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日用废弃塑料代替焦炭炼铁日本钢管公司近日宣布开发出将废弃塑料转换成炼铁原料的技术。这项技术首先将膜状或固态废弃塑料加工成直径6mm的颗粒,塑料颗粒可以代替焦炭作铁矿石还原剂使用。1公斤废弃塑料颗粒能够代替1公斤焦炭。日本钢管公司将在京滨制铁所第一高炉...  相似文献   

2.
塑料因其质轻、便携、廉价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然而,塑料被废弃后,因其化学性质稳定,很难在自然环境中降解,这使得塑料污染已成为新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近年来,关于塑料降解的研究与日俱增.为了推进塑料垃圾的处理与环境保护工作,文章论述了塑料污染的现状,系统地阐述了塑料降解的研究方向,并提出了未来有关光催化及生物基塑料的发展前景,以期能为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专利文摘     
从废弃合成树脂生产塑料型材的方法 由废弃合成树脂生产产品的方法。含有质量分数为70%~90%废弃合成树脂及质量分数为10%~30%粘合剂的混合物在50rpm-70rpm下搅拌,150℃~  相似文献   

4.
塑料的降解技术及废弃物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石化工业 ,塑料工业的不断发展 ,塑料制品的用量与日俱增 ,大量塑料废弃物也随着产生 ,因此塑料的降解技术以及废弃塑料的分离技术和再生利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废弃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小于5 mm的塑料微粒(微塑料)在海洋环境中广泛分布,其表面附着生物,既包括对海洋生物甚至人体有害的潜在致病菌,又存在能够减少其污染的塑料分解菌.微塑料因其难降解的特性,可以在水环境中持久存在,其表面附着的微生物也能够长期稳定地生存.此外,微塑料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给更高营养级的生物,会被误食而影响到鱼类生长.本文综述了微塑料在海洋环境中的分布,微塑料表面含有或附着的有害物质对生物体的可能影响.探讨了微塑料表面附着的致病微生物及塑料分解微生物的生态效应,以及微塑料通过食物链向高营养级传递的可能性.对微塑料分布和表面附着生物可能引起的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还指出了在塑料垃圾和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方面需要有更多的研究,以全面认识海洋微塑料及其附着物的生态效应,为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细条状废弃热塑性塑料和甘蔗渣为原料,制备甘蔗渣/塑料复合刨花板,研究板材密度、甘蔗皮含量、塑料形态、甘蔗渣/塑料质量比对复合刨花板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投料量与复合刨花板密度及其力学性能存在正相关;甘蔗皮对复合刨花板的力学性能有不良影响;当蔗渣/塑料质量比为90∶10时,用合适投料量和长度的塑料细条可以制备出静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均达到GB/T 4897.3-2003要求的甘蔗渣/塑料复合刨花板;当甘蔗渣/塑料质量比为80∶20时,复合刨花板的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7.
自本世纪三十年代塑料首次问世以来,由于它具有良好的成型、成膜性、绝缘性、耐酸碱耐腐蚀性,低透气透水性以及易于着色、外观鲜艳等特点,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一类不可代替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材料,被誉为“万能材料”.塑料在合成材料生产中占70%,世界塑料工业年总产值高达2000亿美元,仅八九年全世界就消耗掉1.2亿吨塑料.我国每年产量也超过500万吨.然而随着塑料产量增大、成本降低,大量的商品包装袋、液体容器以及农膜等,人们已经不再重复使用,作为垃圾的废弃塑料日益增多.仅美国、欧共体和日本每年倾倒的塑料垃圾就达2400万吨.我国仅北京市日产塑料垃圾也超过200吨.塑料最大弱点是难以降解,塑料垃圾污染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回收利用困难很大,埋掉不行,燃烧掉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塑料垃圾正在严重  相似文献   

8.
废弃聚乙烯塑料热解过程能量收支理论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理论上探讨了废弃聚乙烯塑料热解催化成汽油,柴油、渣油和石油气的能量投入和产出。结果表明:裂解1kg废弃聚乙烯塑料约需1320kj的热量;从产物的燃烧热值计算,净得的能量相当于1.67kg标准煤的发热量,从而指出热解催化废充塑料回收燃油和燃气不仅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而且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本研究结果可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塑料产量约3亿吨,其中我国每年塑料使用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1/10。大量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在废弃后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造成日趋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采用能在自然环境中完全降解的塑料来替代那些不易回收或回收后没有利用价值的一次性使用塑料,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废弃塑料油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首家已工业化的废弃塑料油化技术,提出了引进该项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全世界每年要生产出1.5亿吨塑料。在我们周围,随处都可以看见数不清的塑料制品,我们今天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它们。但是,塑料是用化石燃料制成的,废弃的塑料不容易腐烂,这就造成了种种环境问题。解决这个困难的出路就在于使用“在地球环境下容易被生物降解的”塑料。其中,尤以利用植物制造的聚乳酸塑料最有前途。  相似文献   

12.
聚氨酯塑料是主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特征单元结构的一类高分子材料。聚氨酯塑料按照制备原料比例的不同可以制成各种软硬塑料泡沫材料,广泛用于制作黏合剂、鞋、家具、汽车和建筑等领域。聚氨酯塑料及其制品废弃后会形成大量垃圾造成环境污染。英国的科学家将聚氨酯塑料埋入含有某些真菌的土壤中,  相似文献   

13.
对木材-废弃塑料复合材的制造工艺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利用无损检测方法对其动态杨氏模量进行检测的可行性。研究发现,木材-废弃塑料复合材可以在155℃、1MPa和7min的热压条件下制得,其动态杨氏模量可以由无损检测方法测量。利用纵波传播法测得的动态杨氏模量值大于纵向共振法和弯曲振动法测得的结果;利用面内弯曲振动法测得的动态杨氏模量值小于面外弯曲振动法测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汽车有害废弃是指汽车报废场或汽车修理厂等场所产生的有害废弃物.主要包括废弃制冷剂、废弃安全气囊、废弃的三元催化转换装置、废油、旧橡胶塑料、旧玻璃、废旧金属、旧电瓶和电子废弃物等也同样引起人们的重视.汽车在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和报废时的某些有害物质造成的污染问题.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加而更加凸现出来.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这些废弃物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15.
杨秀 《科技潮》2000,(1):49-51
夜幕降临。北京海淀区一个自行车销售点,销售人员将废弃的塑料包装物归置一堆,将其点燃,一股浓烟升腾而起,剌鼻的气味在空中弥漫。路经此地的行人不禁皱眉、掩鼻,加快了车速。“白色污染”是可怕的。这不仅因为废弃的塑料制品妨碍观瞻、破坏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16.
对木材-废弃塑料复合材的制造工艺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利用无损检测方法对其动态杨氏模量进行检测的可行性。研究发现,木材-废弃塑料复合材可以在155℃、1MPa和7min的热压条件下制得,其动态杨氏模量可以由无损检测方法测量。利用纵波传播法测得的动态杨氏模量值大于纵向共振法和弯曲振动法测得的结果;利用面内弯曲振动法测得的动态杨氏模量值小于面外弯曲振动法测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一类可在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和藻类作用下进行降解的塑料.理想的生物降解塑料是一种具有优良使用性能,废弃后可被环境微生物完全分解,最终被无机化而成为自然界中碳素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的高分子材料.乙醇酸甲酯经缩聚反应可制得新一代生物降解塑料聚乙醇酸,而合成气(CO和H_2混合气)转化的草酸二甲酯选择性加氢可实现乙醇酸甲酯的大规模制备.鉴于我国富煤的能源结构、国际原油市场的变幻波动以及环保要求提高等因素,开发煤基合成气化学路线的可降解塑料单体乙醇酸甲酯的生产技术不仅符合国家层面的战略技术需求,也适应绿色化学发展的理念,同时极具商业价值.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催化合成可降解塑料单体乙醇酸甲酯的最新进展,重点讨论了基于我国日渐成熟的"煤制乙二醇"技术路线中催化合成乙醇酸甲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该体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可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白色污染”治理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废弃塑料所致的“白色污染”已引起人类社会的极大关注。本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度弃塑料回收再利用技术的开发进展及应用情况,并对其进行了评速.提出开发与循环利用并重是减轻乃至杜绝“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塑料在我国工农业及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废残塑料对环境和农田的污染及所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据浙江农业大学1990年11月对城郊菜地的专门调查,在耕层土壤中每亩含有10cm~2以上的塑料膜残片4.5万片,重量超过55kg。这些塑料残片在菜地中切断了土壤水分上行的毛细组织、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与水分平衡、阻囿了植物根系的发展,严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至于废弃包装、用具等塑料残骸对环境的污染、民间自行焚烧垃圾时塑料化害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就更为有目共睹。因此,分解塑料特别是生物降解塑料的研制和应用已迫在眉捷。本文可供各地开展此项工作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参比Hoganas法生产纯铁粉的还原条件,选用3种典型无氯废塑料,以铁鳞料柱内配废塑料方式为主,建立类Hoganas还原体系.结果表明,内配废弃塑料可以加快铁鳞的还原速率,缩短还原时间,提高还原效率.通过对还原产物段面的微观观察,分析还原速率提高与料柱孔隙结构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