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要有韵,无韵非诗。今人写诗、诵诗,是给个人欣赏的,要用“现代语音”,不必依旧诗韵.“现代语音”是普通话和“普及方言”的语音总和,是革新诗韵的基本立足点。科学地划分新诗韵部。保留入声,入声归入新韵部。编制新的诗的字表。  相似文献   

2.
研究诗歌韵目的书,除了讲十三辙的以外,——关于十三辙笔者也有不同的看法,将另有文章加以讨论——基本上是黎锦熙先生的十八韵系统。目前高等学校所采用的现代汉语教材也都讲十八韵。然而十八韵有两个明显的错误,这便是“波”、“歌”分韵和“翁”、“东”分韵。作为大学教材,年年向全国的大学生讲授这种显然错误的东西,恐不合适。另外,在实践上错误的理论也给实际写诗的人凭空增加了本来不应有的限制。鉴于这一问题的实用性与迫切性,只好不揣冒昧提出来,建议加以讨论。 本文所用音标与“汉语拼音方案”稍有不同,即在“方案”的基础上略加调整,请允许在这  相似文献   

3.
张波 《科技信息》2013,(6):233-235
<正>引言唱和诗是指文人之间的此唱彼和、相互酬答的诗作。其发展经历了从"和意"到"和意兼和韵"再到"和韵不和意"三个阶段。元稹、白居易都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文人,并且是往来三十多年的挚友;在他们两人相互交往的三十多年里,创造了大量内容丰富且体裁多样的唱和诗。大量的唱和诗一方面影响了"元和体"的形成,另一方面产生的"和韵"也改变了唱和诗的体制:从"和韵"到"和意兼和韵"的变迁。元稹《酬乐  相似文献   

4.
艾青在《诗论》中,将诗和歌作了区分:“歌是比诗更属于听觉的;诗比歌容量更大、也更深沉。”并且认为:“所有文学样式,和诗最容易混淆的是歌”。实际上,诗和歌不是“容易混淆”的问题,而是从根本上说难以分家。在中国数千年的诗发展史上,“诗三百篇”可以歌,汉乐府是配乐歌唱的诗,唐诗、宋词、元曲也都可以配乐歌唱。诗就是歌,歌也就是诗。新诗诞生以后,虽然诗与歌分开了,但新诗仍然带有歌的许多特征,“音乐旋律”就是其中之一。在三十年代,新月派诗人还曾经大张旗鼓地提倡过新诗的“音乐美”,要求新诗创造优美的音乐旋律。中国诗如此,外国诗也如此。源远流长的外国诗也一直与音乐保持相当密切的联系。十九世纪美国诗人爱伦·坡就曾指出:“音乐通过它的格律,节奏和韵的种种方式,成为诗中的如此重大的契机,以致拒绝了它,便不明智”。正是诗与歌的这种历史性的渊源关系,才使音乐旋律  相似文献   

5.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绝句是李白被流放到夜郎,至白帝城突然遇赦时所作。时在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第一句写诗人离开白帝城的时间是在早上。诗开句破题,直截了当,不加任何  相似文献   

6.
诗人写诗除了自我欣赏外,都想让自己的诗作传世。唐时没有报纸杂志等媒体供发表,只能靠一些原始简单的方式传播。方法虽拙朴,但却很有趣。诗篱传诗就是用盛具传递诗作。盛具用竹筒或特制的瓷筒。自居易任杭州太守,公余节假时与当地文人饮酒赋诗寄兴。诗人元稹时任会稽(今浙江绍兴)太守,自居易常派歌伎高玲珑、谢好好用瓷筒传递双方诗作,自居易为此还写诗记胜:"为向两州邮诗作,高谢来去递诗筒。"  相似文献   

7.
二、近体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近体律诗、格律诗。它包括律诗与绝句两大类,如下表:近体诗滥觞于六朝永明体,成熟于初唐沈佺期、宋之问。何谓永明体?永明是齐武帝萧赜年号(483—493),永明时期形成的诗体称永明体。其特征是写诗(指五言诗)注重声律。沈约等人提出“四声(平上去人)八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傍纽,正纽)”的要求,写诗要“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  相似文献   

8.
清初王船山诗说,在整个清代诗学论坛上,很像园圃中的一朵奇葩异卉,馨香扑鼻。虽然在清初四大诗学流派中,〔1〕船山榜上无名,而且亦不怎样为当时诗人学者所推许,但若从其诗学理论之卓越而言之,则其成就实不在当时名流之下。至于船山诗学应归入何一流派,论者的意见,颇不一致。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认为船山是神韵派的先驱人物,在王渔洋之先。郭氏之后,也有其他学者将王氏分别纳入不同的诗学流派中。〔2〕事实上,我们无论将船山摆在那一流派中都会有问题的,因为船山自有船山个人独特的诗学。我们无宁说,船山是自成流派、…  相似文献   

9.
美是诗的艺术本质。诗又是语言艺术,要求语言要美,要含蓄蕴藉,有震撼心灵的魅力。写诗要有诗才,诗才是诗人进行创作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何鸣《诗浅花浓》的读解,拟设为女性的情韵抒发,是走向中年的女性回首、忆往之韵,配以"藕"喻之,似乎诗人和她的诗都如"藕"般,深里才显灿亮银白,却裹装一层薄薄黄黄的外衣,还有将千孔隐藏,洞穴幽幽。我的读解与诗本身、与诗人、甚至与自己的文字间,都企图点染出"双声"之"促节"、"叠韵"之"荡漾"(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追溯了感悟这种中国诗人传统的审美思维方式形式,发展的渊源,归纳了这种思维方式的主要特点,并探讨了在学诗,写诗过程中,不同的审美感悟方法与诗人素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关于《离骚》的分段,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迄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三大段、两部分的分法,仍然留下未辨过脉之失和割裂全诗之憾。根据《离骚》诗中叙述的情节,笔者认为将全诗分为五大段才为合理,即依次为回顾、反思、求索、徘徊、出游。也可以分为两部分,即第一、二大段为前半部分,写诗人有生以来的不懈追求与奋斗,以及遭致失败之后所引发的检视与思考,第三、四、五大段为后半部分,写诗人矢志不渝地继续努力,以及努力无果之后所产生的矛盾与苦闷。全诗在体裁形式和表现方式方面表现出两大基本特色,其一是结合叙事以抒情,在体裁形式上通篇都是叙事的结构,其二是借助“虚写”以“写实”,在表现方式上通篇都是浪漫的幻想。  相似文献   

13.
意境不是诗人的凭空创造之物,它是生活境界的反映。“社会生活中常有各种不同的方面,各种不同的高度,从而有各种不同的境界。甚至对一个人来说,他的思想、行为、情感乃至一颦一笑,也都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可以是一定生活境界的反映”。各种生活境界反映在诗篇中,就成为诗的意境。这一点,诗人兼诗论家的司空图在指导李生写诗要讲究“韵外之致”时谈得最明白。他说:“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并说,他的诗中那些有意境的好句,都是直接从某种动人的生活境界中得来的。欧阳修《六一  相似文献   

14.
孟加拉国的穆罕默德·尤努斯和他领导的“乡村银行”,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有评论说,作为银行家和经济学家,尤努斯获得这个奖项,是为银行家和经济学家们争得了荣誉。然而,尤努斯所做的一切,同一般的银行家截然不同;他思考问题的方式,同一般的经济学家也没有多少共同点。尤努斯对人性和社会的看法,倒好像是源于中国正统儒学,尤其有几分近似明末清初大儒王船山。王船山本名王夫之,晚年隐居湖南湘西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船山先生治学以博大精微、思路邃密著称于世。他将心物、人生和社会种种问题,推广于自然之大化,据此提出强国安民的…  相似文献   

15.
《全宋诗》第69册《林景熙·三》据清戴第元《唐宋诗本》卷六二辑录佚诗一首,题《知宗柑诗用韵颇险,予既知之,复取所未用之韵,续赋一首三十韵》,实误。此为宋王十朋诗,见《梅溪集》后集卷十九,应加订正。  相似文献   

16.
<正> 17岁开始每天课诗,23岁在地方小报发表第一首诗,25岁在省级刊物发表诗作,29岁发表第一个组诗,33岁第一次参加全国性诗会并开始让自己的诗如孢子去各个报刊流浪而后不断萌生蘑菇,41岁出版第一本诗集和第二本诗集,43岁加入中国作家协会,45岁半在这个夜晚编写这篇《诗话杂烩》——以上就是我的诗歌创作年表。写诗成千,发表8百,回首时青春已过,没好好生活,不免内心轻轻泛起涟漪状的惆怅。  相似文献   

17.
“韵”是宋代诗歌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书画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韵”和“胸次”有关,“胸次”又和圣哲之学、道义相关,与“俗”是对立的。综合宋代学者的看法,曹植、陶渊明被认为是有“韵”的诗人。“韵”是不可学的,是一种天生的灵性。范温在《潜溪诗眼》中对“韵”作了规定:有余意和美之极。从美学史的角度看,“韵”主要概括了欧阳修、梅尧臣.苏轼等诗歌美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理科与人文学科交叉、加强学生人文知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等理念出发,探讨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利用课中品诗,写诗,课堂案例教学,双语教学,多媒体教学。突破照本宣科,让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方式,来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关于曹丕、曹植二人诗歌高下的问题,自钟嵘《诗品》以来,论者大都认为曹植诗歌胜于曹丕。船山先生却认为二人诗歌有着"仙凡之隔",曹丕有着"独至之清",所以他的诗歌属于"仙"品,他本人则被推许为"诗圣";而曹植诗歌"建立门庭",因而属于"凡"品,其本人也被贬为"驵才"。船山先生立论的内在逻辑在于:首先,他以《诗三百》作为后世诗歌趋赴的理想,追求一种天然本真的诗歌境界;其次,他采取正反相形的方式评诗,其肯定性评述常有精微之论,但否定性评述有时则失于偏颇。二曹诗歌的个案体证了船山诗学的这种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20.
张瑞 《科技信息》2008,(7):40-40
诗中三味,即“虚、拍、韵”。诗中三味不仅表露出诗歌最本质的特点,也告诉人们诗歌的作习技巧,同时,它还是诗歌审美的重要标准。诗中三味在艺术内涵上统一了律诗和自由诗,是诗歌习作和诗歌审美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