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用简易方法从我国海南岛产南亚松(Pinus mcrikusii De Vriese)树脂中,离析出二元树脂酸纯品。对获得的纯品进行结构鉴定,确认离析的二元树脂酸为南亚松酸(13β-(R)-劳丹8(17)-二元羧酸-15,19)。并用离析的纯品作标准样品,用气相色谱外标法测定南亚松酸在南亚松松脂酸性物中的含量为13%,比用常规的归一化法测定值准确合理。本文还对南亚松松脂酸性物中所含的山达海松酸作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天然微生物脂肽本质上是抗菌肽的一种,是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广谱抗菌性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但抗肿瘤、杀虫及溶血栓等生物学活性还有待于深入研究.为深入探究抗菌脂肽的结构特性和抑菌机制,需要高效和有目的 筛选出多种产脂肽微生物.综述了产脂肽的3类微生物脂肽的结构特征、作用机制及应用情况等,分析了产量低及实践应用不成熟等问题,并对未来脂肽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高产脂马尾松无性系幼林期产脂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无性系幼林期71株6年生高产脂马尾松20个无性系的产脂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其总平均产脂力10 cm割沟单刀产脂力为11.2 g,标准差为3.68,变异系数为32.9%.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的 产脂力存有极显著差异.高产脂马尾松无性系产脂力遗传方差为9.54,单株重复力为68.42%,平均重复力为88.47%,遗传增益为50.25%.  相似文献   

4.
γ-亚麻酸是一种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衰老作用,对糖尿病、高血压及多种皮肤病有一定疗效,传统方法从月中草油中提取,产量受到限制。笔者从产脂的小型丝状真菌中筛选出两株能利用葡萄糖产生的GLA的C菌和G菌株,它们分别产脂25%-35%、45%-55%,脂中含GLA为6.4%-9.8%和4.4%-7.0%。  相似文献   

5.
贻贝Mytilus edulis磷脂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产紫贻口的总指和磷脂进行了提取和定量,并分别用薄层层析法、气相色谱法对磷脂的组分、总脂和磷脂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收秋旺季,贻贝的总脂含量为2.15%-2.68%,磷脂含量在5.02%C-6.95%范围内,占总胎的21.00%-27.30%磷脂组分以PC和PE为主;与大豆和蛋黄的磷脂相比,贻贝总脂和磷脂含有更多的高不饱和脂肪酸,此外贻贝磷脂小的脂肪酸不饱和度及EPA与DHA之和要高于总脂。  相似文献   

6.
<正>在陆相生油理论的指导下,我国东部油气资源得到较好勘探开发,探明率高达60%,目前油气产储量整体呈下降态势。相比之下,我国西部含油气叠合盆地的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探明率仅18.9%,油气产储量整体呈上升态势。西部富集了我国45%的剩余油气资源,与东部盆地相比,油气资源更多地集中分布于深部底层内(占西部叠合盆地油气资源的79%)。我国深部(3 500米~4 500米)、超深部(4 500米以上)油气资源储量分布  相似文献   

7.
γ-亚麻酸(GLA)是一种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衰老作用,对糖尿病、高血压及多种皮肤病有一定疗效传统方法从月见草油中提取,产量受到限制.笔者从产脂的小型丝状真菌中筛选出两株能利用葡萄糖产生GLA的C菌株和G菌株,它们分别产脂25%~35%、45%-55%,脂中含GLA为6.4%~9.8%和4.4%~7.0%.  相似文献   

8.
我省现有20多万公顷鱼塘.是城乡各地重要“菜篮子”,但鱼塘单产悬殊很大,凡鱼塘常年水深1米左右。年1/15公顷产为250公斤;水深1米半,1/15公顷产量为500公斤,水深2米以上,每1/15公顷产1000公斤,在这基础上加上微流水或其他机械增氧措施,则1/15公顷年可产1500公斤.目前,我省中低  相似文献   

9.
青海湖中低温菌的分离及生化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涂布法和划线分离法对青海湖水样进行了初步的分离纯化,筛选出可培养低温微生物14株,其中细菌9株,真菌3株,放线菌2株;经过初步的分类有8个耐冷菌和6个嗜冷菌;而且其中有不少产低温淀粉酶、脂酶、蛋白酶和氨基酸脱羧酶的有用微生物。  相似文献   

10.
摘要: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与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技术相结合,研究不同产脂力马尾松针叶色谱指纹图谱特征.结果表明:热脱附温度为350℃时,松针各挥发组分的分离较好,其色谱指纹图谱有较好的重复性;高产脂马尾松针叶与低产脂马尾松针叶的色谱指纹图谱有31个共有组分,其中有23个组分的T值是高产脂马尾松的高于低产脂马尾松的;高产脂马尾松有9个组分的T值高出低产脂马尾松的50%以上,都集中在 值为1.36~2.10的区间;经模糊聚类法分析,10株高产脂马尾松针叶色谱图相似系数0.90,10株低产脂马尾松色谱图相似系数0.91.  相似文献   

11.
在光镜下观察了松属(Pinus L.)14种、1变种茎次生韧皮部结构,并对亚属间及一些种间差异进行了比较,主要结果为:(1)各种茎次生韧皮部结构基本一致。次生韧皮部由轴向和径向两个系统构成。轴向系统的主要成分为筛胞、韧皮薄壁组织细胞、含晶细胞和径向片;径向系统由单列和纺锤形两类射线组成。与具功能韧皮部相比,不具功能韧皮部的组成分子在形态、结构及排列上均发生显著变化。(2)次生韧皮部分层现象,射线扩张现象,树脂道密度,含晶细胞频率,韧皮薄壁组织细胞后合物含量,射线高度,以及筛胞长度、径向宽度和弦向宽度,筛域直径,直立射线细胞高度和径向宽度等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种间差异,但无明显的规律。(3)两亚属在晶体形状和长度、树脂道上皮细胞数(具功能或刚失去功能的韧皮部)等方面有较稳定的差异,可作为属内分类的进一步证据。  相似文献   

12.
13.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比较了桃金娘科(Myrtaceae)9属21种木材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多数种木材生长轮不明显,几乎都为散孔材,木材分子非叠生,导管分子单穿孔板,管间纹孔具附物,胞间道和管状分子壁螺纹加厚壁缺如,少数种有分膈纤维。2亚科间木材结构有明显差异,桃金娘亚科(Myrtoideae)木材结构较细籽亚科(Lep-tospermoideae)原始。  相似文献   

14.
应用偏振荧光法研究木材纤维素非晶区的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偏振荧光法研究木材纤维素非晶区的分子取向,对马尾松材的偏振荧光强度的角分布进行了系统测量。获得了早材、晚材的取向度与年轮间的关系曲线,径切面与弦切面取向度间的差异。此法对了解木材材性、指导生产实践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用丰脂灵化学采脂和常规采脂对广西派阳山林场的马尾松进行采脂试验,并取样测定木材树脂道的数量、大小与分布及木材明子化程度。结果表明,丰脂灵化学采脂更有利于马尾松木材树脂道的形成,其轴向树脂道数量比常规采脂的高31.5%,比尚未采脂的高57.2%。丰脂灵化学采脂对马尾松木材树脂道直径的影响作用不明显。丰脂灵化学采脂的木材明子化程度比常规采脂的低61.6%。丰脂灵化学采脂的松脂产量比常规采脂的高39.34%,其产出与投入的比值为3.93。表明丰脂灵是值得推广的一种营养型松脂增产促进剂。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木材的横向渗透性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分析和讨论了影响马尾松木材渗透性及其各向异性的机理。对马尾松木材的径向气体渗透性和弦向气体渗透性进行测量,发民尾松木材的径向和弦向渗透性是由边材向心材逐渐减小,并随着含水率的下降而升高。马尾松木材的径向渗透性大于弦向渗透性。  相似文献   

17.
<正>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在植物分类学上属松科(Pinaceac)松属(Pinus)双维管束松亚属(Subgen.Pinus)的一种。它是我国松属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主要用材树种。在南方各省(区)森林蓄积中,马尾松约占半数;并占全国针叶树林面积的14.9%,蓄积量的6.1%。马尾松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资源。  相似文献   

18.
日本落叶松无性系木材组织比量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个10年生的日本落叶松无性系木材组织比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无性系间木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和管胞比量差异极显著。日本落叶松组织比量的径向变异规律为:管胞比量由髓心向外,前期变化曲线呈“梯形”,后期变化曲线呈“V”型;木射线比量由髓心向外,开始迅速下降,到第2年轮后缓慢波动下降或上升;树脂道比量由髓心向外,开始缓慢下降,然后迅速上升达最大值后又迅速下降。木射线比量与树木年轮间的变异模式(径向变异)以双曲线和乘幂式方程拟合效果较好,R2均在0.7以上;树脂道比量与树木年轮间的变异模式(径向变异)以指数式方程拟合效果较好,R2为0.609;管胞比量与树木年轮间的变异模式(径向变异)以三次多项式方程拟合效果较好,R2为0.845。日本落叶松的木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管胞比量与树高、形率、冠幅、皮厚、主枝粗、枝干比、主枝夹角的相关关系不显著;木射线比量与主枝长显著负相关;木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与管胞比量之间的相关显著。木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和管胞比量都受到中等水平的遗传控制,无性系重复力分别是:0.571、0.453和0.607。按照20%的选择率,日本落叶松木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的遗传增益为16.70%和207.72%。  相似文献   

19.
在光学显微镜下,比较观察了四种柏科植物茎次生韧皮部的结构,主要结果:1) 柏科植物茎次生韧皮部轴向系统由筛胞,韧皮部薄壁细胞,韧皮纤维(有些种有径向片)组成,径向系统为射线,各组成细胞以单层呈切向带相间排列;2) 根据径向片的有无,纤维细胞种类及树脂道的类型可将侧柏亚科的侧柏与圆柏亚科的其它三个种区分开;3) 圆柏亚科的次生韧皮部中树脂道的形成方式与通常的不同,由已成熟的韧皮部薄壁细胞围合而成;4) 臭柏的筛胞和韧皮纤维其长度明显较同亚科的圆柏和杜松的短  相似文献   

20.
陆祖军  王永繁 《广西科学》1999,6(4):293-295
利用组织化学方法对枫香树脂道发育过程的5个阶段的多糖物质、树脂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为,随发育阶段的后移,基本组织细胞与树脂道上皮细胞内的多糖物质量与树脂量不断啬在成阶段达到最大值;基本组织细胞形成多糖物质与树脂的时间均早于树脂道上皮细胞;树脂道上皮细胞所含多糖物质始终极少,而树脂总量变化明显,在树脂道发育成熟阶段,树脂充满整个细胞。提示树脂道上皮细胞并非是合成树脂的主要场所而是转运、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