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大自然的气候条件进行治疗和休养,叫气候疗养。按气候特征来分,气候疗养有海滨气候疗养、山地气候疗养、森林气候疗和草坪气候疗养等多种。  相似文献   

2.
气候模式指依据已知的气候资料,如大气运动、表面洋流、温盐环流、大气化学、植被及土壤的变化、以及大气-陆地-海洋交互作用等设计出来的数理模式。气候模式可用于气候的模拟、预测或预报,是研究气候变化最有效的工具之一。目前所用的气候模式,尽管已经非常复杂,但仍无法包含所有可能影响气候的机制。一般而言,空间尺度越大,气候模式模拟气候现象的能力越高,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建筑气候缓冲空间的基本概念及其基于太阳能的气候缓冲空间和基于自然通风的气候缓冲空间的技术基础,探讨了夏热冬冷地区多层住宅建筑的封闭阳台、坡屋顶和竖向管井作为气候缓冲空间的基本设计方法,提出两种住宅建筑气候缓冲空间体系:串联式气候缓冲空间体系和并联式气候缓冲空间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大连地区主要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了估算。气候生产潜力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光能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光、温、水)生产潜力。计算结果表明:玉米的气候生产潜力可达到657~750公斤/亩,水稻可达到1300公斤/亩左右。并以气候生产力指数反映一地的气候生产力水平和光、温、水配合程度。  相似文献   

5.
利用1966—2022海南岛1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气温、降水和日照观测数据,对比了新气候态(1991—2020年)和旧气候态(1981—2010年)下海南岛的气温、降水及日照时数的差异特征,并分析了气候态更替对气候业务的影响.结果表明:(1)新气候态下海南岛各地较旧气候态偏暖,年平均气温增幅呈北半部高南半部低的空间分布,年平均最低/最高气温也偏高,其中平均最低气温的增幅最大,各月气温一致性偏高,不同阈值高温日数均增多;(2)新气候态下大部分地区的气候较旧气候态下的气候偏湿,新旧气候态差异呈月际非均一性和空间不一致性特征,冬季和夏季偏湿,夏季增湿最显著,春季和秋季偏干,新气候态下海南岛的暴雨、大暴雨及以上等级的极端降水发生概率增加;(3)新气候态的年日照时数总体少于旧气候态的年日照时数,且各月变化分布不均匀;(4)气候态更替对海南岛气候影响评价、气候预测业务以及服务都造成一定影响,尤其对于差异较大的地区和月份.  相似文献   

6.
从气候承载力基本内涵出发,结合南昌市气候资源现状特征,从气候资源条件、气候压力状况和气候可持续发展能力等3个要素层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7个指标,构建了与南昌市气候现状相符合的气候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南昌市2006-2015年气候承载力指数呈现出较大波动,气候承载力指数(CC)数值均是1。  相似文献   

7.
历史气候研究方法中最重要的是历史文献研究方法,包括历史气候资料的收集方法、历史气候资料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和历史气候文献资料的数字化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建立综合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标,计算综合气候舒适度的年代距平并进行Mann-Kendall突变检验,分析平潭综合实验区51年间综合气候舒适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综合气候舒适度、各月综合气候舒适度往"偏凉或凉,部分人感觉不舒适"或"普遍感觉舒适"或"偏热或较热,部分人感觉不舒适"或"热,感觉不舒适"的等级发展.年综合气候舒适度、多数月份综合气候舒适度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发生突变,综合气候舒适度在21世纪初较多年平均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9.
《河南科学》2018,(3):396-403
基于武汉市1965—2015年气候资料,利用气候舒适度评价方法(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和综合舒适指数)对武汉市各月气候舒适度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这50年当中,武汉市4月和10月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变化不大.而其他月份有一定的变化,但气候舒适度等级变化不显著.从综合舒适指数看,春秋季气候舒适度变化不大,多为舒适期,冬季气候舒适度有所上升,夏季气候舒适度仍然较差.1965—2015年武汉市较舒适期的平均持续时间在增加,较不舒适期平均持续时间明显减少,武汉市气候舒适度整体上有提高.其中气候舒适度的年内变化呈"M"形,武汉市是典型的春秋舒适性城市.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康养气候的构成因素,显象的气温和相对湿度人们最容易感知的气候因素,而对机体健康有影响的气候要素是气压(海拔)、紫外线辐射强度和负氧离子。攀枝花具有独特的康养气候优势,即气候全年舒适,既无酷暑,又无严冬,非常适合康养,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分析了攀枝花康养气候的成因。  相似文献   

11.
气候研究进展和21世纪发展战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回顾了近几十年来气候研究的发展,指出气候系统概念的提出、气候多平衡态和气候突变现象的发现以及对人类活动已成为推动气候系统变化的强迫力的认识是气候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认为对气候和全球变化的适应问题的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气候研究新生的重要方向.展望21世纪,气候研究在全球系统的观测,海量资料的分析及对机理认识的深化和模式的发展方面都将会有所突破.同时,在气候研究的应用领域,如对全球变化影响的适应与可持续发展、人类有序活动与人工调节气候等方面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太湖近8000年来沉积环境演变经历多次快速的气候突变事件,其中体现较为明显的几次气候寒冷事件分别在1900、3000、4400、7400calyrBP左右,而在500、5800、6200calyrBP左右也有寒冷气候事件的响应。这些周期性的气候震荡与北大西洋气候、亚洲西南季风变化以及全球其它地区气候变化有着非常好的对比性。本文认为突变事件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很好的响应,可能是由全球性气候因子的周期性变化导致,非区域性气候因素变化引起。  相似文献   

13.
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绿洲各县市月平均温度、湿度和风速,计算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算出该区的旅游气候舒适度等级.研究表明,气候对喀什绿洲旅游影响较大,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年内变化规律为:4~10月为喀什绿洲旅游气候较舒适期,1月、2月、11月、12月旅游气候舒适度较差,导致旅游适宜期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随气候变化加剧,未来西南地区针叶林分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进行未来气候下西南地区常见针叶树种适宜分布区研究,为该地区森林生态安全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最大熵模型(MaxEnt)模拟未来气候情景下西南地区常见的12种针叶树的气候适宜分布区。【结果】MaxEnt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西南地区12个树种的潜在分布,AUC值均达0.9以上; 2070年MPI-ESM-LR模式RCP4.5情景下西南地区12种常见针叶树种气候适宜区面积分布变化显著,包括冷杉、三尖杉、杉木、干香柏、柏木、水杉、云南松、红豆杉和福建柏在内的9个树种气候适宜区与气候最适区面积增加11.1%~412.8%;银杉和油麦吊云杉的气候适宜区面积分别增加6.0%和32.8%,但气候最适区面积减少了0.8%和3.5%;云南油杉未来气候适宜区和气候最适区的面积则减少24.0%和29.1%。【结论】西南地区针叶林中广布树种的气候适宜区面积会得益于气候变化而扩大,但云南油杉和油麦吊云杉等一些西南特有乡土树种的气候适宜区面积则会因为气候变化而缩小,因此对特有乡土树种的保护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对于气候地貌学的研究还是一项新课题,有待广大地理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促进这门学科的发展。本文仅就气候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气候地貌的地带性分异规律;我国气候地貌分区;国外气候地貌研究等问题作一扼要叙述。  相似文献   

16.
广东大部地处热带纬度,气候本质全年暖热而干旱,但东南亚地区,季风发达,又有台风侵袭,以致全省气候都具有季节性,冬有阵寒,春夏多季风雨,夏秋又有台风暴雨,形成季风热带亚热带气候,冷热雨旱多变而多趋极端,而且本省地域广大,农作、渔作生产种类多种多样,南北、东西、山地、平原、内陆、海岸,气候差别大,所以广东气候复杂,有高温多雨的优越性,也有水、旱、风、冻的灾害性。灾害性天气气候也是变化发展的。按气候分析,二十世纪以来,广东灾害性天气的气候变迁及趋势,同全国大范围气候变动一样,是近五百年来气候波动中的一次小波动,冬冷程度趋重,旱潦交替趋频,但近有和缓;台风趋多,但不大显明;至于本省五百年来气候变迁和灾害性天气的周期性亦与近世纪气候有同一的表现。但在  相似文献   

17.
选取热带、亚热带和温带3个气候类型区的滨海旅游区——亚龙湾、巽寮湾和北戴河作为案例地,基于3地30 a气象数据进行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在统计近5 a网络关注度各月指数的背景下,建立回归方程分析气候舒适度与网络关注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空间差异下的滨海旅游区旅游气候舒适期季节分布、舒适期长短、舒适度变化幅度具有纬向地带性的分布特点;其网络关注度随气候舒适度升高而增大;网络关注度变化幅度随着纬度升高而增大,这与气候舒适度变化规律一致;游客网络关注度与旅游气候舒适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气候舒适度可能是造成游客网络关注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正>本文以气候机制为背景,综述了95年垦区各季节主要天气气候事件,以及气候对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的影响,作一点初步分析,使人们对95年气候有所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9.
近40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时空分异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时空分异特征。方法采用定量方法,分析近40年气温、降水的年与季节的变化特征及气候变化趋势;借助于GIS空间分析技术探讨研究区气候类型与气候时空分异特征。结果通过对气温、降水及气候类型的分析,得出研究区气候各因子及气候的空间分布规律。结论①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包括7种气候类型,东、中、西部分别以中温带森林草原气候、暖温带大陆性森林草原气候和温带草原气候为主;②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气温近40年有升高的趋势,冬季和夏季气温增加,春秋两季气温变化不大;③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降水有减少的趋势,秋季降水减少明显,冬季降水基本不变,夏季和春季降水波动较大;④研究区气候变化在空间上可以划分为三大区域和4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世界气候分类法简介,将世界气候分类法归纳为四大类:(一)以自然地理要素为基础的气候分类法,(二)以气候要素为基础的气候分类法,(三)以气候形成因素为基础的气候分类法,(四)以应用目的为基础的气候分类法。二、几种主要气候分类法评议:(一)柯本气候分类法评议,(二)阿里索夫气候分类法评议,(三)斯查勒气候分类法评议。指出上述三种分类法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三、作者提出的气候分类观点和采用的气候分类法: 世界气候分类应突出以下两个观点: (一)发生学观点:世界气候分类所采用的标准要能反映气候形成因素的综合作用,应从发生学观点进行气候的动力分类。 (二)生产实践观点:气候分类应充分揭示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实践密切有关的气候特征,便于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国民经济增产计划,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改造不利气候条件。根据上述观点,作者在所主编的《气象学与气候学》教材中,基本上采用斯查勒分类法,但做了以下三点修改: 1.南亚和东南亚季风气候显著,无论从发生学观点,生产实践观点和联系我国气候实际来讲,都应按纬度带增加热带季风气候,付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三个类型。 2.某些热带岛屿和热带迎风海岸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应加列一“热带海洋性气候类型”。 3.斯查勒分类法中的“信风海岸气候”,根据其分布区域,应分别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海洋性气候,因此在《气象学与气候学》教材中将此类型取消。作者在《气象学与气候学》教材中所采用的世界气候分类法见图2和表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