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是我国氟病重灾区之一,全省受害人口达4百万以上,且分布广危害严重,直接影响人民健康.70年代末我省曾以氟斑牙为线索对饮用水源含氟量测定,同时对重病区的病情进行了调查.以此资料为据,笔者将病区分布与山东省地貌类型的区域分异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全省氟病区中、重病区集中分布于几个地貌区的独立的二级单元(见图1).从不同地貌单元来分析该区域高氟现象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2.
3.
4.
水城茨冲地方性氟病与氟环境地球化学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茨冲地方性氟病不同地球化学环境中氟的分布,迁移转化,认为地区的高氟燃烧煤污染和富氟岩土,是导致该区产生地方性氟病的分质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改水降氟措施落实情况,动态观察采取降氟措施后的预防效果,为指导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提供科学资料。方法:儿童氟斑牙诊断用Dean法,水氟、尿氟测定用离子选择电极法。结果:2004年秦安县改水任务完成率为68.21%,2005年该县未按排改水项目,两年集中式改水工程正常供水率分别为59.26%和63.46%,部分工程有水氟超标情况;监测村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分别为36.65%和28.14%,均以极轻和轻度患者为主;居民饮水氟基本稳定,儿童尿氟几何均值仍〉1mg/L。结论:改水降氟是控制饮水型氟中毒的主要措施,改水设施的正常使用与否,是保证预防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7.
永城地氟病区氟的地球化学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永城地区土壤、地下水,粮食等舍氟的情况及地氟病发病率的调查,得出土壤水溶F与土壤总F、粮食总F与土壤总F、粮食总F与土壤水溶F、饮用水F与土壤总F、地氟病患病率与土壤总F、地氟病患病率与饮用水F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其置信水平P<0.01,该地区饮用水、粮食及土壤中的氟含量均较高.永城地氟病是因饮用水、食品等高氟所致...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运城市盐湖区的概况,分析了其高氟水的分布及成因,提出了运城市盐湖区降氟改水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地方性氟中毒是一种在全球流行的地方病。本文介绍了其概念、研究史和研究现状,探讨了地氟病的病理学特征及病区的成因,并初步分析了地氟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在我国的地理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10.
阿克苏河流域地方性氟中毒区的水化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新疆阿克苏河流域自然环境中第四纪沉积物、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等自然环境要素中氟元素的分布规律,并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R-型系统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地方性氟中毒发病率与生活饮用水中氟元素和其它水化学成分之间的朴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氟中毒区生活饮用水中氟元素与其它水化学成分的多元回归模拟模型。研究总结出了该区域地方性氟中毒发病率的主导病原因子以及水体中各水化学成分及其化学性质对氟中毒病因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1.
粤东潮汕地区有7个自然村世代以与温泉有水力联系的井水为生活饮用水源,居民“氟斑牙”发生古老而普遍。60-70年代,“地气井”等深机井供水工艺在潮汕练江平原等地盛行,使承压水型病区不断发生、蔓延,至1984年潮汕高氟水自然村444个,经流行病学查明,其中有138个地氟病区,受害人口40.6万人,占广东省的60%,除氟工艺及改饮低氟水源等对策,使潮汕地方性氟中毒得到防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大量增加,各地工业园区的建设,三废处理的配套跟不上,氟对蚕桑的危害最为严重。本文就氟对桑叶、蚕的危害进行了概述,并对蚕桑解氟剂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适量的氟可防止龋齿,而长期饮用高氟水易使人体氟中毒,引起氟斑齿、氟骨症等病症.夏津县是地下水高氟地区,地方性氟中毒情况严重.本文在调查夏津县地下水含氟量情况的基础上,分析造成地方性氟中毒的原因,提出一系列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用含氟320mg/kg饲料和含维生素C600mg/100ml刺梨汁饮水饲Wistar大鼠6个月,探讨刺梨汁对慢性氟中毒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发现刺梨汁具有以下作用;明显改善慢性氟中毒的一般状况,减少氟斑牙的形成,增加氟中毒大鼠的促进尿氟排泄,降低血清和骨氟含量,提高血清维生素C含量,保护胶原组织,使尿羟脯氨酸含量降低,通过提高血清维生素E和GSH含量,增强血GSH-PX和SOD活性而抑制氟中毒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湖北氟中毒流行的环境地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湖北省为例,对氟中毒流行进行了环境地理分析,根据氟病区中的氟从地理环境到人体的生态转移方式的差异,将湖北省氟病区划分为燃煤污染型,浅层地下水型、等5种类型,且各型氟病区皆严格对应于一定的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16.
松辽西部地区高氟地下水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查明高氟地下水的分布、形成条件,通过环境地质调查及水样测试,从地层、气象、地质地貌、水文地质及水文地球化学等几个角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初步探明了该地区高氟地下水的主要分布区域.依据大量地下水化学分析资料,分析了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岩石和土壤中的氟离子经过淋溶作用溶于地下水,是形成高氟水的重要原因之一.此项研究为饮水型地氟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基础,从而避免氟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32头地方性氟病黄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8头,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糖-4组为试验组,每天饲料中分别添加硒0.25mg.kg^-1,铜15mg.kg^-1 ,dsg 0.25mg.kg^-1 铜15mg.kg^-1 镁1mg.kg^-1另设正常对照奶牛=、黄牛各8头,连续饲喂83d,探讨硒、铜、镁对黄牛地方性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高氟黄牛伴有低硒低铜综合症,血液自由基相对含量、丙二醛、血清碱性磷酸酶和红细胞变形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黄牛,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受抑制,全血谷光甘肽、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黄牛,添加硒、铜、镁使高氟黄牛上述有关指标呈现相应的良性改变,且黄牛的整体状态和营养状况明显好转,说明硒铜镁是防治黄牛地氟病的一个有效、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六安市居民饮水水氟含量及改水工程现状筛查表明,六安市五县三区居民饮水含氟量合格率达99.57%,舒城县水氟数值最大,高达5.14 mg/L,寿县和金安区合格率最低;通过改水工程后水氟含量均未超标。调查分析结果为六安市地方性氟中毒疾病的防治、地氟病区改水提供科学依据,达到消除饮水型地氟病流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20.
山西的地理条件复杂,造就了山西的传统民居也是多种多样的。文章主要从地理环境方面介绍了山西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色及其成因,同时也弥补了对山西传统民居在地理环境方面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