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立中 《科技信息》2012,(4):421-421
中缅边境的僾尼人在长期的迁徒和演进过程中,在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住屋文化和建房礼仪。调查研究中缅边境具有民族特色的僾尼建筑及其礼仪,对建立历史文化保护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野猪塘自然村,是一个依靠科技走向富裕文明的苗族村寨。它是历史上著名的苗族抗法英雄项崇周的故乡。从一个村寨的角度对其人文资源、经济现状、文化观念转变的构成因素,文化传承作了较为客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仡佬族曾是西南地区一个显赫的大族,在历经数千年的漫长岁月之后,已非常衰弱,其古老文化已大部分褪色。明末清初迁移到文山州的仡佬族,由于居住在交通不发达的山区,仍保留着若干仡佬族传统文化特征。作者深入文山州仡佬族所居住的各村寨,走访调查了青仡佬、红仡佬、白仡佬、花仡佬四个支系的仡佬族人,在此基础上,对文山州仡佬族文化在语言、住宅、服饰、婚姻、丧葬五个方面作了初步展现。  相似文献   

4.
通过追溯云南一个彝族村寨近三十年来民族传统文化变迁的历程,总结出彝族村寨民族传统文化复甦的原因及动力,得出民族传统文化可以通过文化调适后达到适应状态,并获得"再生"。  相似文献   

5.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云南省马关县仁和镇阿峨新寨的农民创作版画1200余幅,以一定的风格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版画艺术在一个偏僻的边疆壮族村寨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这与地域民族文化有何联系?笔者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探寻了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歌言是畲族文化发展的基石和灵魂。随着村寨空心化的加剧,畲族歌言文化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已被不断地消解或异化,文化生态链的良性运作机制断裂,村寨社会价值取向和村落治理失去了一个最重要的功能载体。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畲族歌言文化对于乡村治理、农民幸福感等均有深刻影响。应站在时代高度,从更深的文化建构层次上重新寻回曾经失落的"文化乡愁",实现畲族歌言传统文化功能的回归,对畲族歌言文化生态进行现代性建构,以助力畲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7.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村寨发展旅游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显著的正外部性特征。根据“开发者付费,受益者补偿,破坏者赔偿”的原则,对村寨民族文化进行补偿是有效利用资源、秉持公平正义原则、合理分配利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遵循。探究民族文化补偿的理论支撑是实施民族文化补偿机制的基础,运用供求理论论证民族文化补偿的必要性,构建民族文化供需博弈模型,探讨民族文化补偿缺失的根源,填补民族文化补偿机制理论缺失,为民族文化产权的确立和民族文化补偿立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徐赣丽教授著《民族文化的空间传承——对侗寨的田野研究》已于2020年9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出版.该书从文化生成空间和空间塑造文化的基本规律出发,探讨侗族村寨空间(村寨内部、村寨之间)的生成与民族文化和社会关系的内在逻辑、村寨内部文化之间的逻辑.  相似文献   

9.
西江苗寨是贵州乡村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迅速的村寨类旅游景点之一。旅游经济发展为村寨带来收益的同时,也成为西江苗寨经济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诱因。研究结合现有文献基础上,选取西江8个主体自然村寨为田野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和田野观察等方法对变迁指标进行搜集,并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探求西江苗寨生计、消费、文化传承3个方面的变迁状况;并应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探寻各自然寨基于区位条件差异而产生的分层现象。研究成果对指导民族地区村落文化保护、解决民族地区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壹耒是从尖头木棒发展来的一我国传说里的原始农具——尖头木棒我国最古的耒是从原始农具——尖头木棒发展来的。这种原始农具,直到现时还没有从地下发现,只有在古传说里还可以约略地看到一点点残余的痕迹。为了便于说明这一点残余的跡象,这里先说一说伊洛魁人所用的尖头木棒作个  相似文献   

11.
根据对贵州岜沙苗族村的田野考察,从生态适应的角度剖析了岜沙的自然村寨景观构成,结果表明岜沙村具有显著的自然村寨景观特征以及相应的遗产保护价值.针对目前旅游业对村寨景观的改变和冲击现状指出:保护原生态的地域文化需要尊重村寨合理的演变,岜沙人的发展,应是依靠自身的内在发展,而不是一种被迫的社会改变.  相似文献   

12.
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它也是一个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民族历史文化和生产生活常识都必须依靠口传教育来完成,所以口传教育在土家族民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土家族民间口传教育主要通过家庭教育、家族教育、村寨社区教育、师徒传承教育来实现。口传教育的内容主要有生产技能教育、生活常识教育、人生礼仪和社会礼俗教育、民间文化教育等。民间口传教育是土家族学校教育的基础,是土家族走向文明的铺路石。  相似文献   

13.
刻不容缓的古村落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高明 《科技潮》2006,(8):20-22
在中国,由于经济、文化、地理环境等因素,至今遗存许多有数百年乃至上千年历史的古老村落。被我们称之为古村落的是那些至今已有500~600年以上历史的村寨部落,他们大多有一个庞大的家族组成,村寨里有创业始祖的传说,有家族兴衰的记载,有祖上的遗训祖规;在村寨选址方面讲究择吉而居,在建筑布局上讲究天人合一……然而就是这些眷刻着我们最深记忆,体现着各地不同风土人情的“古村落”,正在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消失在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不仅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而且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资源,自2013年国家民委公布首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后,2017年和2019年国家民委又分别公布第二批和第三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单。本研究通过空间分析法对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和民族区域的空间分布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如下: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9个地级行政区均有分布,总体上呈“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特征。各地级行政区面积的大小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数量有着一定的影响,但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民族自治县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分布联系不紧密。  相似文献   

15.
道德是一种约束人的行为规范,是每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是为了稳定民族的生活秩序、维护社会利益而产生的,起着协调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的作用。在布依族社会中,传统道德思想已深入人心,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和睦相处已成为布依族同胞世代相传的美德,这些传统道德思想极大地促进了布依族村寨的发展,同时也对布依族村寨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法治化发展道路上,边疆民族地区是一个重点和难点。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法社会学、法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滇东南一个苗族村寨的民族民间规范和纠纷解决个案为研究对象,对滇东南边疆民族地区苗寨社会秩序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7.
湘西自治州城镇、村寨布局与建筑特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湘西自治州城镇、村寨布局与民居的主要特点分析与挖掘,提出了从宏观上全面把握湘西自治州城镇、村寨空间文化脉络,分层次保护与继承传统,从而在微观上高度重视城镇、村寨的节点,在建筑创作上做到形似与神似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云南省大沐浴民族文化生态村为例,分析了该村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提出大沐浴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是特色不突出,缺乏整体开发意识;村寨的旅游收入低,村民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最后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建议,提出村寨旅游在开发中要注重保护,以实现生态民族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林 《世界博览》2008,(12):27-33
我曾如此深入地走访过汶川的村寨,没有人比我更能对羌人创造出的伟大的文化发出赞叹。(本文图片均摄于2000年至2006年期间)  相似文献   

20.
生活在云南南部亚热带山区的哈尼族,通过对当地环境的适应和改造,创造和发展了著名的梯田农业景观。文章运用半结构访谈法进行的实地调查得出:哈尼梯田景观由森林生态系统、村寨文化系统和梯田生态系统组成,且在垂直高度上形成林-寨-田空间分布;森林生态系统控制了高山区的水土流失,并为村寨提供了水源,以及放牧的场所,同时也是哈尼族狩猎和采集野生动植物食品之处;梯田生态系统则为哈尼族提供了多种食物,并能控制水土流失;哈尼族则通过其对森林的利用,获得清洁的饮用水,充足的梯田灌溉水以及野生动物食物;通过长期的梯田管理,获得较高的梯田产出并保证了其稳定性。因此,森林、村寨和梯田三个子系统的功能及其空间结构,是哈尼梯田农业景观得以持续存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