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哲学教学中,能否正确认识科学实践观,能否牢牢把握唯物史观,将直接关系到能否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精髓。为此,本文结合自己哲学教学的实践和体会,对以上问题谈一些浅见。 一、必须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实践观 从目前高校所采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理论体系来看,它直接导源于30年代苏联哲学教科书的模式。事实上,这一哲学理论体系既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建立,也不是列宁、  相似文献   

2.
论文化认同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这既是它走向中国化的现实途径,也是它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文化认同的过程既是中国传统哲学经过马克思主义的成功改造趋向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不断得以建构和发展的过程。从文化层面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现途径问题,对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本质和功能,凸现和表征它的文化底蕴,都极具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存在很多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程来看,实践观才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一方面完整地再现了经典文本中马克思把物质世界看作实践的思想意旨;另一方面抓住用时空来阐释和说明物质范畴的哲学传统,运用海德格尔思想完成了时空的实践揭示,从而证明了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物)本身是实践的,终结了唯物主义在世界观上的统治,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彻底的实践哲学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思想路线创立、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存在紧密的内在关系。思想路线的创立、创新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史。思想路线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独特贡献和个性化表现,其本身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坚持创新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对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新时期的创新和发展 ,邓小平哲学思想具有独特的富有时代特点的实践性特征。由于其实践基础的不同 ,它区别于毛泽东哲学纯理论思辩较强的特点 ,而主要表现于在新时期社会现实的实践性探索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过程的理性思考和创见。从本质意义上说 ,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经验的哲学总结和概括 ,在集中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共性的同时 ,于实践性上更多地突现出了自己的个性特征。概言之 ,务实性的思维特征 ,重实效的价值实践以及将抽象的理论化为可操作的现实尺度与技术方法的逻辑取向 ,是其实践性特征的突出表现。它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杨娟  冷屹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1):33-35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中,哲学基本问题具有硬性的规范性作用,它是划分哲学派别的重要标准,影响着哲学其他问题的解决方式或方法,鉴于如此重要的地位,哲学基本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近30年来,我国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表述、主要内容、研究对象,它与波普尔"三个世界"的理论关系,以及哲学基本问题的发展变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些研究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真谛与真意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艾思奇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先驱和开拓者.他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基本概念的阐述出发,深入论证了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三个步骤,进而强调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他的这一哲学理路设计对我们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认识论的产生 ,是伟大的哲学变革和理论创新 ,它必然引发共产主义者的革命实践和实践创新 ,并导致现存世界的革命化和新世界的产生。毛泽东和邓小平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 ,以他们在哲学上的理论创新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不仅是对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 ,并且在哲学上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它为知识创新、科技发展时代潮流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研究指引了正确方向 ,开辟了新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它的产生,揭开了哲学史上的崭新篇章,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长期以来,对于它的基石问题,虽然说法不一,但是都忽视或否认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基础地位,一直被限于认识论部分。而实际上,唯有科学的实践观,才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其主要理由如下: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19世纪40年代伴随着其实践观的形成而形成的。其间,经历了两次转变,即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唯物主义进而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两次转变,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马克思哲学的高度理解当代生态学的理论内涵。首先,简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概况。其次,追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发现马克思主义本身蕴涵生态学的整体逻辑。它在理论上与当代生态学具有被整合的一致性。再次,论证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确立了马克思对解决生态问题的发言权,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学派。它所坚持和推崇的内在关系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这种内在关系辩证法不仅具有能够使人们正确理解马克思的理论、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和坚守共产主义理想等世界历史性的意义,而且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已有七十年的历史,在这七十年的艰难历程中,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唯一正确的理论基础。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中共的理论基础是由它的本质特征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高度统一,它使哲学的理论主题从“世界何以可能”转向“人类解放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是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的高度统一,三者的统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现了现实的社会存在,并“透视出一切已经覆灭的社会形式的结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统一,三者的统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对象、现实、感性”成为如此存在的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14.
如何使“三个代表”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其切入点就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教学中。本文从哲学的基本问题与中国的基本问题入题,体现“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理解“三个代表”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精神实质、产生途径以及它所体现的丰富辩证法思想和认识论思想;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理解掌握“三个代表”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社会将更加强调实用性知识 ,这无疑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它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增强政治鉴别力、提高经济增殖力、强化道德内省力等功效  相似文献   

16.
领导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领导活动中的应用,是领导科学的最高层次的理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高屋建瓴地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群众路线来指导领导实践。这些路线,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依据的,都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的理论。这四条路线像四根支柱一样,从不同侧面支撑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哲学这座大厦。  相似文献   

17.
恩格思所著的《反杜林论》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百科全书。它第一次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联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正如列宁所说,《反杜林论》“分析了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最大的问题”,“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十分有益的书”,它和《共产党宣言》一样,是“每个工人必读的书籍”。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哲学编中,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部分基本原理,描绘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体图画:辩证唯物自然观、辩证唯物历史观和辩证唯物认识论。这既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和从简单到复杂、从客观到主观、从特殊到普遍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对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正确反映。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就是革命的、批判的、开放的、发展的哲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进步的。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典范 ,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运用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继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从而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伟大的认识工具” ,其本身蕴含着启迪创新思维的丰富认识成果。本文从马克思主义联系观的角度 ,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创新思维培养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及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是中央提出的关于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理论成果。从哲学的角度看,它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在西藏发展领域的具体运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物质与精神、经济与政治、发展与共享三个维度辩证关系的科学把握。从历史逻辑来看,它是中国共产党从上述三个维度处理民族问题与涉藏问题的延续与发展。在实践中,需要从理念、机制、措施等三个层面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