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PEG—EBT—(NH_4)_2SO_4体系对Cu(Ⅱ)、Co(Ⅱ)、Ni(Ⅱ)、Zn(Ⅱ)、Cd(Ⅱ)的非有机溶剂萃取行为。指出在pH7~10(NH_3H_2O~NH_3Cl)的水溶液中,有(NH_4)_2SO_4存在下,Cu(Ⅱ)、Co(Ⅱ)、Ni(Ⅱ)、Zn(Ⅱ)可被PEG相几乎完全萃取,而Cd(Ⅱ)基本上不被萃取。从而获得了(d(Ⅱ)与Cu(Ⅱ)、Co(Ⅱ)、Ni(Ⅱ)、Zn(Ⅱ)混合离子的定量分离。  相似文献   

2.
Cu(Ⅱ)、Cd(Ⅱ)、Co(Ⅱ)、Pb(Ⅱ)的薄层色谱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无机阳离子 Cu(Ⅱ)、Cd(Ⅱ)、Co(Ⅱ)、Pb(Ⅱ)的薄层色谱特性,提出了分离和测定它们的薄层分析方法。以0.2mol/L HAC—0.2mol/LNaAc 为展开剂,在硅胶 H 板上分离 Cu(Ⅱ)、Cd(Ⅱ)、Co(Ⅱ)、Pb(Ⅱ)的混合物,用双硫腙喷雾显色,它们的 R_f 值分别为0.39,0.54,0.69,0.19;检测下限可达10~(-9)g;对这四种离子的混合水溶液进行五次平行测定,其变动系数依次为2.7%、4.5%、3.8%、2.4%,回收率均在96%~104%之间。用本法对地面水及电镀废水进行了定性、定量测定,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了水扬醛肪与第一过渡系金属铁(Ⅱ)、钴(Ⅱ)、镍(Ⅱ)、铜(Ⅱ)和锌(Ⅱ)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它们的组成已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所证实.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温度25±0.1℃,离子强度μ=0.1(KNO_3)的条件下,用pH电位法测定了正辛烷基亚氨二乙酸与Mn(Ⅱ)、Fe(Ⅱ)、Co(Ⅱ)、Ni(Ⅱ)、Cu(Ⅱ)和Zn(Ⅱ)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分别为: Mn(Ⅱ) Fe(Ⅱ) Co(Ⅱ) Ni(Ⅱ) Cu(Ⅱ) Zn(Ⅱ)1gK_(ML) 5.79 7.05 8.07 8.72 10.94 7.731gK_(ML_2) 4.84 6.01 6.04 5.78 6.01 5.981gK_(MHL)~(HL) — 1.02 1.92 1.26 — 1.41 采用过量金属离子中和曲线法和过量配体中和曲线法以及它们联合求解的数据处理方法处理数据井对处理方法作了适当的改进。  相似文献   

5.
黄芩甙-铜(Ⅱ)锌(Ⅱ)铝(Ⅲ)相互作用的pH电位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pH电位法和计算机平衡模拟,对黄芩甙、黄芩甙-铜(Ⅱ)、锌(Ⅱ)、铝(Ⅲ)在0.15mmol/LNaCl介质中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各体系的平衡模型。求得了有关参数并据此讨论了有关物种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胡椒醛缩氨基硫脲(HBTS)与钴(Ⅱ)、镍(Ⅱ),铜(Ⅱ)和镉(Ⅱ)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合成了五个新配合物M(BTS)_2·nH_2O[M=Co(Ⅱ)、Ni(Ⅱ)、Cu(Ⅱ)和Cd(Ⅱ);n=0~3]和Cu(BTS)Ac·3H_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摩尔电导、磁矩、~1H核磁共振谱、x一射线粉末衍射和差热分析等表征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相似文献   

7.
用pH电位法测定了硫代脯氨酸的质子化常数和Ni(Ⅱ)、Co(Ⅱ)、Zn(Ⅱ)-硫代脯氨酸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用量热法测量了硫代脯氨酸的离解热以及它与上述金属离子络合反应的焓变,进而计算了各络合反应的吉氏自由能、熵变等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25±0.2℃、Ⅰ=0.15(NaClO_4)条件下,硫代脯氨酸金属络合物的吉氏自由能递变顺序为Ni(Ⅱ)>Co(Ⅱ)≈Zn(Ⅱ)。基本上符合Irving-Williams序列,而且络合物稳定性可能主要取决于焓变大小。这些实验数据可为深入研究硫代脯氨酸金属络合物在体液中的性质和行为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8.
邻羟基苄胺、邻羟基苄胺-N,N-二乙酸及其二价金属络合物已有研究,但邻羟基苄胺-N,N,O-三乙酸及其金属络合物的研究则未见报道.邻羟基苄胺-N,N,O-三乙酸(HBATA)为兼有氨羧酸和苯氧乙酸的新型络合剂,本文合成了HBATA并用pH滴定法测求了它在0.1M KCI水溶液中30.0℃下的三级酸离解常数及其与Mg(Ⅱ)、Ca(Ⅱ)、Sr(Ⅱ)、Ba(Ⅱ)、Ni(Ⅱ)、Co(Ⅱ)、Zn(Ⅱ)、Mn(Ⅱ)等二价金属的络合物稳定常数.  相似文献   

9.
用pH电位法测定了硫代脯氨酸的质子化常数和Ni(Ⅱ)、Co(Ⅱ)、Zn(Ⅱ)-硫代脯氨酸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用量热法测量了硫代脯氨酸的离解热以及它与上述金属离子络合反应的焓变,进而计算了各络合反应的吉氏自由能、熵变等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25±0.2℃、I=0.15(NaClO_4)条件下,硫代脯氨酸金属络合物的吉氏自由能递变顺序为Ni(Ⅱ)>Co(Ⅱ)≈Zn(Ⅱ).基本上符合Irving-Williams序列,而且络合物稳定性可能主要取决于焓变大小.这些实验数据可为深入研究硫代脯氨酸金属络合物在体液中的性质和行为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水相酸度、萃取剂浓度、温度和水相介质浓度对HEH[EHP]煤油从硫酸介质中萃取Mn(Ⅱ)、Fe(Ⅲ)、Co(Ⅱ)、Ni(Ⅱ)、Cu(Ⅱ)、Zn(Ⅱ)等元素的影响;确定了萃取反应式、萃合物组成和萃取平衡常数;计算出萃取反应的△H°、△G°及△S°;对HEH[EHP]萃取金属的顺序和Co(Ⅱ)、Ni(Ⅱ)的萃取分离中的某些问题作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钴(Ⅱ)镍(Ⅱ)在二(2—乙基已基)磷酸煤油溶液与(Na,H)Gl溶液间的分配平衡。求得钴(Ⅱ)镍(Ⅱ)萃合物的组成分别为C_0R_2·2RH和NiR_2·4RH。萃取平衡与表现萃取平衡常数表示如下: 同时还考察了温度对钴,(Ⅱ)镍(Ⅱ)萃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研究了铜(Ⅱ)、锌(Ⅱ)、铝(Ⅲ)及瑞香素二元体系.采用 SCOGS2对实验结果进行模拟,确定了各体系的化学模型,求得了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钴(Ⅱ)、镍(Ⅱ)、铜(Ⅱ)和锌(Ⅱ)与水杨醛缩异烟肼Schiff碱的固态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摩尔电导、磁矩以及差热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的组成可表示为M(HL)_2·xH_2O(M=Co(Ⅱ)、Ni(Ⅱ)、Cu(Ⅱ)和Zu(Ⅱ),x=0-2).  相似文献   

14.
该文研究了Cu(Ⅱ)、Co(Ⅱ)、Ni(Ⅱ)、Zn(Ⅱ)的乙酸盐与甘氨酸在微波辐射及室温条件下的固--固相配位化学反应,通过固相反应一步合成了Cu(Ⅱ)、Co(Ⅱ)、Ni(Ⅱ)、Zn(Ⅱ)与甘氨酸的配合物,经电导率、IR、UV及元素分析表征了产物,并用微波产物进行了植物助长试验.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以对硝基苯乙酮缩氨基硫脲 (HL)为配体的非水溶剂中 ,用Cu、Fe、Zn金属做阳极 ,首次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合成了对硝基苯乙酮缩氨基硫脲 (HL)与Cu (Ⅱ )、Fe (Ⅱ )、Zn (Ⅱ )的金属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实测淋洗曲线计算出Co(Ⅱ)、Ni(Ⅱ)的离子交换柱色层分离的理论塔板数(N)、塔板高(H)和分辨率(Rs)等参数,并由实测的洗提常数(E)计算出分离因数(α)。  相似文献   

17.
P5709萃取钴(Ⅱ)、镍(Ⅱ)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单液滴法测定了P5709-煤油萃取Co(Ⅱ)、Ni(Ⅱ)的正向反应速率,并通过改变萃取剂浓度、温度以及水相料液的金属浓度、pH值和硫酸盐浓度,考察了诸因素对P5709-煤油萃取Co(Ⅱ)、Ni(Ⅱ)速率的影响.由实验结果推断,萃取动力学过程为二步界面化学反应控制机理,利用Co(Ⅱ)、Ni(Ⅱ)萃取速率的差异有望改善二者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导出了 TiO_2吸附 Cu(Ⅱ)、Cd(Ⅱ)的等温式代入实验数据由计算机求取参数 X 和 Y。结果表明,该等温式描绘的等温线与实验点吻合很好。X、Y 反映了 PH 和吸附质性质对等温线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健康人血红细胞及细胞膜为实验材料,利用核黄素-蛋氨酸光照体系产生O_D~-,考察了瑞香素及其铜(Ⅱ)、锌(Ⅱ)配合物时O_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瑞香素及其铜(Ⅱ)、锌(Ⅱ)配合物对O_2~-都有明显清除作用,以钢(Ⅱ)配合物活性最高;O_2~-可使Hb氧化,使膜中过氧化脂质含量增加,SOD、瑞香素及其铜(Ⅱ)、锌(Ⅱ)配合物对此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SOD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采用经金属缓冲溶液核准的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强络合剂GDTC-Pb(Ⅱ)、Cd(Ⅱ)络合物稳定常数的尝试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同时还报告了GDTC-Zn(Ⅱ)络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结果,所得的值(μ=0.1,25°c)分别为:logK_(PbL)=7.60,logK_(PbL2)=15.90;logK_(CdL)=6.15,logK_(CdL2)=11.70,logK_(CdL3)=17.62;logK_(ZnL)=3.86;logK_(ZnL2)=5.75。这些数据的测定,为GDTC作为Pb(Ⅱ)、Cd(Ⅱ)等金属离子的掩蔽剂提供了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