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示“禁止”、“劝阻”的副词“不要”来源于跨层结构“不要”,随着动词“要”词义的逐渐虚化,“不要”在构式“不要VP2”中完成了词汇化.融合为一个副词。“不要”词汇化的动因是高用频的推动,“要”动词义虚化与句法结构变化的相互作用以及“功能悬空”的推动,机制是重新分析。  相似文献   

2.
泰国汉语是生活于泰国的华人华侨所使用的语言,它既有自创词,也有与现代汉语形同实异、形异实同的词语,还有来自英语、泰语的外来词及台湾词语和潮汕方言,且保留了很多古语词。泰国汉语既是泰国华人历史文化的缩影,也体现了多元化特色。  相似文献   

3.
绀(gàn)珠、记事珠: 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事珠》:“开元中,张说(Yuè)为宰相,有人惠说一珠,绀色有光,名日记事珠。或有阙忘之事,则以手持弄此珠,便觉心神开悟,事无巨细,涣然明晓,一无所忘。”绀,深青带红的颜色。后因以“绀珠”喻博记诸事。用为书名,  相似文献   

4.
奚新远 《科技资讯》2005,(22):142-142
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中新词不断涌现,如何将这些词及时、准确地传达到世界,让世界更快地了解中国,就成了翻译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就如何翻译这些汉语中出现的新词,浅谈了几种译法。  相似文献   

5.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避讳是历史文化之一种。本文立足于探讨避讳对汉语词汇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汉语词汇因避讳而产生的变化:词的变换使用;词义的转移;同物异名;尊称与谦称系统。二、从词汇发展角度香避讳对整个词汇的影响:避讳是词义变化的原因之一;避讳是产生同义词的原因之一;避讳是概念的名称更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汉语与佛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经常在变的,语音、语义、语汇、语法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短时间内看不出,时间长就明显了。为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必须研究佛都文化与汉民族语言的密切关系。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这一问题:1)佛都文化的传入;2)语言是研究文化的一把钥匙;3)佛教的传播促进了汉语的发展;4)汉语词汇的变化;5)成语佛源;6)汉语句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童媛华 《龙岩师专学报》2002,20(1):90-92,108
本文就语音、词汇方面,探讨客家方言与汉民族共同语之间的一致与差异,旨在化异求同,寻求客家方言区普及、规范汉民族共同语,优化汉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泰国汉语是生活于泰国的华人华侨所使用的语言,它既有自创词,也有与现代汉语形同实异、形异实同的词语,还有来自英语、泰语的外来词及台湾词语和潮汕方言,且保留了很多古语词。泰国汉语既是泰国华人历史文化的缩影,也体现了多元化特色。  相似文献   

9.
“最好”始见于两晋时期,是由极性程度副词“最”与性质形容词“好”组成的状中短语。起初“最好”可作谓语、定语、补语等,用来对其前后的话语内容进行客观的评价。唐代出现了构式“最好VP”,“最好”在句中充当主语,具有指称性。在主观化、音律规则、VP的语义变化、使用频率等因素的推动下,“最好VP”发生了重新分析,由主谓关系重新分析为状中关系,“最好”表达主观意愿、希望或建议,在宋代开始词汇化为一个语气副词。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汉语的特殊词汇──成语、专有名词以及表示特殊事物的词汇的英译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政治的巨大变革使得大量外来词汇进入了汉语语言,其中包括不少西方字母词汇。它们已经成为汉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西方字母词汇的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类。西方字母词汇不符合汉语方块字的特点,这种变异方式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心理原因和认识方面的原因,但化是相互渗透的。因此西方字母词汇也成为汉语所吸收。  相似文献   

12.
“崽”后缀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广西、贵州等省的汉语方言中。随着“崽”由实词逐渐演变为名词后缀,部分方言点中“崽”作名词后缀时的语音发生了弱化现象。“崽”后缀的语音弱化主要表现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上。汉语方言中“子”、“崽”后缀的语音弱化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中古汉语副词“颇”的用法比较复杂,既可表示程度的偏高,偏偏或程度上的更近一步;还可表示动作发生的频率,也可表示对范围的总括;另外还可以表示推度询句的语气,由于各种用法的来源不同,在分布和发展上也表现为不均衡。  相似文献   

14.
问如何判别“作贡献”与“做贡献”哪个对?答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说明一些情况。“作”和“做”都是动词,读音也相同,可是用起来却十分棘手。用它们来组词还比较好办,比如“作法”与“做法”,“作人”与“做人”,“作主”与“做主”,“作为”与“做为”,等等,对不对,哪个  相似文献   

15.
汉语蕴含着丰富的国俗词和国俗语义,探讨了汉语词汇国俗语义的英译技巧。  相似文献   

16.
现实中汉语新词的英译存在着一些问题。结合实例就其中语言差异导致中国式英语、文化信息的缺失、表达悖于习惯、政治性词语措辞不够谨慎等四个问题进行探讨,指出汉语特色新词英译应采取异化策略,并提出了音译加解释和直译加解释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词汇既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又是修辞的物质宝库.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独特性给汉语修辞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一是“炼字”作为语言运用的一项基本功和语言艺术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受到了我国历代作家诗人的高度重视,并形成了优良的文学传统;二是对偶、双关等修辞手法得到了高度发展和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8.
“被”字句在近代汉语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被”字句发展到近代时出现了较之前代不同的变异,特别是在句子主要动词的构成上、句子结构成分的组合上以及形成新的句子形式等方面,表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分析总结“被”字句在运用中出现的这些新趋势和特点,可以看出其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汉语中经常出现三身代词变换指称对象的情形。以前学者对这种现象做过一些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用Halliday人际功能理论对这种现象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学生英语学习中用汉语思维的表现、原因及解决方法。认为英语学习一定要注重实践,在语境中完成语言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