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条约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际法主体间根据国际法所缔结的,用于确定其相互间权利义务关系的书面协议。根据条约必须遵守原则,一国应真实善意地履行条约所规定的义务。然而,一项国际条约欲在缔约国内得到适用,必须得到该缔约国国内层面的"接受"。国际条约在国内法上的适用一直是国际法学界争论的焦点,也倍受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通说认为条约和惯例是国际法的渊源,对此,各国学并无不同意见,但除条约和惯例外,国际法是否还有其它渊源以及有哪些渊源?看法则不同。产生分歧的原因,一是由于对国际法认识不一;二是由于对“渊源”一词涵义的理解不同。本拟从分析“渊源”的几种不同含义入手对国际法的渊源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国际习惯主要是国际公法上的概念,是《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所称“作为通例”并“经接受为法律”的国际习惯法,它与国际条约、一般法律原则等共同构成国际法的渊源。它同国际条约一样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如有违反,国家应该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国际习惯有两个要素构成:一是各国  相似文献   

4.
一、条约与协议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条约包括所有依据国际法以书面契约形式在国家间所达成的协议。除“条约”本身外,它还可包括使用其他各种名称的契约,如宪章、公约、协定、议定书、盟约、规约、决议书、宣言、换文等等。狭义的条约专指以“条约”为名称的正式国际契约。这一含义的条约必定是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国际承诺,譬如和约、同盟条约、边界条约等等。因此,“条约这一名称只用于最正式的国际契约。条约可以国家元首的名义缔结,也可以国家或政府的名义缔结。国家元首或政府间签订的条约仍然在采用,但国家间签订的条约现在已更为  相似文献   

5.
条约的名称     
四川读者高峰问:国际上的条约有多少种?它们间有何区别?现简复如下: 条约在国际关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国际法的重要渊源。在外交中,无论是涉及双边国家关系,还是多边国家关系,都离不开条约。条约从广义上说,是国际法主体(国家或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经过谈判共同同意按照国际法规定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国际法律文件的总称。其具林名称则根据该项文件的特点和缔约各方的协议而定,国际上常见  相似文献   

6.
2004年1月1日实施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标志着中国经济法制建设在“一国两制”政治架构下开始了创新性实践。《安排》性质的界定引起了学界和实务界人士的广泛讨论。它究竟是国际条约、国内行政协议,抑或兼具了两者的性质,还是一项具有国际法上拘束力的区际协议,至今尚无定论。本文拟从《安排》签署的背景及其法律依据入手,层层剖析:《安排》不是国际条约,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内行政协议,而是符合WTO规则的特殊的区域贸易制度安排,是一项具有国际法上拘束力的区际协议。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美国以"后法优先于前法"原则解决条约与国内法冲突的起源及司法判例,认为该原则既保留了国内立法机关对条约发生内国效力的最终控制权,又未直接违反"条约信守"原则,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8.
国际强行法是二战结束后国际法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全新概念,对于国际强行法的研究与应用便逐步引起了国际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9.
崔盈 《当代地方科技》2012,(20):20-20,22
为消弭条约文本的“立法空白”,解决跨体制条约规则的冲突,增强条约用语的可适用性,WTO争端解决机构突破主流的“文本主义”法律解释方法,在晚近的争端解决中多次援引以“演化解释”为代表的习惯解释规则,形成条约解释方法灵活多样,且不拘泥于体制内规则的新趋势,使国际法规则呈现出类似国内合同法的情势变更特性。这在促进争端解决的同时,也产生了边际成本,需要在实践中对其适用条件和路径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10.
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以很高的效率、很大的力度退出了多个双边和多边军控协议,包括存续了三十余年的《中导条约》和生效将近二十年的《开放天空条约》,此后美俄之间仅剩《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New START)。该条约对美俄各自部署的战略核武器、部署和非部署的战略运载工具做出了明确限定,是奥巴马政府“重启”美俄关系的重要成果。条约有效期十年,但可以延长五年。特朗普政府试图在条约续约问题上做文章,美俄就续约问题斗智、斗勇,但最终没能达成共识,导致条约在特朗普任期末已“命悬一线”。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从美国法院的实践来看,得出特定性规则并不是国际习惯法,它只有在有条约规定的情况下,才可以适用。  相似文献   

12.
苏联在国际关系上一贯通过外交、条约的实践,对于现代国际法的发展作了不少的重要贡献。例如,关于民族自决权,关于大小国家平权原则,关于不干涉原则和关于侵略定义,苏联的实践不可否认地形成了现代国际法的重要原则。最近欧洲国家保障欧洲和平和安全的华沙会议的结果,八国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1955年5月14日),这又体现了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对于集体自卫的正确观点。华沙条约,作为一个集体自卫安排,是完全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和国际法的原则的,同时又是国际法上集体自卫原则的发展。从国际法上来论华沙条约,可以特别注意以下四点:(一)自卫权和集体自卫,(二)集体安全原则,(三)条约的非排它性,(四)条约义务的一致性。依次论列如下: (一)自卫权和集体自卫国家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是和国家主权分不开的。自卫是主权国家的  相似文献   

13.
琉球是中国明、清两代的藩属国,二战前被日本吞并,改为冲绳县。二战期间,中、美、英、苏签订《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间接地对琉球处置作出原则性规定,日本以日本《投降书》的书面形式明示接受上述两国际条约。本文考察历史史实及对上述三个条约进行国际法解读,推论出"日本不具有琉球主权"这个结论,以正视听、扶正压邪。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传统的中朝宗藩关系受到了西方国际关系体制的严重挑战。日本以国际法理念,通过一系列条约的签订,使自己在朝鲜的权利逐渐扩大和合法化。日本要实现对外扩张,必然要冲破中朝宗藩关系的束缚。与此相反,清政府无视世界发展潮流,固守旧制,处处陷入被动,给日本以可乘之机,最终丧失了在朝鲜的宗主国地位,自身的安全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15.
主权,是整个国际法体系的基石。研究主权的历史起源,具有研究国际法“基础之基础”的地位与价值。历史探源法为追溯主权历史起源提供研究方法;主权本质内容的确定给予追溯主权历史起源研究标准。追溯主权的历史起源,虽然可以沿着人类社会步入文明的足迹逐步向前推进,但由于受到文献材料的限制,只能在目前所知的古老著作、法典或条约中寻找。  相似文献   

16.
国际法上的人权根本上是一种道德权利而非法定权利,因此,国际人权条约对缔约国的国内法不产生直接的法律效力。与此同时,国际人权法条约执行体系中也显示出国内法优越于国际法的特点。然而,在具体的国际政治架构中,国际法与国内法在人权保护上有着相当复杂的关系。人权国际法与国内法的一个现实的发展趋势是:在世界政治、经济逐渐一体化的情形下,国内法的权威性与绝对性相对减弱,人权的国际干预增加,经济手段将有可能成为最主要的国际人权法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7.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21,(4):8-9
俄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延长五年2月3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说,俄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延长五年,有效期至2026年2月5日,条约内容保持不变。声明说,俄美双方当天互换外交照会,完成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有效期协议的相关内部程序,协议即日生效。声明表示,作为两个核大国,俄美承担着特殊责任,做出这一重要决定有助于在严格维持利益平衡的条件下保证军控领域必要的可预测性和透明度。  相似文献   

18.
条约在我国适用,与国内法产生冲突是经济、法律全球化深入、融合的客观结果。为冲突解决,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立法与实践经验,从冲突解决的支撑、创新方面,为条约与我国国内法适用冲突的解决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常常有两个标准,符合他们的利益和思维方式时他们就打出国际法和条约的旗号,如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和思维方式,他们就可以践踏国际法和条约。西方一些反华势力一方面和中国建立友好关系,一方面又利用各种方式支持达赖搞分裂中国的活动,他们从事这些活动时,就可以把英帝国主义在扩张过程中与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束之高阁。《中英烟台条约》(1876)、《中英会议藏印条约》(1890)、《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3)、《拉萨条约》(1904)、《中英续定藏印条约》(1906)、《修订藏印通商章程》(1908),这些不平条约即是英国侵略我国的见证,同时也反映了我国主权的神圣不可侵犯。这些条约更是批判“西藏独立”论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20.
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常常有两个标准,符合他们的利益和思维方式时他们就打出国际法和条约的旗号,如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和思维方式,他们就可以践踏国际法和条约.西方一些反华势力一方面和中国建立友好关系,一方面又利用各种方式支持达赖搞分裂中国的活动,他们从事这些活动时,就可以把英帝国主义在扩张过程中与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束之高阁.<中英烟台条约>(1876)、<中英会议藏印条约>(1890)、<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3)、<拉萨条约>(1904)、<中英续定藏印条约>(1906)、<修订藏印通商章程>(1908),这些不平条约即是英国侵略我国的见证,同时也反映了我国主权的神圣不可侵犯.这些条约更是批判"西藏独立"论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