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广义的C-D生产函数实证研究了辽宁省科技投入的经济效果,发现辽宁省科技投入积累三年才开始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而且当年的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非常弱,甚至会产生负的影响。因此,结合辽宁省科技投入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及发展模式,它是在反省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严重错误的基础上,研究和发现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理论,并且它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和内涵,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支撑及其实践过程中的有力保障。该文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重新审视分析科技创新的意义及作用,粗提出建立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模型,把经过该评价系统模型筛选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此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实现社会、经济、人及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北欧诸国在20世纪初还是一些落后的农业小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20世纪60年代已发展成为高度发达的福利国家。20世纪80年代初高福利对北欧国家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北欧国家的经济也遭到沉重的打击,其国家竞争力受到削弱。面对国际科技、经济竞争力的加剧,北欧国家争相实行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知识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农业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农业对科技的需求也空前巨大。我国要在人均零点零六七公顷的耕地上解决十三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武装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解决我国农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将农业的发展从保证食物安全的单一目标转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其效益的多重目标,在保证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同时,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都需要科学技术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2013年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即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获批,对于正处于转型升级发展阵痛期的攀枝花而言,是一个良好的机遇。攀西试验区建设的核心是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是科技攻关,但当前科技体制机制的不灵活已严重制约了攀西试验区的发展。只有不断创新科技体制机制,充分释放科技潜力,才能激发攀西试验区的科技创新活力,推动攀枝花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转变,把攀枝花构建成为国内资源富集区科学、集约开发综合利用资源的示范区。  相似文献   

6.
李岚  邹吉忠 《科技信息》2010,(32):80-80
对科技的重视,对科技发展思路的着力思考,构成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的一大特色。在他看来,落后的中国要摆脱其贫穷落后的状态,路只有一条,就是必须加快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必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为此就需要建立和创新旨在促进知识生产、分配、交换、传播、转化的一整套制度。在邓小平的头脑中,“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仅经济、政治,还包括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  相似文献   

7.
张臻 《华东科技》2014,(4):36-40
正当科技与生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造福人类,那么这两者矛与盾的关系便不存在了。1972年,《增长的极限》一书出版,主要作者德内拉·梅都斯在其著作中指出,如果资源消耗持续增长,那么地球的资源只够人类开采93年。尽管在正统经济学家看来,梅都斯的计算方法太过武断,没有根据。但是考虑到其背景——当时的西方国家正沉  相似文献   

8.
深入分析了中部地区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发展现状、突出问题与症结,探索了以科技创新驱动中部经济发展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9.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对于上海的转型发展,意义重大;“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发展”成为这一时期响亮的号召。 那么,科技创新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上海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企业发展需求和科技查新自身特点入手,阐述了科技查新与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关系,提出了利用科技查新引导企业科技创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绿色科技创新是推动北京冬奥会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方法,以分析北京冬奥会绿色科技创新为切入点,系统研究北京冬奥会生态文明遗产概念界定,对遗产的结构体系及价值做出系统阐述,最后提出传承和发展北京冬奥会生态文明遗产的思考。认为要传承与发展北京冬奥会生态文明遗产,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中国方案;要传承与发展北京冬奥会低碳场馆遗产,以绿色科技创新推动生态体育场馆建设;要传承与发展北京冬奥会环境保护遗产,以绿色科技创新推动生态体育运动发展;要传承与发展北京冬奥会生态文明遗产,以绿色生态理念提升社会大众的生态生活方式;要传承与发展北京冬奥会生态文明遗产,以绿色生态教育弘扬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思想。  相似文献   

12.
兰鹏兵 《创新科技》2017,(11):84-86
近年来,国民经济总体稳定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调整,随着国家去产能政策不断深入落实,以及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标准的实行,传统焦化企业的生产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为摆脱全行业困境,传统焦化企业必须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改革经营管理模式、降本增效、优化产品结构、整合资源、转变发展思路,走转型升级道路,从根本上提升企业核心市场竞争力,形成竞争优势,才能适应当前经济形势,走出困境,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本文简要论述了科技创新推动焦化企业升级转型的思路,并以拜城县众泰煤焦化有限公司为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要求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更有效率,科技创新资源有效配置是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体制机制演变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中国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体制的创新探索主要体现在坚持党的领导、企业主导、面向世界开放和政府支持、市场导向的科技创新资源体制;中国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的创新探索则包括6个方面,主要致力于解决有效管理和优化配置难题.按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中国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仍然存在体制机制问题.基于提高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视角,进一步从基本经济制度特性、重构市场化导向制度、配置主体协同合作、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激发人才活力和构建更有效科技计划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体制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周桂英  刘晨 《科技信息》2011,(24):48-48
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加快了科技发展观的变革,促使着绿色科技观的形成和发展。尽管在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和解决中,对科技的作用存在两面性,但毋庸置疑的是生态危机的解决和生态文明的建设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既离不开科技进步又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约束,绿色科技的建设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诸多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通过确立绿色的科技价值观、加快绿色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重建生态化科技体系、构建完备的绿色科技法律体系、加强相关知识的全民普及力度,寻求有利于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科技发展之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  相似文献   

15.
《银川科技》2006,(2):1-3
一个民族在科技方面的作为,影响着该民族的历史命运。而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是源源不断地孕育优秀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的温床。以发展创新文化助推科技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决胜创新时代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作为国内第五大经济体,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科技创新推动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基础不厚、起点不高、动力不强、活力不足、借力不够等实践特征,建议从完善创新投入体系、强化科技创新载体、优化科技创新机制、深化开放创新、完善创新生态系统等方面提升河南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新与机制创新互为动力、互为因果。尽管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了指南针的记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韩非子·有度》),虽然郑和第一次下西洋(1405年)较哥伦布首航(1492年)早  相似文献   

18.
苍南县科技局新一届领导班子自开展工作以来,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努力推动科技实践向前发展,助推企业科技创新。一、科技发展显成效(一)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推动科技服务苍南县科技局开展"创一流业绩、创一流平台,服务民生、服务企业"主题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9.
王立  韩杰 《科技潮》2005,(3):4-8
科技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科技路线和任务而制定的科技行动准则。科技政策代表了政府发展科技事业的意志,同时体现了对各种科技资源、力量和行为的引导与规范。国内外的实践表明,营造一个体系化、规范化的科技政策环境.对于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充分利用科技政策手段,鼓励和引导创新活动的开展,不断优化创新环境,整合北京地区的科技资源,促进了北京的科技进步。推动了首都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与后疫情时代复工复产的新形势下,2020年开始推行的“科技专员”新政策旨在将“传统的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上升为符合新形势的“科技专员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机制”。通过分析近三年来(2020-2022年底)广东、内蒙古、贵州、四川、湖南等全国不同区域各省市科技专员发展实际情况,总结得到当前科技专员在一线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基本模式与成功经验,同时也发现在生产技术对接、科技专员遴选、企业积极性激发、政府引导方式上仍有待完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以科技专员为主体,能够激发市场活力,由政府部门、地方企业、科技专员、高校院所组成的“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共同体”,最终形成科技专员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协同机制。研究结果对于“科技人员”升级为“科技专员”“服务地方企业”升级为“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最终实现以区域科技创新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