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丽神奇的红树林,色彩纷呈的绿宝殿,天堂乐曲常年奏,鸟鸣花开四季天,但愿常年驾轻舟,出入风波红树间。”红树林,美丽而神奇的植物群吸引着我,使我总想有一天到长有红树林的海边亲眼看一看,亲身体会一下。 红树植物是非常特殊的生态类群。我们知道,生命的起源大约在30亿年前从原始的海洋环境中开始,从低等植物海洋藻类发展到海陆界面的潮间带植物,又逐步发展到陆  相似文献   

2.
家在红树林     
正在海边的红树林里,住着一只弧边招潮蟹。它有一个大钳子,还有一个小钳子。退潮的时候它会爬到滩涂上,跟它的好朋友跳跳鱼、和尚蟹一起嬉戏玩耍。有一天,它像往常那样从滩涂的洞里爬出来,却发现洞口周围堆满了切断的树干,咦,这不是红树植物秋茄吗?这时,刺耳的电锯声伴随着小男孩恳求的声音从远处传来:"爸爸,爸爸,请您不要这样做,求求您了!""斌斌,我们靠海吃海,这一大片没用的红  相似文献   

3.
飘色     
《科学之友》2014,(4):74-75
<正>正月里,广东省信宜市,21个孩子们在大人的帮助下,正一个个爬上预先摆设好的支架,这里在举行什么活动呢?如此多的孩子,化好妆,摆出这样的造型,这将会是何等壮观的表演呢?在我国广东地区,流行着一种独特的古老民间艺术,表演者站在小舞台上,以巡游的形式表现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这种表演的神奇之处在于,演员们使用精心伪装的钢枝凌空而立,营造出"飘"的效果。因此,这种表演叫做飘色。  相似文献   

4.
红树林是热带海岸泥滩上的常绿红树类灌木和小乔木群落的总称。我国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省、区部分沿海潮间泥滩地区均有分布,亦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西印度群岛和西非。红树林群落的生态环境与其他植物群落有显著不同,它们主要生长在潮间带的富含有机质和盐分的灰黑色泥质、砂泥质的海岸浅滩上。海水涨落和潮流周期地淹没红树林,涨大潮时,红树林枝干几乎全部藏在水中,只有较高一点的树冠露出水面,黄绿色的叶子点缀在蓝色的海水中,给烟波浩淼的大海增添了几分姿色;退潮时,红树林的枝叶依附着盘根错节的树干立于浅滩上…  相似文献   

5.
眼睛是如何构造的?为什么我们能看见周围的一切,并能看见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自古以来人们就开始探索眼睛的奥秘。但能解开其中一些谜那还是不久前的事情。譬如,借助于现代遗传工程技术就可以观察眼睛的内部结构。眼细胞分各司三种不同色素的基因,该基因对基色——红、绿、兰(三者通过相互组合,可以构成几百种不同色调)非常敏感。原来在脱氧  相似文献   

6.
三色姐妹     
刘伟 《科学之友》2006,(3):94-95
一“外婆-外婆-”达妮换上软底鞋, 踩着舞步滑进卧室。外婆正看报纸,她摘下老花镜,疼爱地看着孙女:“孩子,累了吧?”达妮扑进外婆怀里;两手勾住外婆的脖子:“累死啦!当护士真不容易呀!”  相似文献   

7.
三色姐妹     
刘伟 《科学之友》2006,(5):94-95
一 "外婆-外婆-"达妮换上软底鞋,踩着舞步滑进卧室. 外婆正看报纸,她摘下老花镜,疼爱地看着孙女:"孩子,累了吧?"达妮扑进外婆怀里,两手勾住外婆的脖子:"累死啦!当护士真不容易呀!"  相似文献   

8.
1978年8月24日到8月30日,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十九届国际高能物理会议上,呼声较高的一个内容就是量子色动力学。会议期间,许多科学家的报告指出:目前基本粒子的高能实验结果与量子色动力学  相似文献   

9.
q树的色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伯棠 《科学通报》1986,31(15):1200-1200
称为q树的图是递归定义的,最小的q树是q阶完全图K_q,一个n+1阶的q树是在n阶的q树上添上一个新点,并且添上邻接这个点与n阶的q树上任意选取的q个两两相邻的点的边而得到。  相似文献   

10.
在1976年,美国曾发射两个名叫维京(Viking)1号和2号的宇航船,分别于同年7月20日和9月3日降落月球,并在月球上对火星的地磁、气象、大气成分等各项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其中,用来观测火星是否存在有机化合物(即间接证明是否有生物存在)和火星大气成分(特别是氮)的仪器,就是联结一个气相层析仪和质谱仪,简称色质联用仪. 为什么要把气相层析仪和质谱仪联用?又有哪些优点呢?因为一般化学仪器,象红外线分析仪、核磁共振仪等,都是用来测定一个纯净试样的吸收光谱,从而推定试样的化学组成,但并不能知道试样的分子量.如试样本身不纯,所得结果除了试样本身外,还将包含  相似文献   

11.
美国《科学美国人》月刊的皮尔先生来华访问期间,7月5日与本刊同仁进行了友好会见。皮尔先生畅谈了他本人和他从1948年接办该刊后的历程。内容丰富,谈吐风趣,对如何办好一个科学家的普及刊物,语多裨益,特志之于《友谊与交流》一栏内。  相似文献   

12.
对任何平面地图着色,使得任何两个邻国都没有相同的颜色,只要四种颜色就够了。这个著名的猜测已经证明是真实的了,用的是一种依靠高速计算机的新的证明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德茂 《科学通报》1986,31(22):1732-1732
在鸟眼视网膜内,每一个锥细胞内段的远心端含有带色的油滴。所有入射光到达视色素前必先经过这些油滴。它们含有类胡萝卜素。长期以来,认为油滴对锥细胞起着一种滤色片的作用。近来,借各种电生理测量和化学抽提方法有力地证明,在鸽、鸡和穴乌的视网膜内存  相似文献   

14.
阎逊初 《科学通报》1957,2(15):473-473
(一)产色放线菌对于这一个最普通的种,現在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1891年Gasperini首次建立这个种名,1941年才把它肯定下来。可是Waksman則不承認这是一个种,而以这个名称代表在蛋白质培养基内产生可溶性褐色素的放线菌类群。我們知道表  相似文献   

15.
带有色荷的粒子在对应的场中的经典相互作用是令人感兴趣的。阿德勒(Adler)引入了经典的、不可交换的夸克源荷(这些色荷组成一个C~*代数),提出了代数色动力学理论,并指出  相似文献   

16.
Y1986年,在曼谷大街上曾出现过一辆深褐色的公共汽车,引起了公众的不满。因为这种深褐色常常造成人们的错觉,把车辆的距离看得比实际距离远,司机们也为此忐忑不安,纷纷提出异议。 颜色能引起人们视觉上的远近差异。一般来说,浅色调使物体显得大些,向前突出,增加近感;深色调使物体显得小些,向后退缩,增加远感。美国明尼苏达州安全部的研究表明,在雾天、雨天或每天  相似文献   

17.
四色问题已借助于计算机获得解决,但是它的证明过程不是人力所能完成的.杨忠道教授1979年夏天在复旦大学讲学期间曾就五色定理的证明向数学系学生作了一个简明清晰的报告,从中可以学到如何用严格的数学手段去证明这一看来似乎较直观的问题的方法.现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从小在滨海城市长大的人应该早已经习惯了海的博大与广袤,对大海再无特殊情感,而我对海有种执著,即使每日看海、听海也总觉得不够、不够,还是不够。对它的爱,无以言表。很想在有生之年,看遍世界多样海色,倾听大海诉说它神秘而又古老的故事。普吉岛是泰国最大的海岛,位于泰国南部,距曼谷867 km,是泰国境内唯一受封为省级地位的岛屿,被誉为安达曼海的明珠。普吉岛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矿  相似文献   

19.
红树林土壤pH和其他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固碳、储碳能力,在防治污染、净化水体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红树林生态系统正面临着面积锐减、生态系统结构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功能退化等巨大考验.红树林湿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如pH、养分含量及盐度等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红树林的生长状况和生态功能.红树林土壤中pH和其他理化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除了两个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外,也同样受其他理化条件的影响.红树林土壤pH只有维持在合理范围,才能维持和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固碳作用,发挥其强大的固碳功能.红树林土壤通常多是酸性硫酸盐土,硫含量较高,土壤pH与全硫含量一般呈负相关关系.红树的数量、种类、密度、分布以及种群结构都直接影响着土壤中的硫含量,而土壤的氧化状态、硫含量及硫化物的种类和分布又是决定土壤pH的重要因素,同时pH也影响土壤中硫化物的赋存状态.红树林土壤中有机物的摄入和分解是不断进行的过程,其中有机碳的含量和种类通过影响土壤细菌的种群结构、生长、生理过程,进而影响土壤pH;同时,土壤pH的平衡又影响着红树林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和种类.高含盐的红树林土壤的pH与盐度之间,一般呈正相关关系;然而盐度到底是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了pH的变化,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探索红树林土壤理化性质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以pH为切入点,综述了红树林湿地土壤pH和其他理化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包括pH与硫含量、有机碳、盐度、溶解氧以及N、P含量的相互关系.然后探讨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可能对红树林土壤pH产生的影响.最后,尝试通过上述内容,推理出土壤pH和其他理化性质对具体的气候变化现象和人类活动(如海平面上升、红树林重建等)可能做出的响应.本文涉及的研究内容和分析方法对于发挥红树林储碳能力、修复和重建红树林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中国红树林近50年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通报》2021,66(30):3886-3901
红树林作为独特的海陆过渡湿地,具有极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红树林的保护、管理和恢复与多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密切相关.然而,迄今还没有面向SDGs的中国红树林时空变化分析.本研究利用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和面向对象分析方法解译1973~2020年中国红树林生长区的土地覆被,得出近50年红树林及其与周边土地覆被类型的时空变化和相互转化.结合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等政策,探讨SDGs在中国红树林方面的实施进展.结果表明:由于农田和养殖池扩张等因素, 1973~2000年中国红树林面积减少30199ha(1 ha=1×104m2)(约占1973年的62%); 2000~2020年,由于中国政府的大力保护和造林,全国新增红树林9408 ha,红树林总面积基本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 1973~2020年,中国滨海一直生长有红树林的陆表面积为8657 ha,仅占1973年红树林总面积的18%.从SDGs元年(2015年)到目标完成年(2020年),中国沿海新增25%的红树林;截至2020年9月,中国红树林保护区面积占生长区的16%, 77%的红树林得到良好的保护,国家级经济特区中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管理措施的比例达80%.近年来,中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行动计划以达到停止毁林、恢复红树林的目的,中国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已基本达到了相关SDGs的规定.本工作的研究方法、数据集和结论可为监测和评估中国乃至全球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方法借鉴和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