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学术动态》2005,(2):25-27
第4届结技术国际研讨会(The 4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Junction Technology:IWJT-2004)于2004年3月15~16日在上海举行。本届会议(IWJT-2004),由中国电子学会和日本应用物理学会硅技术分会主办,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及复旦大学微电子研究院等的支持下,由复旦大学负责筹办,首次在中国上海召开。随着CMOS器件进入纳米时代,  相似文献   

2.
第4次亚洲及太平洋区域激光论坛(APLS2004,Asian-Pacific Laser Symposium2004)于2004年3月l~6日在韩国龙平举行。会议由韩国光学学会、中国光学学会及日本激光学会组织,每两年举行一次,前几次分别在韩国Cheju、中国上海及日本大阪举行。这一会议是激光领域的专题会议,目的是为从事激光科技及工程的科学家提供一个交流探讨的机会,并展望未来的发展。会议分为8个专题:①高功率激光器(气体、流体、固体),②飞秒激  相似文献   

3.
由清华大学和北京市科协主办,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协办,清华大学热能系相变与界面传递实验室承办的第6届北京国际传热会议(ISHT6)于2004年6月15-19日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本次会议是继1985年第1届、1988年第2届、1992年第3届、1996年第4届、2000年第5届之后又一次在中国召开的重要国际传热会议。  相似文献   

4.
廿一世纪复合材料市场前景广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AACM(The Asia-Australasian Association for Composite Materials,亚洲-大洋洲复合材料学会)主办的第4届亚洲一大洋洲复合材料学术会议The Fourth Asia-Australasian Conference on Composite Materials(ACCM-4))于2004年7月6~9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召开。我参加了本届会议,并在大会上宣读了题为“Fabrication and Micmstrueture of Si3N4-TiCmano Composites”(Si3N4-TiC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观结构)的论文。  相似文献   

5.
束学道 《国际学术动态》2005,(2):48-48,F003
第26届国际边界元会议(BEM26)于2004年4月19~22日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市(Bologna,Italy)Royal Hotel Carlton举行。会议由著名边界元创始人——英国Wessex Institute,Prof.C.A.Brebbia主持。  相似文献   

6.
2004年2月16-21日,陈茂科和王翌前往韩国釜山,参加了ICOIN 2004(国际信息网络会议),并宣读了论文(陈茂科:“A Mean-field Theory of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for Distributed Packet Networks”。王翌:“A Study of Internet Packet Reordering”)。  相似文献   

7.
2004年3月初,国家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在北京召开“县(市)科技工作年”座谈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关于加强全国地方基层科技工作的精神,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县(市)科技工作基本情况统计调查做出安排和部署。  相似文献   

8.
2004年IEEE机器学习和控制论国际会议(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于8月27~29日在上海召开。由IEEE System,Man and Cybernetics Society(SMC)、上海交通大学、河北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承办。IEEE机器学习和控制论国际会议是由IEEE SMC分会发起的一个系列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9.
美国国家传热会议由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的传热分会和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AIChE)和美国航空与宇航学会(AIAA)联合主办。尽管美国国家传热会议由其国内的协会主办,实际上它已成为传热学界的重要国际会议。它每4年举行3次,连续3年在美国召开,第4年则因为举行国际传热大会而停开,可见,国家传热会议大会是连续举行的。  相似文献   

10.
本刊启事     
我参加了2004年8月25~27日在加拿大REGINA召开的2004年国际环境信息科学学术会议。这次会议足由国际环境信息科学学会主持召开的,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中国(含大陆、香港、台湾)等国的环境科学工作者共8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吴贤铭基金会(美国)主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CMES)、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美国科学基金会(NSF)协办,西安交通大学承办的第6届海内外青年设计与制造科学会议暨第6届吴贤铭制造科学会议”(ICFDM’04)于2004年6月21~23日在西安召开。会议目的是推动设计与制造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加强设计制造科学领域海内外学者学术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2.
第4届中日韩国际环论会议,经过近2年的精心筹备,于2004年6月24-28日在南京东南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联合举办,得到了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大力赞助,同时得到了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的支持。东南大学顾冠群校长莅临会议开幕式并致辞,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3.
IEEE 2004年度测试技术与仪器(IMTC’2004)国际学术会议于2004.年5月17~21日在意大利科莫镇(Como)顺利召开。本次大会原本定在新加坡召开。但在2002年底及2003年初,由于该地区公共卫生疾病方面(SARS)的缘故,新加坡举办方提出暂缓举办IMTC’2004。于是IEEE测试技术及仪器协会做出了调整,并承诺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议举办地点安排在亚洲,以表示对近年来亚洲地区协会会员的快速增长的承认与表彰。  相似文献   

14.
第23届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计算机通信国际会议(IEEE INFOCOM2004)于2004年3月7~11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该会议是IEEE计算机学会和通信学会学术水平最高的联合会议,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这次会议是这个大型国际性电子通信及网络会议首次在中国举行,同时也是在亚洲地区举行的第2次。数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者及专家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董朝霞 《国际学术动态》2005,(3):48-48,F003
Design Research Soci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4,FUTUREGROUND,是国际设计研究学会一个重要的学术年会。会议于2004年11月17~22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著名学府MONASH大学举行。会议分为主会场和9个分会场。设计研究学会(Design Research Society)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国际互相学习协会,成立于1967年,在设计领域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建立了包括40个国家成员在内的国际设计研究网络,  相似文献   

16.
第9届国际等离子体表面工程会议(简称PSE2004)于2004年9月13~17日在德国慕尼黑南部约100公里处的Garmisch-Partenkirchen举行。会议由欧洲等离子体和离子表面工程联合委员会主办,会议主席为奥地利维也纳的H.Sttiri。会议的目的在于为等离子体、离子/粒子束表面改性和工程,以及等离子体和离子位子束辅助涂层和薄膜沉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的最新进展的交流提供机会。提交的论文对于澄清过程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第四届中日机械技术史及机械设计国际会议于2004年11月1日至2004年11月4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机械设计在中国、日本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历史和发展。我国各重点高校和日本相关知名大学的教授、学者以及国家有关部门的专家共63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论文集收入论文共63篇,宣读论文55篇。  相似文献   

18.
《国际学术动态》2004,(4):16-18
第4届亚太燃烧会议(ASPACC2003)于2003年11月24-26日在南京召开,此次会议由东南大学和清华大学联合主办,得到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大力资助,同时得到一些学术团体、研究机构的支持。大会主席为清华大学徐旭常院十和东南大学赵长遂教授。来自10多个国家的著名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265人出席了会议,其中境外代表97人。国际燃烧学会主席、美国普林斯顿大学Chung King Law教授临时因个人原因不能赴会,特委托国际燃烧学会现任副主席、下任主席(2004年接任)、澳大利亚悉尼大学Brian Haynes教授代表他出席会议。日本、韩国、中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现任及历任燃烧学会主席和亚太地区  相似文献   

19.
本书书名中所说的Isehia群论会议是由意大利数学界举办的学术活动,始于2004年,每2年1次,在意大利拿不勒斯的Ischia举行。本次(第3次)会议会期为2008年4月1—4日,交流了近几年意大利及欧洲数学界在群论领域的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吉林大学承办的“长春-2004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于2004年在长春召开。来自美国、日本、俄国、贝宁、马里、新加坡及国内的28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收到论文307篇,共有4场论坛讨论,会上共有51位代表进行了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