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牛翔 《广东科技》2007,(8):164-165
随着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里程迅速增长,不停车收费系统将取代现在的收费系统.本文是作者简要的阐述了自动化收费系统在高速公路收费工作中的应用,介绍了收费系统的硬件设备及软件构成、管理模式、工作流程和系统的运行维护,并提出了自动化收费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张溪竹 《科技信息》2009,(32):I0224-I0224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网,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收费站作为一个作业分散,远程岗位众多的行业,具有作业点数量众多、地点分散,现场环境复杂等问题,这已成为日常维护工作的主要障碍。随着现代化高速公路的建设,新一代无线网络监控系统,已日益成为高速公路监控管理的主要手段。因而在远程无人职守作业点和传输监控点内部推行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根据高速公路的特点,提出基于无线网络远程视频监控方案,以增强高速公路监管力度,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里程逐渐增长.国家发展改革委2016年初公布数据,截止到2015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2.3万km,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研究得知,在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竣工资料是整个工程的历史纪录,具有重要的研究和使用价值.因此,有必要做好资料整理和工程建设同步实施,确保归档资料完整、准确,对日后高速公路竣工资料及归档管理研究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本论述对现今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的竣工资料及归档工作进行研究,试图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高速公路监控系统不断完善,在高速公路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新时期,高速公路监控系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该系统对于提高高速公路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高速公路监控,有利于确保道路行车的安全性以及通畅性,此外还有利于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水平的提高。鉴于此,该文先通过对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原理及功能的分析,然后进一步探讨了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构成及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发达的高速公路交通网 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了23万km。德国高速公路的总里程在世界上排名第四,拥有1.1万多km。  相似文献   

6.
根据交通部“十五”规划,到2005年,中国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60万km,其中高速公路超过2.5万km,二级公路总里程达到28万km,全面建成“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国道主干线,“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建成2.6万km,力争到2010年比原计划提前10年建成国道干线系统。加快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是今后交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今后10年内,西部地区将建成35万km公路,建成1.26万km国道主干线和1.5万km西部省际通道。逐步实现乡乡村村通公路。到2000年,中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超过140万km,5年新增24万km。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5年新增1.3万km,通车总里程已达1.6万km。“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已建成1.8万km,占规划总里程的一半以上。5年中有500多个乡镇、5 000多个行政村通了公路,全国公路密度由12.1 km/100 km2提高到14.6 km/100 km2。  相似文献   

7.
汪慧颖  洪军 《科技资讯》2012,(16):39-39
辽阳灌区经多年运行,渠道淤积,过流量减小,致使灌溉历时加长,渗流量增加,灌溉效率低下。为了对濒危亟待改造的工程进行了维修,辽阳灌区在渠首进水闸、总干三面闸和两面闸处实施自动化控制。整个综合自动化系统包括对所有启闭机进行现地和远方启闭控制、视频监控系统,监视各闸门的工作状态及周边的状况。视频监控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提高辽阳灌区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增加工程的抗旱防洪能力,确保工程的科学安全运行。本文着重阐述了视频监控系统在节水改造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电力自动化系统在电力安全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电网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电力自动化设备监控系统的硬件以和软件设计,并分析其功能,同时总结通过对铜陵供电公司自动化综合监控系统的剖析,从技术的角度上提出了自动化综合监控的建设要求,强调了系统的综合集成,通过监控系统对主站的设备和环境进行监控,提高了电网自动化运维的安全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公路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十分迅速,截止2003年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到2.97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跃居世界第2位。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大量修建,半刚性类材料以其优良的工程性能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  相似文献   

10.
赵雄杰 《科技资讯》2011,(36):97-97
本文以某高速公路的隧道供电系统的监控系统构建为例,说明了电力监控技术的主要技术形式和系统构成,说明其在高速公路的配电控制中可以获得较好的智能化效果,进而提高其自动化程度和控制效率。  相似文献   

11.
在海内外各种媒体上,人们部能看到:中国高速公路的修建速度和总里程已位居世界前列。然而,人们却不知晓,在中国主持并从事这项“国路”工程的是谁?许多人根本想不到,在北京繁华的街市上,他是一个拎着人造革黑色小包的“小老头”:在极为简朴的二居室住宅里,他是个貌不出众的“老伴儿”。只有在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里,大家都认识这位已有40多年资历的、我国惟一研究公路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沙庆林。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地处空旷的郊区,极易受到雷电的威胁,是防雷工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场所之一。在高速公路雷电防护设计中,主要以收费站为考虑对象,每一站都有进车道和出车道,每一车道都有与之相应的配套系统。该文主要论述高速公路收费站配套系统防闪电电涌侵入的防护,详细分析了信号控制、视频监控和非接触式IC卡等系统采取的雷电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里程的快速增加,作为高速公路设施组成部分的高速公路绿化工程,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就贵州扎作至南白改扩建工程的绿化建设的情况做一下概括。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猛,高速公路网络已初具规模。伴随着通车里程逐年较大幅度增长,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也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更是首当其冲地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回顾我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状况,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重视到逐步重视的曲折过程。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交通建设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的改革与创新。高速公路自动化收费系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代替传统的收费系统,成为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的重要形式。新形势下,运用高速公路自动化收费系统能够降低运营维护成本,提高高速公路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探索高速公路自动化收费系统的原理和维护,是其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罗占营  刘永军 《科技信息》2010,(33):338-338
近年来高速公路里程突飞猛进,隧道是影响工程进度的瓶颈,但大多数施工单位对隧道的监控量测放在文件和口头上,实际进行操作的不多,隧道的监控量测能及时改变支护类型及时间.对工程的质量、工程的进度、工程的成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篇就监控量测的几项主要工作及应用进行了介绍,其重要性是不可言喻的.希望对隧道施工的同仁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姚刚 《遵义科技》2010,38(4):14-18
针对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新建及常规变电站改造工程,本文介绍、分析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三种基本模式,并提出了一种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首先从模式上进行总体选择,然后分别从数据通信子系统、监控子系统、保护子系统进行设计,并针对目前变电站综自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广东科技》2013,(23):64-64
"城市大型引水工程综合自动化集成系统"由广东省科学院自动化工程研制中心、广州市自来水公司联合完成。该集成系统建立了集自动化监控、视频监视、水质在线自动监测、安全预警与报警、信息管理为一体的自动化系统;与普通自来水厂自动化监控系统相比,该工程率先实现了多类别安全预警以及综合报警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广播发射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且智能化控制也得到长足发展。广播发射台自动化监控系统的使用,实现了无人管理发射机即可正常运行,改变了我国传统的对值班人员过分依赖的局面,主要是依赖计算机进行自动监控,实现了广播发射台的智能化管理。笔者结合该台广播发射台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应用与维护经验进行阐述,以为我国广播发射台自动化监控系统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20.
李启游 《科技咨询导报》2007,(16):136-136,138
公路建设的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腾飞物质准备过程中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路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按照国家公路发展总体目标,到2015年公路通车总里程可达16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8万公里。涵洞是公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据有关资料介绍,无论是在工程数量上还是工程造价上,在公路工程中都占有相当的比重。本文通过对涵洞病害类型的分析,涵洞病害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目前涵洞病害处治的三种技术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