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来酸酐丙烯酸钠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了马来酸酐-丙烯酸钠共聚物,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加料时间诸因素对产物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内亚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的合成及其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工业级二聚环戊二烯和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了内亚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探讨了该产物的合成工艺,研究了二聚环戊二烯与马来酸酐的反应规律,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溶剂种类及用量等对产物得率及纯度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测定了产物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证实了其结构,为实现工业化生产及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马来酸酐改性C5石油树脂制备了改性C5石油树脂.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马来酸酐用量、引发剂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对改性产物附着力的影响,以正交试验对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马来酸酐用量为8%,引发剂用量为1.5%,反应时间为2h时,产物的附着力为0.87 Mpa,软化点为142℃,改性后的C5石油树脂附着力增强,软化点升高.  相似文献   

4.
马来海松酸酐合成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与环己胺成盐的方法分离松香中的树脂酸,在催化剂对甲基苯磺酸存在下与马来酸酐进行Diels-Alder反应合成马来海松酸酐. 当松香、马来酸酐摩尔比为1.9∶1.0,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4h时,MPA的收率可达70.3%.  相似文献   

5.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马来酸酐和对氨基偶氮苯为原料,合成了具有光可逆响应的偶氮苯改性聚合物(AzoPEG).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证实了产物的结构,同时利用紫外光照射对AzoPEG的光响应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增大马来酸酐的用量和延长反应时间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mPEG反应率;在波长为365nm的紫外光照射下,AzoPEG可发生明显的顺反异构化反应,具有良好的紫外光响应性,而无偶氮苯基团的聚乙二醇和马来酸酐改性的聚乙二醇不能发生类似响应.  相似文献   

6.
采用一锅法合成了具有α,β-不饱和羰基结构的新型防腐剂富马酸乙二醇甲酯.以马来酸酐、乙二醇和甲醇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醇解催化剂,硫酸氢钠为酯化催化剂,无水三氯化铝为异构化试剂,用单因素实验法和正交试验法探究了马来酸酐与乙二醇物质的量比、马来酸酐与甲醇物质的量比、醇解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马来酸酐与乙二醇物质的量比为1:0.8、马来酸酐与甲醇物质的量比为1:2.5,醇解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3 h,富马酸乙二醇甲酯总产率最高可达59.6%,平均单程产率为85.2%.  相似文献   

7.
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用α-蒎烯-马来酸酐加成物与二乙醇胺反应合成α-蒎烯-马来酰胺基乙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较佳的工艺条件为n(α-蒎烯-马来酸酐)∶n(二乙醇胺)=1∶2.2,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4 h,收率达81%以上.用IR、TLC、MS1、H NMR等多种方法对产物进行分析和表征,并测得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03 mol/L,此时的表面张力σ为32.0 mN/m.  相似文献   

8.
以马来酸酐作为反应单体 ,在隔氧的条件下 ,以BPO为引发剂 ,采用溶液接枝的方法在聚乙烯蜡上接枝马来酸酐 .考察了不同反应时间、不同马来酸酐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 ,对同等条件下聚乙烯蜡与聚丙烯蜡的接枝率进行比较 .实验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为原料合成了聚乙烯 聚乙二醇单甲醚接枝物 ,采用化学滴定法对聚合物的接枝率进行测定 ,同时利用红外光谱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9.
赖刚  段文贵  岑波  罗常泉 《广西科学》2008,15(2):170-172
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将α-蒎烯-马来酸酐加成物(TMA)与异辛醇反应,合成一种新型的类增塑剂物:α-蒎烯-马来二酸二异辛酯,并利用正交试验确立合成的最优工艺条件,用TLC、IR、MS、1H NMR分析方法对目标产物进行分析和表征。合成α-蒎烯-马来二酸二异辛酯的最优工艺条件为:TMA与异辛醇物质的量比是1∶3.5,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180min,催化剂用量1.0%(以TMA质量计)。反应的酯化率在93%以上,产率为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碱溶性环氧丙烯酸酯齐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氧大豆油、丙烯酸和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了碱溶性光敏环氧丙烯酸酯齐聚物,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马来酸酐的用量对碱溶性齐聚物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在酸酐配比等于0.6:1时,产物具有较好的碱溶性;产物的光敏性、碱溶性和粘度随着酸酐配比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以α-蒎烯和马来酸酐(MA)为原料合成萜烯马来树脂的工艺.α-蒎烯与马来酸酐的摩尔比为1.05~1.1:1,反应温度150~170℃,反应时间16~20h,产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以乙酸为溶剂,以马来酸酐和间苯二胺为原料合成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的合成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找出了反应的优化条件;通过熔点、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对合成产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溶剂乙酸的用量为间苯二胺质量的3倍,反应容易操作进行;催化剂与间苯二胺的摩尔比为0.05到0.3;马来酸酐与间苯二胺的摩尔比为2.1/1,在此优化条件下产物的得率为90.2%;红外光谱图与标准图谱一致,合成产物的含量为96%。  相似文献   

13.
以马来酸酐作为反应单体,用熔融接枝的方法在聚丙烯蜡(PPW)上接枝马来酸酐,以其接枝产物为原料接枝聚乙二醇(PEG)合成PPW-g-PEG接枝共聚物.采用IR, DSC,TG对所得的聚合物进行表征,红外谱图分析证明聚丙烯蜡与马来酸酐发生了接枝反应,该中间体也成功与PEG发生了缩聚反应,TG检测表明该产物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酸值测试表明分子量为1000的PEG聚合物反应最完全,且该分子量的改性接枝物的熔点降低最多.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十二醇、马来酸酐、氯丙烯为主要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一种表面活性剂的中间体,对合成条件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进行优化,得出了反应的最优工艺条件:n(氯丙烯):n(十二烷基马来酸单酯):n催化剂=1.10:1.00:0.60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5h.并对合成产物进行了IR表征.  相似文献   

15.
橡胶硫化剂N,N''-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乙酸为溶剂,以马来酸酐和间苯二胺为原料合成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的合成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找出了反应的优化条件;通过熔点、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对合成产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溶剂乙酸的用量为间苯二胺质量的3倍,反应容易操作进行;催化剂与间苯二胺的摩尔比为0.05到0.3;马来酸酐与间苯二胺的摩尔比为2.1/1,在此优化条件下产物的得率为90.2%;红外光谱图与标准图谱一致,合成产物的含量为96%.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八氟戊醇、马来酸酐、1,4-丁二醇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双子表面活性剂—1,4-丁二醇双琥珀酸八氟戊醇双酯磺酸钠。通过实验得到各步反应的最优工艺条件,单酯化反应:马来酸酐与八氟戊醇摩尔比为1.2:1.0,加入占马来酸酐质量1%的无水乙酸钠,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90℃;双酯化反应:八氟戊醇马来酸单酯与1,4-丁二醇的摩尔比为2.1:1.0,占八氟戊醇马来酸单酯质量1.5%的对甲苯磺酸催化剂,反应温度为160℃,反应时间为7h;磺化反应:NaHSO3与1,4-丁二醇双马来酸八氟戊醇双酯摩尔比为1.0:2.2,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6h。对终产物的性能进行测定,表面张力为:29.6 mN·m-1,CMC为0.005 g/L。  相似文献   

17.
含荧光基团的马丙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为溶剂,30%的过氧化氢为引发剂,合成得到了含荧光基团的马丙共聚物.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为:马来酸酐与丙烯酸的质量比为95∶5,引发剂为马来酸酐与丙烯酸总质量的55%,催化剂为马来酸酐与丙烯酸总质量的2‰,反应时间为2h,反应温度为100℃.以荧光光谱法和静态阻垢法研究了含荧光基团的马丙共聚物的性能,结果表明,荧光强度与其浓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0.64mg·L-1;具有良好的阻碳酸钙和硫酸钙的能力,与市售马丙共聚物的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以马来酸酐为原料,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以钨酸为催化剂合成乙醛酸的方法,讨论了影响乙醛酸产率的诸多因素.结果表明:当马来酸酐为10.0g,氧化剂为30%过氧化氢20.4mL,催化剂为钨酸3.2g,溶剂为叔丁醇60mL,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4.5h,反应液的pH值为5.5时,乙醛酸的产率可达64.8%.  相似文献   

19.
PP-g-PEG的合成及其与PVC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来酸酐作为反应单体, 在隔氧的条件下, 用溶液接枝的方法在聚丙烯上接枝马来酸酐, 进而以接枝产物为原料接枝PEG合成PP g PEG接枝共聚物, 采用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对所得的聚合物进行表征. 红外差减谱表明PP g PEG与聚氯乙烯之间存在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月桂醇、马来酸酐和亚硫酸钠为原料,合成了月桂醇马来酸单酯磺酸钠.结果表明:酯化反应最佳工艺系件为n[月桂醇]:n[马来酸酐]=1.00:1.05,催化剂烷基磺酸的用量为物料总量的1%(质量分数),于80℃下单酯化反应3h,得产率大于98%的单酯化产物.磺化反应条件以加浓度为30%的NaHSO3溶液,其加入量为马来酸酐物质的量的1.10倍,加热温度90℃下磺化反应4h最佳.产物以IR进行表证,结果表明为预期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