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掺铒光纤放大器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放大器增益特性实验研究中,采用两个980nm的LD作为泵浦光源进行双向泵浦,研究了放大器的增益与光纤长度、泵浦功率以及信号光功率的关系,获得了33dB的最大净增益。计算了放大器的噪声系数,得到具有良好的噪声特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光传输方程,数值分析了所设计的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放大器系统结构在980nm泵浦下,输出信号功率和噪声特性;讨论了它们随输入信号功率、输入信号波长、泵浦信号波长和光纤包层面积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在输入信号小于-30dBm,激活光纤长度为4m时,输出信号功率超过10dBm,增益高于35dB,噪声系数受光纤内包层与纤芯面积之比影响较大,且小于3.5dB.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低温放大电路最佳的驻波比和噪声温度,运用级联二端口网络概念,通过矩阵变换方法,给出电压驻波比、增益和噪声系数的显式公式。为分析晶体管源极电感性网络对最佳噪声设计的影响,计算了最佳噪声信源阻抗的校正公式,用于选择合适的源极匹配网络。用上述方法设计的码分多址(CDMA)频段低温微带混合型放大器,低温(77K)实际测量得输入驻波比1.3,输出驻波比1.7,增益大于18dB,等效噪声温度不大于30K,与设计相符,证明提出的优化函数和改进的噪声模型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掺铒氟化光纤放大器提出了理论模型,计算了这种放大器的增益、噪声和饱和输出功率特 性,并与掺铒石英光纤放大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C+L波段分布式拉曼光纤放大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后向泵浦方式,利用波长分别为1426,l440,1454,1472及1496nm的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泵源,实现了带宽为80.nm(1530~1610nm)的宽带分布式拉曼光纤放大器,对40个信道的信号进行分布式放大,获得了较好的增益平坦及噪声特性.信号经60km的普通单模光纤传输后,平均开关增益为16.5dB,增益平坦度为1.5dB,最大等效噪声指数为-0.9dB.采用Agilent 8166B测试系统的多通道信号源(C L-band)作为信号源测量增益谱.由于考虑了信号光之间的相互拉曼作用及信号光对泵浦的影响,实验结果更精确.  相似文献   

6.
以等效天线噪声系数(Fa)作为表征参数,介绍了城市无线电噪声的测量原理,给出了南京地区测量结果及其分布规律,给出了不同类型地区的噪声-频率回归预测方程,分析了噪声与过往汽车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毫米波单片低噪声放大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OMMIC0.18μm GaAs pHEMT工艺,研制了两级和三级2种毫米波单片低噪声放大器.以最小噪声度量为设计依据,通过适当提高偏置电流的方法改善毫米波频段的增益,使得放大器在保持噪声系数较小的同时获得较高的增益.两级低噪声放大器采用串联负反馈结合并联负反馈的结构,可以获得比较平坦的增益;三级低噪声放大器采用三级相似的串联负反馈结构级联,可以紧凑结构、在相同的芯片尺寸下获得较高的增益,2种低噪声放大器芯片的尺寸均为1.5mm×1.0mm.测试结果表明,在28~40GHz频段内,两级低噪声放大器增益最大为15.4dB、噪声系数最小为3.2dB;三级低噪声放大器增益最大为24.8dB、噪声系数最小为2.73dB,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分析了在同轴电缆传输系统中利用等效噪声系数和噪声叠加原理两种方法计算载噪比之间的计算误差,以及误差产生的原因等。  相似文献   

9.
为了得到噪声性能优良的增益锁定掺铒光纤放大器,提出利用掺铒光纤放大器噪声指数曲线在浅饱和区有一凹陷的特性以及强激光功率对放大的自发辐射的抑制作用,可以改善增益锁定放大器的噪声特性,并在以反馈环路实现增益锁定的掺铒光纤放大器光路结构上实验研究了不同反馈深度对放大器的噪声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向泵浦放大光路中引入同向选频激射,通过适当选择反馈深度即放大器的工作点,可以在获得足够宽的输入信号动态范围的同时获得比反馈锁定前更低的噪声指数。  相似文献   

10.
光纤拉曼放大器的设计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设计并实现了C+L波段的宽带光纤拉曼放大器.测试结果表明,在仅有3个泵源的条件下,实现了带宽大约57nm、开关增益平均为10.5dB的宽频带放大,并且本系统具有优良的增益平坦特性( ±0.4dB)和平均有效噪声系数(约-3.2dB).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光纤拉曼放大器(FRA)双瑞利散射(DRS)噪声特性;给出了噪声在拉曼光纤中的传输模型,基于噪声功率分析,得到了信号瑞利散射噪声功率之比和功率代价的表达式,信号的DRS和原信号一起到达接收机,导致交调,使接收机的灵敏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基于光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网络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阐述了基于瑞利散射、喇曼散射和布里渊效应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其在高压电缆、电力线沿线温度测量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了传感光电缆替代原有的电缆和光缆,使光通信、电力传输、传感三合一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瑞利散射理论,运用全矢量有限元方法,分析了F掺杂以及GeO2掺杂高折射率芯Bragg光纤(HICBF)的瑞利散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F和GeO2这2种典型掺杂HICBF,光纤结构对瑞利散射损耗影响正好相反.GeO2掺杂HICBF的分析中还发现,在芯径一定的情况下,调整的包层结构可以使瑞利散射损耗降到最低.该结论同样适用于其他类似掺杂类型HICBF.  相似文献   

14.
对双向密集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SBS(受激布里渊散射),SRS(受激喇曼散射)的联合作用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给出了SBS,SRS效应共同作用下小信号功率的衰减公式,定量分析了目前研究中的相干光通信系统和HD-WDM系统中由SBS,SRS效应产生的非线性功率衰减、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SRS作用的同时,必须考虑SBS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脉冲预泵浦瑞利BOTDA系统的瞬态解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空间分辨率和频率测量精度之间的矛盾,将脉冲预泵浦的概念引入瑞利布里渊光时域分析系统,建立了运用瞬态受激布里渊散射耦合波方程组描述该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求解了瞬态受激布里渊散射耦合波方程,仿真拟合了常微分方程组的时域幅值解,并实验验证了脉冲预泵浦瑞利布里渊光时域分析系统散射光功率谱和理论的一致性。结果表明,传感脉冲光、瑞利散射光和声波场三波幅值拟合方程的均方根误差可达0.003 097、0.005 717和0.020 75,沿光纤长度该系统功率谱呈现出携带布里渊信息的瑞利散射特性,可实现光纤温度和应变的传感检测。  相似文献   

16.
以光纤传感器中常见的基于布拉格光栅、法布里 珀罗腔和分布式系统的3种传感器在核辐射环境中的应用情况为研究重点,对其在核辐射环境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中纯硅光纤和掺氟光纤制作的光栅具有耐辐射的优异性质;分布式传感器中布里渊散射和拉曼散射的传感器具有一定的抗辐射特性;而法布里 珀罗传感器则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在核辐射环境下应用情况较差。目前,光纤传感器在核辐射环境下的应用还受到很大的限制,主要表现在光纤本身对辐射比较敏感,辐射后的光纤常表现出峰位移动和信号衰减等问题,严重影响光纤的长期稳定性。要实现核辐射环境下光纤传感器的大规模应用,未来应研制具有更强抗辐射性能的光纤和寻找更优的校准和信号处理方法,以提高传感器的响应精度。  相似文献   

17.
就应用不同光谱特性的光源在光纤陀螺中所产生的瑞利后向散射噪声作了理论上的分析,并对用掺铒光纤超荧光宽带光源在光纤陀螺中的后向散射噪声也进行了分析比较,分析表明直接用光谱谱型付里叶变换法和用光谱模拟近似法计算后向散射噪声大小,结果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非线性光学效应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首先阐述了非线性光学的定义,探讨了非线性光学在光纤通信方面的应用发展.指出其研究展望.着重数值模拟了非线性光学效应在光纤通信中用作光纤拉曼放大器时的物理过程.结果表明:基于Chraplyvy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受激拉曼散射作为光纤拉曼放大器原理的过程.并且其程序运行效率高于采用洛仑兹模型.结论与文献相比有新的进展,为非线性光学的进一步理论、实验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