现有方法在基于导线测量数据重建复杂巷道网络、尤其是矿山常见的曲线交汇巷道仍存在不足.提出了一种巷道组件式三维建模方法.该方法针对煤矿巷道典型导线测量数据,通过巷道中心线建模、巷道双边线建模、巷道组件三维建模三个步骤,自动构建复杂巷道网络三维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鲁棒性好,建模时间随数据量增长呈线性稳定增长.建立的巷道网络三维模型可为智慧矿山建设中的空间、几何、力学等多种分析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由于湿法冶金萃取生产过程中组分的质量浓度在线检测极其困难,因此提出了一种结合独立成分分析与支持向量机的数据建模方法,建立了铜萃取过程组分的质量浓度预测模型.首先利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对现场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支持向量机建立分配比模型对预测模型中的必要参数进行辨识,从而增强了铜萃取过程组分质量浓度预测模型的准确性.通过萃余液铜质量浓度和反萃余液铜质量浓度的实验证明了该模型更有效、更精确,为进一步控制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