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乐为中西文化架桥铺路--何丙郁院士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何先生,您是我们早已久仰的前辈,您为中国科技史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今年3月,我有幸去台湾新竹清华大学访问,在访问人文社会学院时,我提出要采访科技史界的一些著名专家,并跟黄一农教授说,我打算采访他,他连忙说:"你应该先采访我的先生何丙郁教授."  相似文献   

2.
在清华大学采访时,我曾不止一次地听一些老师和同学提起化工系博士生余龙文。 "他是清华大学首届‘12·9’奖学金获得者。" "他的论文在《化工高等教育》举办的全国科技论文征文中获一等奖和北京科学节‘大学生优秀科学成果奖’。" "他是1989年北京高校中唯一获‘五四奖章’的学生和全国大学生首届课外科技成果展览中一等奖获得者。" "他的一项获国家专利的‘竹草木漂白系列新工艺’在全国70多个工厂应用后,年增产值2400多万元,新增利税500万元,创汇122万美元。" "他是我们的辅导员和团支书。" "他是我们年级的党支部书记。" "在我校的一次文艺汇演中,他组织、排演的小品引得举座皆惊,没想到他还有这么一手。"  相似文献   

3.
费孝通师驾鹤西去了,费师卧病以来我心头牵挂的不祥预感不幸成了事实,一位蜚声国内外的中国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界巨匠离我们而去了。我感到很悲痛,仓猝中记下一些片断的回忆,以表达我深切怀念费师之情。在我的心中,费师不仅曾是一位国家领导人、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更是一位才智过人的学者、诲人不倦的老师。1952年夏季之前,费先生在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任教,我在燕京大学读书,当时没有机会听他的课。当年中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燕京、辅仁、中山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考古所等教学和学术机构的社会学民族学部分人员集中到中央民族学院研究…  相似文献   

4.
世界驰名的清华大学的教授已足够让人们景仰了,那么,这样一所庄严的科学殿堂的校长教学顾问又该是怎样一个沉重的头衔呢? 他是一位学贯中西的老学者?或者,他是德高望重的老师长? 不,他是我的一位老同学,20年前的兵团战士。他今年刚满  相似文献   

5.
清晨,清华园里一如往常一般宁静、祥和。大一学生杨阳(化名),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看书,而是走进了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心理咨询师的辅导。其实杨阳只是大学校园里众多有障碍心理的学生中的一例。据有关部门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大学生中有25%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我们得了什么病?王龙是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也是杨阳的心理辅导老师。他为我们讲述并分析了包括杨阳在内的几个比较典型的案例。“老师,我想退学,这个学校我一天也不想呆下去了。”这是杨阳走进心理咨询室说的第一句话。王老师回忆道:“他说他刚来学校  相似文献   

6.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由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带领的由清华大学、中科院物理所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单位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的。我们拜访了薛其坤院士,请他来讲讲什么是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以及他们是如何发现这个现象的。  相似文献   

7.
万:何先生。您是我们早已久仰的前辈。您为中国科技史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今年3月。我有幸去台湾新竹清华大学访问。在访问人文社会学院时。我提出要采访科技史界的一些著名专家。并跟黄一农教授说。我打算采访他。他连忙说:“你应该先采访我的先生何丙郁教授.”我说:“好的。但何先生在澳大利亚。怎么和他联系呢?”黄一农教授当即拨通了您的电话。于是我和您有了第一次而且是越洋通话。您欣然同意我们在参加北京国际科学史大会时访谈.这个愿望今天实现了。我感到非常高兴.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终于在北京召开了。作为中国科技史研究事业的倡导者和支持者。您几十年来为之付出了很多心血。请您谈谈国际科学史会议首次在中国举办的感想.  相似文献   

8.
梅贻琦是我国现代著名的高等教育家,在他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以通识教育思想为指导,对清华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使清华大学由一所留美预备学堂一跃成为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创造了清华的“黄金时代”。他的通识教育思想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很高兴和大家在一起交流。我今天要讲的主旨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创中国风景园林传统之新。人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并要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度过一生并世代持续发展。"林泉奥梦"与"石壁流淙"2008北京奥运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大家都知道也很关心北京建了个奥运公园。这个奥运公园的方案中标的是美国的佐佐木(SWA)和我们清华大学的联合体。由于他  相似文献   

10.
教师节的时候,我收到了两封学生写给我的信(本文所涉及学生信件有关内容的发表已征得其本人许可)。打开一看,我不禁震惊:老师的一句话原来会有这么重要!第一封信是现在就读于清华大学的于新辰写来的,他在信中说:“第一次上您的课就有点怕,我不太喜欢语文,语文成绩也一直不好。一次考试前。我从我爸口中得知您做的梦,我不禁开始感激您了。我竭尽全力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1.
正我常问自己缺什么?思来想去,我明白,自己缺少的是归属感、认同感,是对自己求学时期信念的坚持,是缺少那种直接参与国家建设的成就感!——施一公2010年9月3日美国《科学》期刊上发表的一篇讨论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的社论引发了国内科技界一场不小的震动,至今"余震不断"。有评论认为,这一社论"具有里程碑意义"。而这篇社论的撰写人之一,就是被誉为当今结构生物学领军人物的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在美国生活了18年的施一公,2008年初全职回到清华大学工作。他的归来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  相似文献   

12.
方晨 《科学世界》2013,(12):8-11
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有一位与众不同的教授,在专业研究之余还经常出现在电视台的科普节目中,带着同学们做出很多新奇有趣的东西。他还参与了神十航天员太空授课实验的设计。现在,他又将计算机辅助制造的概念引入课堂。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热心于创造性教育的科学家——高云峰。  相似文献   

13.
<正>弃文从理1931年9月,清华大学招入了一批新学生。其中有一位瘦瘦的戴眼镜的无锡人。这位新生参加中文和历史这两门学科考试都拿了满分,考理科却一塌糊涂,物理只得了5分,数学、化学共得了20分。他就是钱伟长。当时,清华大学的招生作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我写了一篇四百五十字的赋。"钱伟长回忆,"出题目的老师想改改不了。后来他给了一百分。"历史考题很奇怪:二十四史都有哪些?作者是谁?各有多少卷?注  相似文献   

14.
该文是《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11期发表的《钱学森与清华大学之情缘》的续篇,补充说明了钱学森被清华大学选派赴美国留学的历史背景和清华大学特别安排4位导师对他培养的鲜为人知的史实;并补充他1947年回母校讲学,为什么拒绝当时国民政府委任他担任交大校长的历史材料;介绍了他1955年10月初回到祖国怀抱的曲折过程和到北京后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科技短讯     
80多岁的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表示,他这一生最后一项事业,就是回到清华园,帮助清华大学做点事。他计划尽早回到清华园定居。杨振宁坦言,他希望回到中国并在清华园定居,主要是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能帮助清华大学做点事;二是他太太身体欠佳,相信回到中国后的医疗条件总体上要比美国好。  相似文献   

16.
孔寒冰 《世界知识》2011,(19):60-61
在中国,提到拉穆鲁斯·布杜拉,知道的人可能很少,但说起罗明这个中文名字,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杰出校友,罗马尼亚驻华大使,著名的汉学家。近两年来,我三次访问罗马尼亚,都与罗明有关。第一次承蒙他的女婿(2008年~2010年为驻华大使)的关照,我顺利取得了罗马尼亚的签证。第二次在罗明一家宴请北京大学代表团时,我提出要做中罗关系的口述史,他欣然同意。于是,就有了第三次,我专门到布加勒斯特听他讲那过去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学会珍重     
郭力 《世界博览》2008,(14):6-6
高朋忽然出现在办公室,让我眼前一亮:"哪阵风把你给刮来了?""东北风吧!"想他是脱口而出,没动什么脑子,可却说出了他在国内家乡大致的方向。"是这么回事,这两天我们收拾房间,猜我找出了什么?"见我一脸茫然,他从布袋子里掏出一个纸盒子——一盒拔火罐。我们都笑了,这是我大约两年前借给他的,那时听他爱人说,他常腰痛。咳,我都忘了,我说。我也忘了,收拾房子才又看到的。他带来的惊喜让我美好了整整一  相似文献   

18.
郭剑峰 《科技潮》2007,(8):38-38
“我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我从小就一直是年级第一名,所以养成了争强好胜的性格。”在这种性格的影响下,张俊英的成长可谓一帆风顺。然而高考时,填报志愿的失误让张俊英遗憾不已。虽然超过清华大学的分数线20余分,但是因为考前信心不足,没有填报清华大学,这让张俊英在与心仪已久的清华大学失之交臂的同时,也明白了“不轻言放弃”的道理:  相似文献   

19.
正不是我一个人的厄运不过,我高兴得太早了。不久以后,光头又请我上他的节目。这回他不让我上台,而是为我在化妆室里架了一台摄像机。他则站在前面的舞台上,通过麦克风来采访我。采访时,我还没说两句话,他就结束了我们的对话。当天晚上,我的一位荷兰朋友来电说,光头在我回答他问题时,在电视屏幕上播放了一段视频:一架飞机从穷国飞到富国。我恍然大悟。原来光头是反攻倒算来了。他知道当面对峙很难收拾  相似文献   

20.
人鸡大战     
“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鸡,飞呀飞呀,飞得绊一跤”。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小黄,也不知道是谁给我取的,真难听,但是伙伴们都叫我飞彪黄,因为我啄东西那是一啄一个准啊!前不久,在我们满地鸡和满天鸡社区,举行了一场斗鸡比赛,他们满天鸡凭着鸡高马大,一直看不起我们,今天我要为我们满地鸡社区报仇。比赛开始了,我的对手是一只黑公鸡,他踱着方步,鄙视地看了我一眼,头又抬得高高的了,我大声一叫,向他冲了过去,朝他的脖子狠狠的啄了一下,他被我激怒了,拍着翅膀向我扑过来,可是我凭着小巧灵便,轻松地跳到他背后,对着他的背部又是一啄。对手连连挫败,我一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