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修订后的Maslach(1981)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EBI)对北京市石景山区的中学教师进行随机抽测。结果发现,在随机抽取的129位教师中,整体上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处于中等水平。考察业源性因素对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影响中发现,教龄、收入、教师社会地位、社会对教师的尊重、专业自主性、工作时间等相关因素会显著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而教师的职称、职务、所获荣誉、所教学科、专业与职务关联性、受培训状况等并不会显著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回归分析发现,对教师职业倦怠影响最重要的因素,依次为教师的社会地位、专业自主性、收入、社会对教师的尊重等。  相似文献   

2.
马雅菊 《科技信息》2009,(32):I0360-I0360
目的:了解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组织公平的关系,为教师职业倦怠的组织因素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量表、组织公平量表对390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结论: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在整体上并不严重;组织公平性与教师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建议: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弘扬爱岗敬业精神;学校实行民主管理,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决策。  相似文献   

3.
教师职业倦怠是当前教师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职业心理问题,也是一个困扰教育界的比较头痛的问题.从心理和社会角度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从教师、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提出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以实现教师的心理与职业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潍坊学院学报》2017,(2):102-108
为考察中学教师职业压力、心理健康与心理资本的现状,以及心理资本对中学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采用职业压力量表、本土化心理资本量表和SCL-90对某市235名中学教师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普通中学与重点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职业压力之间没有差异,但普通中学教师的心理学资本低于重点中学。(2)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性别差异,在职业压力和心理资本上不存在性别差异。(3)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资本不存在职称上的差异,但在职业压力上存在职称上的差异。(4)中学教师心理资本对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起着不完全调节作用,具体来说,奋发进取与职业压力的交互作用正向预测教师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的心理问题之一.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对教育的发展极为重要.通过对西部地区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的成因分析,提出了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6.
熊慧娟 《科技信息》2010,(10):72-73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长期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与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论述了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危害,并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三个方面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以及针对这三个方面提出了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控自己的行为和心境,减少面对困难、挫折时的不良心理倾向,从而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减轻教师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7.
陈静 《长沙大学学报》2011,25(6):123-125
通过分析心理应激与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表现及差异,探讨心理应激与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及关系,分析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特别是心理应激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潜在影响。这既可以为有效预防和缓解高职教师群体的职业倦怠提供思路和借鉴;也能为探求教师培训工作的有效途径与对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最终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切实提高,并进一步提出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对中小学心理教师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小学心理教师职业倦怠整体程度不高,尤其表现为职业成就感降低;教龄10-20年是职业倦怠最为严重的阶段;学校安排的心理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明显高于那部分立志从事该职业的心理教师。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学科竞赛中付出-回报失衡对学习倦怠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重点考察了心理资本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教师支持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在控制性别、年级和专业后,学科竞赛中付出-回报失衡能够正向预测学习倦怠程度;(2)在学科竞赛中付出-回报失衡对学习倦怠的预测中,心理资本发挥了中介作用;(3)学科竞赛中付出-回报失衡对学习倦怠的直接预测作用及心理资本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均会受到教师支持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
杨瑜 《科技咨询导报》2014,(24):160-161
高职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之一,造成其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涉及职业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教师个人因素等方面。作为教师本人,更应清醒的认识到心理上的倦怠首先源于自己,必须通过个人努力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自我调适。  相似文献   

11.
从心理契约角度看教师职业倦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许多需求是很难用正规的文字条约写出来的,但却存在于教师与学校的“心理契约”之中。文章从心理契约角度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据此提出了心理契约理论对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邹瑜 《科技信息》2013,(9):146-146,154
教师职业倦怠是近几年教育领域兴起的一个热点话题。这一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困扰着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也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不良影响,甚至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本文梳理了民族地区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帮助教师解决职业倦怠的相关对策,从而促进教师对职业倦怠问题认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3.
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倦怠与社会支持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P≤0.01),其对学习倦怠解释率达到9.5%。应从经济、就业、交往和心理四方面构建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体系,以期缓解和预防贫困大学生产生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14.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经受持久压力体验时情感、态度和行为的某种情绪衰竭状态,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既有社会和学校的原因,也有教师个人的问题,中职教师职业倦怠阻碍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会使教师整体素质降低,进而影响到人才的培养。分析和克服中职教师职业倦怠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周鲁珺 《科技信息》2013,(8):238-238
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标准,其心理健康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高校教师特别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好,但也不容过分乐观,其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职业倦怠。维护增强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主要从四个层面:社会、组织(学校)、家庭、教师个人。辅导员在实践中强化心理训练,培养其心理教育能力,才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郑斌  冯郭莉 《科技信息》2010,(23):207-208
学业倦怠高发于大学生群体,同时有其产生的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体原因,这些因素构成了心理弹性的危险性因素。本文试从心理弹性角度出发,通过寻求大学生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减少危险性因素,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弹性,从而使其走出学业倦怠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影响自身身心健康,而且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从社会、组织、个人三个层面探索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方法,以期有效地缓解教师的倦怠心态,更好地提高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心理训练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要内容,我国教师心理训练尚处于尝试与探索阶段。教师心理训练对于提升教师心理素质、预防教师职业倦怠、保持教师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本心理素质训练、压力管理训练、团队管理训练等是教师心理训练的主要内容。放松法、生物反馈法、角色扮演等是教师心理训练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姜健 《科技信息》2011,(24):264-265
为了帮助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消除职业倦怠的消极影响,本文从学校管理、教学科研、社会、职业发展等多方面分析,提出缓解与预防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倦怠的策略,帮助教师保持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以便更好地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20.
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不但极大地危害了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师专业发展,而且严重影响教育事业、整个社会的发展。本文笔者结合课题研究体会,拟从教师的心理健康情况分析入手,重点分析引发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并从学校管理和教师自身调适的角度对如何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