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以国产NXQ系列皮囊式蓄能器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吸收流量脉动、压力脉动的动态特性和它们的适宜工作范围,分析了根据脉动频率和工作压力选择蓄能器容积及确定连接管路尺寸的方法。为吸收泵出口的高频脉动,建议蓄能器采用扁平型结构,以提高固有频率。  相似文献   

2.
蓄能器吸收泵压力脉动效果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探讨了皮囊式蓄能器吸收压力脉动的效果,提出了提高蓄能器吸收脉动效果的措施。并推荐一种专门用来消除压力脉动的盒式蓄能器及其容积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平直通道中层流脉动流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不可压缩脉动流动的流动和换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当脉动频率较低时,充分发展的振荡速度分布类似于稳态的抛物形分布,而频率很高时,脉动的影响显现出来并且体现在靠近壁面的狭窄区域内.在脉动流动下,入口段的长度值发生类似正弦方式的波动,其相位和振幅受脉动频率的影响,壁面摩擦系数也发生正弦规律的变化,其相位和振幅也与脉动频率有关.另外,脉动对于壁面的换热也有一定影响,随着频率的增大,流体的脉动对于换热的影响逐渐被局限在加热段上游.研究结果表明,脉动流动的摩擦损失和换热特性与稳态流动的截然不同,对于处在非定常流动工况(如振荡流动)下的热系统部件的优化设计,需加以认真考虑.  相似文献   

4.
应用CFD消除气流脉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研究气流脉动,对新气流脉动消减装置内气流流场进行分析,得到了压力的分布规律、切向速度的减小趋势以及气流脉动曲线,并对新的消减脉动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模拟计算结果揭示了装置内部气流流动的基本特征和变化的基本规律,阐明了该装置消除气流脉动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5.
为了发展脉动高梯度磁选技术,已制造一种实验室型脉动高梯度磁选机(PHGMS)。对其分选性能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脉动高梯度磁选能显著提高磁性产品品位和避免介质堵塞。本研究测定了脉动高梯度磁选中的脉动流体特性曲线,建立了估算脉动高梯度磁选磁性产品品位的公式。  相似文献   

6.
凹槽通道中脉动流动强化传质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脉动流动强化凹槽通道中的传质进行了数值研究,探讨了雷诺数Re、斯德鲁哈尔数St、脉动振幅A以及凹槽的几何结构等参数对通道中流动和传质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受流体速度脉动的影响,凹槽中的漩涡发生周期性的形成和脱落,从而增强了流体间的相互掺混,这是强化传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脉动流动下,通道内的传质能力得到很好地强化,尤其是凹槽内部的局部传质性能更佳.传质的强化效果随着Re和A的增大而增强,而且对于该模型存在最佳的St,它与凹槽的几何结构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7.
脉动流对转子密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该文从脉动流诱发振动的角度,研究了转子密封系统的动态特性。首先分别建立了零平均脉动流和非零平均脉动流流体诱发振动的转子密封系统的振动模型;然后,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建立的模型进行定量仿真分析;再次,讨论了系统参数对流体激振的影响;最后讨论了模型稳定性问题。研究表明:流速频率接近系统固有频率时,发生流体激振;流体激振幅值与系统阻尼比成反比关系,与流体密度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了采用蓄能器组来有效抑制工程车辆液压驱动系统压力冲击的方法,建立了工程机械液压驱动系统加入蓄能器组后的仿真模型,为工程机械液压驱动系统中蓄能器的选择和匹配以及深入研究泵控马达系统调速特性和动态特性在有、无蓄能器情况下的不同提供了参考;利用AMESim仿真软件与工程车辆多功能试验台进行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工作在剧烈波动载荷下的工程车辆液压系统,应根据系统的压力变化幅度配置不同固有频率的蓄能器组,并分段配置各蓄能器的参数来加宽吸收压力波动的频率宽度和压力冲击范围。  相似文献   

9.
抽油机电液伺服模拟系统伺服阀前压力脉动的主要原因是油泵输出压力的脉动和伺服阀输出流量的变化.伺服阀前压力脉动和伺服阀输出流量的变化.伺服阀前压力脉动会影响抽油机悬点运动规律的模拟精度且冲次愈高影响愈严重.抑制和减弱伺服阀前压力脉动的途径是合理选用液压滤波器件,对有蓄能器滤波和无蓄能器滤波两种工作过程中的伺服阀前村力脉动进行了数字仿真,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心型低脉动度脉动式无级变速器的研究成果,提出一种用于此脉动式无级变速器的采用槽型凸轮连杆组合的脉动发生机构,详细阐述了其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了该变速器的性能特征.系统研究了脉动发生机构的目标函数、设计变量和约束条件,建立其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利用Matlab的优化工具箱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了更加紧凑的参数设计,达到了优化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电控柴油喷射用电磁控制旁通阀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磁控制旁通阀是时间控制式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重要组件,它的实用性开发是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实用化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该文在系统地研究电磁控制旁通阀工作特性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一种高低压平衡式旁通阀。该阀与高速强力电磁铁及其驱动电路相配合,解决了电磁控制阀的动态响应特性、工作稳定性、动态密封及快速泄流等方面的问题,其工作性能能满足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喷射控制的要求。采用该电磁控制阀的YC6108电控柴油机样机实现了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2.
以液压阀用电磁铁试验台计算机辅助测试(CAT)系统的开发实践为基础,着重分析了测试软件在实现数据采集与处理、曲线输出功能等方面的程序设计方法和思路,在分析CAT软件设计共性(数据采集卡编程与数据预处理等等)的同时,阐述了针对电磁铁这一特定CAT对象所采取的测试方法。CAT技术的引入与传统的“试验台 函数记录仪”测试模式相比较,在便捷性及提高测试精度方面均具有突出的优点,从而可以高效精确地反映电磁铁的静特性。  相似文献   

13.
高速电磁开关阀存在大流量与高速响应之间的矛盾。通过对锥阀特性的分析,设计了一种阀芯、阀套同时运动的芯套双动高速开关阀,该阀增大了高速开关阀的开口度,提高了响应速度和流量。同时对阀进行了液动力分析,得出在给定压差的条件下液动力与阀的位移基本呈线性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气压式电子驻车制动系统中的电磁阀匹配问题,对改进设计的直动式两位两通电磁阀,以及常见的微型电磁阀、分步直动式电磁阀进行研究。首先对气压式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展开了研究,然后依据系统方案设计搭建气压式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阀类试验台,对三种电磁阀进行静、动态特性试验研究;并对不同控制频率和占空比下的系统压力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证明改进设计后的直动式两位两通电磁阀对于气压式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具有优于其余两种阀的匹配性。最后,对该直动式两位两通阀开关动作下系统的压力滞后特性进行研究,得到电磁阀的通电时间至少应大于开启滞后时间20ms,电磁阀的断电时间至少要大于关闭滞后时间24 ms。  相似文献   

15.
705试验台是检测列车分配阀性能的重要实验设备,为了提高其测量精度和实现测量过程的自动化,分析了试验台存在的主要问题,将试验台进行智能化改造,通过把原有试验台手工操作回转阀和风门改为电磁阀、气动截止阀、电空阀替代,采用工业计算机、工控板卡(PLC)、外围控制及采集电路、压力传感器、数显锁定仪等,使试验台达到智能化要求,具有自动和手动两套独立操作系统,实现对分配阀的快速精确检测,操作简便,较原有705试验台性能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电磁阀测试系统综合控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电磁阀测试系统中压力、流量等流体被控参数存在复杂、非线性、时变不确定性及一定程度的纯滞后等特点,提出了系统综合控制方案.以油介质电磁阀实验回路为原型,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采用了智能控制综合算法来实现被控参数的精确控制.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了电液联合控制仿真,将仿真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将控制算法引用到电磁阀测试实验中,通过实验结果对比分析,最终确定了适合本系统的最优综合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柴油机高速电磁阀设计参数及提高其工作效率,建立高速电磁阀静态吸附特性和动态响应特性模型;采用Visual Basic 7.0和MATLAB相结合的方法研发柴油机高速电磁阀特性仿真系统,并对设计参数优化与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自适应变尺度混沌优化算法可实现柴油机高速电磁阀设计参数优化和工作效率提高;当工作电流为10 A时,所产生的最大电磁吸附力能够确保柴油机高速电磁阀正常开启稳定;当工作气隙宽度为50 μm时,能够有效缩短柴油机高速电磁阀的静态响应时间;当弹簧预紧力为80 N左右时,可确保其工作开启和关闭的响应时间满足实际要求,而衔铁质量对柴油机高速电磁阀动态响应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电磁阀驱动电流对喷油特性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控单体泵实验台上进行了不同电磁阀驱动电流对喷油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讨论了单体泵燃油系统控制信号、驱动电流、油管压力、喷油速率和针阀升程各参数之间的延迟关系,探讨了不同的保持和开启电流时喷油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的开启和保持电流对燃油系统喷油持续期长度等喷油特性影响很大,驱动电流与燃油系统的喷油速率、喷油压力、针阀升程和喷油量存在着规律性的变动.因此,不同电磁阀均需确定最优的开启和保持电流,降低驱动电流对燃油系统喷射特性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针对车辆坡道起步问题,提出了基于Bang-Bang控制的气压式EPB控制策略.分析了坡道起步过程中的受力变化以及气压式EPB工作原理,研究了电磁阀的工作特性,提出了EPB电磁阀的脉宽调制(PWM)和脉频调制(PFM)的结合控制方式.研究了坡道起步过程中驱动力矩与制动力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了坡道起步需求气压理想控制目标,采用Bang-Bang控制算法作为系统控制策略核心算法控制EPB电磁阀.在试验车上进行了坡道起步试验,起步平稳无溜车,控制效果良好,证明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高速开关电磁阀开启时出现的二次动作。基于一种高速开关电磁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直流开断电磁阀的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TDS3000数字示波器测出高速开关电磁阀在直流励磁阶段的波形。通过对波形的分析,找出高速开关电磁阀开启时二次动作原因,提出避免电磁阀开启时二次动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