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各种红泥对PVC都有优良热稳定作用,其热稳定性机理为:1)红泥中的基因Al-O能与PVC分子链上的活泼叔碳氢及—CO—CH=CH—CHCl—基团中的活泼氯发生取代反应消除PVC链上易脱HCl的始发点,从而使PVC链稳定;2)红泥中的游离碱、碱性金属氧化物与碱性金属盐能及时与PVC初脱出来的HCl起反应或吸收,从而阻止PVC继续分解HCl;3)红泥中的铁组分不论以FeCl_3或Fe_2O_3存在,都有显著加速PVC热分解速度,其作用机理可能是Fe_2O_3能促进PVC链生成反常结构-CO-CH=CH-CHCl-,它是促使PVC易脱HCl的一个主要反常结构因素。  相似文献   

2.
转光剂是功能性农用薄膜制备中常用的一类助剂,有机染料转光剂备受关注。本文以三聚氯氰为基体,通过亲核反应制备了3种紫外光转蓝光转光剂,并对其进行了光学性能分析,将其与PVC掺杂制备成转光膜,通过荧光显微镜分析了转光剂在薄膜中的分散情况。结果表明:TRZ、TRZME、TRZOME的紫外吸收位于200-325nm的紫外区,荧光发射光谱峰位于400-460 nm的蓝光区,固体荧光量子效率分别为0.20、0.04、0.11,透射曲线显示3个化合物的PVC掺杂膜在200-380 nm的透光率分别为0.45、0.28和0.30,荧光显微照片显示TRZ在PVC膜中发生了团聚导致薄膜在紫外光区的透光率增加,而TRZME和TRZOME在PVC膜中分散均匀。上述结果表明:这些掺杂膜能够将紫外光转换成蓝紫光,且其发射波长与作物匹配,但其固态荧光量子的效率还需提高。  相似文献   

3.
以氧化锌和氰尿酸为原料,在弱酸性条件下制备了氰尿酸锌热稳定剂。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热重分析表明,氰尿酸锌作为PVC热稳定剂能钝化PVC链上的不稳定结构,吸收释放的氯化氢气体,抑制PVC的自催化作用,有效减缓PVC的热降解。通过静态刚果红测试、烘箱热老化测试和动态流变测试,测定了氰尿酸锌作为PVC热稳定剂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热稳定剂添加量为PVC的0.3%(质量分数)时,相比于硬脂酸锌,氰尿酸锌的热稳定性能更好,此时添加氰尿酸锌的PVC热稳定时间为18min,约为加硬脂酸锌热稳定时间的2倍;氰尿酸锌作为PVC热稳定剂的热稳定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硬脂酸锌热稳定剂,氰尿酸锌还能有效延长"锌烧"现象,与PVC有良好的相容性和润滑性。  相似文献   

4.
1,8二羟基蒽醌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其光谱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进行构型优化,扩展休克尔分子轨道方法对1,8二羟基蒽醌的紫外光谱进行研究,计算出了该分子各跃迁轨道的能量及相应紫外光谱吸收峰的位置,与1,8二羟基蒽醌在乙醇一水体系中的紫外光谱吸收峰实验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屋面防水材料所吸收与散发的热能;通过对PVC复合材料太阳能吸收性能及红外辐射性能的测定,提出了可以利用太阳能吸收比(α_(AV))及红外辐射发射比(ε)的适当配合,来设计具有不同热性能的PVC屋面防水卷材。这种材料能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自动吸热或散热,在热性能方面比传统的沥青油毡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25种碱性染料在5%乙醇(或甲醇)—0.05 MLiCl底液中的滴汞电极示波极谱行为和最大吸收波长。初步探讨了上述结果在染料定性分析中的应用,氧化还原峰电位与相应PVC膜阴离子选择电极性能以及跃迁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以乙酸乙烯酯和丙烯酸铕的共聚物(VAA-Eu)与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共混物(EVA/VAA-Eu)制备薄膜,通过测定荧光光谱和透过薄膜的紫外光辐照度,研究其对紫外光的遮挡和光转换作用.结果表明VAA-Eu的发光依赖于激发光波长,用254 nm紫外光照射或在阳光下,ω(Eu)为0.06%~0.08%时遮挡和光转换作用达到最大值.而用365 nm紫外光照射,当ω(Eu)为0.04%时遮挡和光转换可达最好效果.EVA/VAA-Eu薄膜对阳光中紫外光具有遮挡,吸收和光转换的功能,能将其转换成促进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蓝紫、黄和红光,可用作多功能的农用薄膜.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组成铈钆钐激活硼酸镁的发光光谱、激发光谱和发光寿命表明:在254nm紫外光激发下,只含Sm~(3+)的硼酸镁发光很弱;Ce~(3+)虽能很好地吸收紫外光,但只能将一部分能量传递给Sm~(3+);依靠Gd~(3+)的能量传递中间体作用,铈钆钐共激活的硼酸镁中Sm~(3+)的发光明显地增强。Ce~(3+)、Gd~(3+)和Sm~(3+)间能量传递的机理为共振传道。  相似文献   

9.
紫外光度法测定硝酸根,操作简单,定量效果良好,但亚硝酸根在紫外区也有吸收,两者共存时,紫外区的吸收光谱严重重叠,用一般方法不能同时测定,单组分的测定也较困难.本文将化学计量学中两种重要的方法:偏最小二乘法(PLS),神经网络法(NN)与紫外光度法联用,用于合成样品和水样中的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的同时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二苯羟乙酸稀土络合物制备条件与组成关系,研究了它们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红外光谱、核磁谱、紫外光谱、热谱等.二苯羟乙酸稀土络合物含有羟基和结晶水,结晶水数目随制备条件而异.这些络合物难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微溶于氯仿、四氯化碳、乙醚等,仅溶于乙醇、二硫化碳和二甲基亚矾等溶剂.紫外光谱中络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波数49800-48800cm~(-1)之间.它们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络合物的缔合度和热分解温度,随原子序数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子显微镜(TEM 与SEM)、光电子能谱(xps)与力学性能测定仪器等研究了RM-PVC 复合材料在热、光老化前后的亚微观形态结构、力学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经刚果红实验、动态热流变测试、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等,研究了顺丁烯二酸二丁基锡酯(DBTM)-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三元共聚物(PDSB)对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作用.结果表明,在含锡量相同的条件下,PDSB对PVC的热稳定效果优于DBTM,还可以提高PVC的加工流动性.该研究是实现PVC有机锡热稳定剂高分子化和多功能化的探索之一.  相似文献   

13.
采用表面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扫描电镜(SEM)、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紫外光(UV)辐照对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增塑的软质聚氯乙烯(PVC)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UV辐射时间的延长,分子链中引入了多种羰基官能团。数均分子量逐渐降低,重均分子量和Z均分子量先增大后逐渐减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宽。试样表面经历了粗糙、裂纹形成等形态破坏过程。UV辐照初期,试样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变化较小,进一步延长辐照时间,两者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聚氯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选用钠基蒙脱土和2种烷基季铵盐(十八烷基季铵盐和双十八烷基季铵盐)改性的蒙脱土,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聚氯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并通过广角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对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蒙脱土种类和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复合材料均具有插层型结构,钠基蒙脱土用量在ω=0.5%-7.0%,有机蒙脱土用量在20=0.5%-3.0%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均有明显提高;有机蒙脱土用量ω>5.0%以后,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热稳定性变差.  相似文献   

15.
织物紫外线透过率测试仪是衡量织物抗紫外线能力的仪器,氘灯作为优选的紫外光源,其辐射强度的稳定密切关系到测量的精度和一致性.测量电路中放大器和模/数转换电路的合理设计是保证测量精度的另一个设计关键.通过反馈及参比技术稳定氘灯辐射强度和系统测量精度的方法提高了仪器的性能,其设计方案已在实际仪器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6.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对聚丙烯/聚氯乙烯(m(PP):m(PVC)=80:20)二元体系和超支化聚(酰胺-酯)/聚丙烯/聚氯乙烯(HBP/PP/PVC)三元体系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X射线能谱微区分析得到了共混物中氯元素面分布图,对氯元素面分布进行了粒径分布统计和平均粒径计算.实验结果表明:在PP/PVC(质量比为80:20)共混物中加入3份HBP,增容的效果最好;当HBP达到4份时, PP/PVC(质量比为80:20)的相容性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紫外线辐射坛紫菜离体细胞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紫外线辐射离体培养的坛紫菜叶状体细胞,对细胞存活率,分裂和发育再生情况进行观察的结果。试验显示,坛紫菜离体细胞对紫外线辐射比较敏感,试验中使用的各种紫外线辐射量对离体细胞都有伤害致死作用,随着辐射量加大,细胞存活率下降,紫外线辐射还具有抑制细胞分裂,诱发与增加再生苗形态变异的作用。根据试验结果,认为紫外线是一种有效的诱变因子,还讨论诱变处理方法及适宜的辐射量。  相似文献   

18.
以2-二正丁胺基-4,6-二巯基均三嗪和N-(2-氨乙基)-3-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交联剂分别对聚氯乙烯糊树脂进行交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交联结构,用动态机械热分析仪研究动态力学性能以及热重分析仪研究热分解行为。通过研究确定了交联结构;研究结果还表明,交联后制品的内耗降低,玻璃化温度提高;热分解起始温度提高,热稳定性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9.
秦陵铜车马最佳保存湿度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选择了土红、孔雀石绿、白铅矿和铅丹4 种在古代彩绘中有代表性的颜料,通过改变环境湿度有无紫外光照射,考察了它们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土红、孔雀石绿比较稳定,光照射和湿度对其影响甚小;铅颜料容易变化,尤其是铅丹在光照高湿(相对湿度66% ~81% )条件下变成铅白。经综合分析,确定出保存带有精美彩绘的秦陵铜车马的最佳湿度为44% 左右。  相似文献   

20.
聚氯乙烯/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动态热降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聚氯乙烯(PVC)/蒙脱土复合材料的热降解过程,比较了钠基蒙脱土(MMT)和烷基季铵盐改性的有机蒙脱土(OMMT)对PVC热稳定性和PVC热降解过程的影响.采用Friedman法研究了PVC和PVC/MMT(OMMT)复合材料的热降解动力学,并计算得到其表观活化能Ea.结果表明,在PVC热降解第一阶段,MMT和OMMT均能提高PVC的热分解温度和减少质量损失,从而提高PVC的热稳定性;PVC和PVC/MMT(OMMT)复合材料的Ea基本相近;MMT和OMMT对PVC的热降解速度有影响,但并没有改变PVc热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