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文峪河水库的概况和工程地质情况,阐述了文峪河水库软弱夹层岩石中型剪试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文峪河水库的概况,结合文峪河水库的实际情况,详细阐述了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3.
《工程与建设》2010,(2):F0002-F0002,F0003,F0004
白莲崖水库是国务院确定的治淮19项骨干工程之一,是为提高佛子岭水库防洪能力而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库。位于佛子岭水库上游西支漫水河上,坝址距下游佛子岭水库大坝26km,总库容4.60亿m^3,电站总装机容量50MW。  相似文献   

4.
文峪河水库大坝是山西省水中倒土法施工的第二高坝,施工中发生过滑坡事故。大坝孔隙压力的变化,是大坝安全运行的警示,阐述了文峪河水库大坝的结构特征以及施工期与运行期的大坝孔隙压力变化概况,认为今后大坝渗水压力仍是大坝安全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赤峪煤矿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文峪河水库概况,重点论证了煤矿开采对文峪河水库水体的影响,对地面沉陷影响半径和保安煤柱进行了计算,指出合理留设煤柱后对文峪河水库坝体的安全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文峪河水库大坝渗流观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法进行反演分析计算,预报了高水位下大坝的渗流场分布,为大坝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金沙江上梯级水库的修建必然影响水库淤积发展过程、水库的长期运用及影响航运状况.运用一维及二维泥沙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金沙江建库对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及航运的影响.一维计算结果表明,上游建库的综合作用将延缓三峡水库的淤积发展过程;上游建库情况下,变动回水区河段在三峡水库运用前40年内不会出现泥沙淤积问题.重庆河段整体呈现冲的趋势,100年内基本不发生淤积.二维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上游无库情况下,金沙江建库后,重庆河段长江干流泥沙淤积量及淤积厚度明显减少,甚至出现冲刷,航运条件明显改善;金沙碛河段受金沙江建库影响较小,仍会出现碍航问题,需要进一步整治.  相似文献   

8.
金沙江上梯级水库的修建必然影响水库淤积发展过程,进而水库的长期运用及影响航运状况。本文运用一维及二维泥沙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金沙江建库对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及航运的影响,一维计算结果表明,上游建库的综合作用将延缓三峡水库的淤积发展过程,上游建库情况下,变动回水区河段在三峡水库运用前40年内不会出现泥沙淤积问题;重庆河段整体呈现冲的趋势,100年内基本不发生淤积。二维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上游无库情况下,金沙江建库后,重庆河段长江干流泥沙淤积量及淤积厚度明显减少,甚至出现冲刷,航运条件明显改善;金沙碛河段受金沙江建库影响较小,仍会出现碍航问题,需要进一步整治。  相似文献   

9.
淮河上游修建了大量的水库,收到了显著成效,但在特大暴雨出现年份,由于全力泄洪或溃坝提高了洪峰流量。要有效地防治洪涝灾害,还应配合以其他工程类型。集雨坑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配合工程形式。本文分析了集雨坑塘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0.
孙丽凤 《科技资讯》2014,12(20):61-61
结合上西庄水库地质勘查报告,制定了适宜该工程的除险加固设计方案.上西庄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包括坝顶修建防浪墙、坝顶路面改造、上游坝坡干砌石护坡拆除重建、下游坝坡贴坡培厚及防护等工程.实践证明,该工程除险加固效果良好,消除了水库安全隐患,有效发挥了其防洪、灌溉、养鱼等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结合青龙县岔沟水库地质勘查报告,制定了适宜该工程的除险加固设计方案。青龙县岔沟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包括坝顶修建防浪墙、坝顶路面改造、上游坝坡干砌石护坡拆除重建、下游坝坡贴坡培厚及防护,溢洪道整修防护等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实践证明,青龙县岔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效果较好,消除了水库的安全隐患,积累了对小型水库加固处理的设计经验,有效发挥了其防洪、灌溉、养鱼等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2.
着重介绍了吕梁地区文峪河水库管道供水工程管线的设计,输水管道最低工作水位为815.97m,管道沿线过沟工程的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洪水。  相似文献   

13.
水库工程一般是国家出资修建的关系到国际民生的重点建设工程。由于工程的特殊性,水利工程的防渗漏问题一直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技术问题。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对水库大坝防渗墙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根据文峪河水库右岸山体的地形地质特点、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及稳定分析成果,提出了右岸山体稳定的关键是降低地下水位、防止软弱夹层泥化,并针对地下水的来水途径提出了相应的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5.
可利用容量是环境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实际问题.本文根据水环境容量数学模型,结合汾河水库的实际水情,建立了汾河水库的水环境数学模型,并在2001年~2010年10年期间在4个检测地点取样分析和结合期间的水文检测数据的基础上对汾河水库的水环境容量进行了分析,目的是测算汾河水库及上游河道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⑴水环境容量方面,汾河水库上游河道能容纳的Ⅴ类污水最大为河道流量的26%,汾河水库最大容纳Ⅴ类水为每日41×104m3;(2)汾河水库上游河道的水土流失和库区本身的因素导致了库容量的降低,加之水库干流水质的不断恶化,导致了水环境容量的减弱.因此,强化汾河水库上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扩大库区容量是解决当前汾河水库水环境容量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詹娟 《科技信息》2010,(23):J0206-J0206
鸭河口水库位于长江流域汉江支流的白河上游,鸭河口水库是根据唐白河流域规划的要求兴建的,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工业及城市用水,结合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1)型水库。文章就结合工程档案在鸭河口水库除险加固建设所解决的实际问题探讨了工程档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广西溶洼系统结构特征及其对岩溶内涝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裴建国 《广西科学》2002,9(3):193-197
阐述广西溶洼系统的结构特征,认为溶洼系统所处的位置高度、地层岩性、岩溶发育程度及地下水埋藏深度,特别是落水洞、坚井、天窗、漏斗、地下河道发育的形态和大小是形成内涝的内在因素。不合理地平整土地、固体废弃物随意倾倒、修建大型水库、上游洼地不合理的隧洞排洪、破坏森林植被等人类活动也会引发溶洼系统结构变化,导致溶洼系统的输水能力变差,加剧岩溶内涝发生,加重内涝灾害程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水光互补基地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水库调度图绘制方法,该方法根据来水频率分组进行水库调度图绘制,并给出了水库调度图的应用策略。澜沧江上游西藏段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得结果符合工程实际要求,有利于电网的稳定运行,提高了混合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益。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开发较早的美国科罗拉多河的水沙变化趋势,依据资料为1926-1984年干支流3个代表测站的年水沙量资料,主要讨论了水利工程建设对水沙变化的作用.结果显示水库修建给科罗拉多河的水沙变化带来了十分显著的影响,水库修建往往导致下游测站沙量的急剧减小,并通过干支流一系列水库的共同作用,可以造成河流来沙量趋势性减少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王彦琦  关向萍 《科技信息》2009,(12):268-268
根据宁夏银北地区浅层地下水的可开发潜力大的特点,针对其土壤盐渍化问题,利用地下水库和土壤水库的转化原理,提出末级渠道不衬砌,加大对地下水的补给,让多补给的水通过土壤水库渗入到地下水库,通过修建地下水库以及它们的转化关系实现水的循环利用.从而达到节水和防盐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