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包括电能表的本身误差、互感器的合成误差及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压降误差,三者的代数和统称为综合误差,只有根据综合误差才能全面地反映出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程度.为此,本文首先讨论了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分析,接着分析了降低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措施,最后做了总结.因此本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关口电能计量装置造成的误差通常会给电网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提高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采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算法进行误差预测,筛选出最适合关口电能计量数据的优化模型,并且校正计量异常值,从而减小电能计量装置产生的误差,提高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实验表明,误差预测及校正模型能准确预测关口电能计量装置误差,修正异常值.  相似文献   

3.
影响电能计量综合误差的因素及减小综合误差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董洁  叶凯 《中州大学学报》2007,24(3):127-128
主要分析了电能计量装置中电能表的误差、互感器的合成误差,以及互感器二次负荷和二次回路压降对电能计量综合误差的影响,并提出了减小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超  吕伟 《工程与建设》2022,(2):547-549
针对当前电力计量误差大,无法实现高精度计量问题,开展对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与改进措施的探讨研究.在明确计量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针对误差产生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造成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计量装置连线错误、二次压降等.针对存在的两项具体原因,从选择合适精度计量装置和减少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两方面,提...  相似文献   

5.
刘少彬 《广东科技》2009,(18):209-210
电能计量装置的正确使用是电力企业全过程的最终技术环节.对电能计量装置的最基本要求是准确.是否准确是用综合误差来评价的.设法减小电能计量装胃的综合误差,不仅可以提高电能计量的准确度,还可大大降低计量设备的投资.电能计量装置作为考核主网线损的重要依据,是电力系统走向市场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认真做好电能计量工作,提高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真正做到电能计量公平合理,为发供用电各方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电能计量装置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不规范的计量方式,从而产生了各种类型的计量误差。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电能计量装置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减小或避免误差的措施,最后介绍了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校验的方法和要求。  相似文献   

7.
电能计量装置作为记载供用电双方交易信息的主要依据,在供电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电能的计量具有公正性、科学性,以便于更好的为电力用户提供优质、快速的服务.为了实现供电企业的电能精确化计量,就必须利用一切科学合理的手段来减少电能计量过程中的误差,降低计量设备以及供电设备的电能损耗.针对电能计量装置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减少误差的措施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电能计量装置在线监测技术,提出了电能计量装置在线监测整体监测技术方案,并详细阐述了电能表误差、电流互感器误差、二次负荷及二次导纳、电压互感器误差、二次压降及二次负荷在线监测的原理和方法,介绍了计量装置综合误差在线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9.
互感器由于长期运行在现场,因其二次回路电阻、二次负载、功率因数以及电压和频率的变化等多项因素的影响,每年使企业电费损失高达数亿元。因此,采用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措施,使电能计量装置进一步趋于准确、合理,乃是企业的愿望。建议采取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1.电能计量装置误差的测定 电能计量装置误差主要是:电源互感器误差、电压互感器误差、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引起的误差。全面测定电网计量回路误差,掌握回路中各元件引起误差的基本数据,是防止计量装置误差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电解铝企业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分析及降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政 《科技资讯》2009,(23):47-47
作为电解铝企业应该最大限度的降低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因此,本文对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提出了降低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稠油油田蒸汽吞吐井生产后期,在泵下掺稀油能延长生产周期,增加周期产量。经室内测试及回归分析得出稠油掺稀油后的粘温关系式,提出了确定掺油时机的技术界定参数,确定了合理的稠油与稀油的掺合比例,分析了掺稀油参数对生产工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磨煤机用冷油器的传热及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测量和研究,利用拟合曲线分离法给出了油、水侧放热系数的计算公式,同时给出了传热系数和阻力的计算式.文中指出了影响传热性能的主要因素及解决方法,可用以进一步改进冷油器的传热性能.  相似文献   

13.
在实验室模拟装置上对吸入式气浮净化机的脱油浮选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转子转速、气量、油滴粒径等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吸入式气浮净化机的脱油浮选动力学可用动力学方程式描述,浮选速率常数随油滴粒径、气量的增加而增大,极限油浓度与油水的性质、油滴粒径、转子转速、气量、温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用富含沥青质的单家寺原油制备了天然油湿岩心,与通常用硅油处理的岩心相比较,该岩心的油湿特性更接近油藏岩石.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获得的油湿程度较高,油湿持久性好,处理后的岩心渗透率基本不受影响.评价了各种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其中老化温度的影响较为明显,随温度升高,岩样的油湿性增强.  相似文献   

15.
应用石油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理论,综合分析了枣园油田地层、构造、沉积、储层、流体性质及油藏特征,指出孔一段油藏以次生油藏为主,进一步阐明了油气的形成条件。对于预测有利含油气地区、寻找富集区块、开拓黄骅坳陷南区及类同地区找油领域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按水力外压考虑的石油套管抗挤能力计算方法,不符合实际情况,实际上套管承受着复杂载荷。本文对套管受非均匀载荷的变形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水泥约束套管抗挤能力的计算方法,给出了计算套管变形的力学模型。实例计算表明。这种计算方法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7.
利用采收率增值等值图研究黑液体系驱油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液是碱法造纸产生的废液。可将黑液,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组成黑液体系用于驱油。若用准三组分相图确定黑液体系配方点,然后驱油试验测定各配方点的采收率增值,则可绘出采收率增值等值图,该图可以提供优化配方点和优化配方区等,结合其他等值图(润湿指数等值图、界面张力等值图、乳化不稳定系数等值图等)还可研究黑液体系的驱油机理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一个适用于高凝油注(热)水开发过程的三维三相数学模型及易于求解的拟三相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维拟三相高隐式数值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地层中的析蜡过程和原油凝固及由此导致的地层堵塞。以大民屯油田静安堡砂岩油藏为例,应用编制的模拟件对高凝油藏的注(热)水开发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探讨了采用热电联供系统进行能量综合利用以降低生产成本的可行性,提出了高凝油的合理开采方式。  相似文献   

19.
梓油的组成     
本文就1919年以来,世界各国关于梓油性能和组成的研究报道进行了综述,并用气相色谱法对湖北省大悟县产的梓油进行多次取样,并测定其脂肪酸的百分含量,以利于开展对梓油新的用途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三种不同类型的氧化剂对黄县油页岩进行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H_2O_2 TFA(三氟醋酸)作氧化剂时,黄县油页岩中干酪根的芳构部分优先被氧化;用 KMnO_4 作氧化剂时,黄县油页岩中干酪根的脂族结构部分优先被氧化;当用空气作氧化剂时,黄县油页岩中干酪根的芳构部分和脂族结构部分同时被氧化。在碱性介质下,常压空气可以直接氧化黄县油页岩,无明显的氧化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