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据取代基诱导效应指数(In)与基团电负性(x)之间的线性关系,提出了求算取代基诱导效应指数的一个简便公式:In×10^2=15.817x-31.76。运用该公式,求出了52个取代基的诱导效应指数。其计算值与献值接近。并且与取代基的诱导效应定性序列,取代基常数(Taft5)等有一致关系。  相似文献   

2.
~(13)CNMR谱分析苯衍生物的亲电取代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3)CNMR谱分析苯衍生物的亲电取代反应柴明辉(安徽大学化学系合肥230039)摘要*用13CNMR谱对单取代苯和多取代苯的衍生物的亲电取代反应进行分析,得到取代基对苯环上碳原子13C化学位移的影响与有机定性理论中取代基对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效应?..  相似文献   

3.
考察10种2-取代苯乙烯基苯并噻唑的紫外吸收光谱,发现随取代基共扼效应的增强,吸收带红移,位移量△λ与衡量共轭效应的取代基常数△σ(△=σP-σm)之间符合Hammett方程。  相似文献   

4.
—取代联苯发生亲电取代反应时,当取代基为产生-I-C效应的吸电基或供电基在联苯环上4-位或2-位时,第二个取代基主要进入,未有取代基的苯环的邻位和对位,以对位为主.若取代基为产生-I>+C效应的吸电基或供电基在联苯环上3-位时,第二个取代基主要进入有取代基的苯环的邻位和对位,以对位为主.  相似文献   

5.
分离了芳环上取代基诱导效应能和共轭效应能,对Ph(X)n的(X)n基属性从能量角度提出量化解释及定量应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不同溶剂中生成的羧甲基纤维素(CMC)完全酶降解和酸水解后的还原端基数,计算出反映CMC一条分子链上取代基均一性的参数,如取代及未取代葡萄糖单元(AGU)的长度、单取代及双取代百分数等;研究这些CMC的酸解程度随时间的变化,考察溶剂种类对CMC取代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二甲亚砜作溶剂,反应效果最好;二氧六环、丙酮、异丙醇及叔丁醇的效果也佳,生成的CMC取代基分布较均匀,耐酸性较强;甲醇和乙醇中生成的CMC取代基分布均一性很差.  相似文献   

7.
以电性拓扑指数(Ei)、改造的电性拓扑指数(EEi)及电性距离矢量(Mk)表征30种取代酚类和取代苯甲酸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其中EEi= Ei+0.5Qj,Qj=3x-1.5y,x为化合物j中-OH的数目;y为化合物j中-COOH的数目.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30种取代酚类和取代苯甲酸类化合物的生物需氧量(BOD)与3个参数(EE43,E28,M28)的数学方程:BOD% = 66.121-3.594EE43+57.028E28-15.049M28,其相关系数(R)为0.900,它们的计算值与其实验值基本吻合.经Jackknife的逐一剔除法检验,方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与预测能力.该方程揭示了影响取代苯类化合物生物降解性的本质因素.  相似文献   

8.
取代基效应是有机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取代基效应对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反应活性等都有着重要影响,了解有机化学中的取代基效应及其在有机化学中的作用方式,对于学习有机化学及应用有机化学知识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在有机化学中,一些按酸化合物,当其分子链上的取代基种类或位置不同时,都会引起其酸性强度改变。在数学、科研中常常遇到这类问题。本文从电性效应(诱导及共轭)、立体效应和场效应几方面来讨论取代基对羧酸酸性影响的规律。一、诱导效应(inductiveeffect)的影响在饱和一元验酸中,烷基上的氢原子被电负性大的吸电子基团如卤素、硝基、羟基等取代后,由于这些取代基的吸电子作用,使成键电子云向取代基方向偏移,使按羟基氢原子易于电离,同时使所形成的核酸根负离子的负电荷得以分散而稳定,导致酸性增强。取代基的吸电子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在以乙酰氯为媒介的非外消旋化条件下,从L-苹果酸和相应的芳胺或羟胺合成四种(S)-乙酰基-N-芳基及N-乙酰氧基苹果酰亚胺.发现当苯环上有吸电子取代基时不利于反应进行.  相似文献   

11.
^13C化学位移与定位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一元取代苯为基本模型,根据取代基对苯环间位仅有诱导效应的实验事实,并假定取代基对苯环间位和对位的诱导效应可视为相等,通过单取代苯13C化学位移计算了常见基团的诱导效应(RI)、共轭效应(RC)及电子效应(RE),进而根据电子效应强度(RE)值定量地表征了定位效应和苯环的活化与钝化  相似文献   

12.
吡啶偶氮有机试剂的取代基效应,可以用分子轨道法来考虑其间的因素。我们选用PAP[2-(2-pyridyl)azo phenol]即2(2-吡啶)偶氮酚为母体分子引进取代基后,可视为母体分子轨道与取代基的原子轨道(或分子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以线性组合来表示整体的分子轨道n为n个母体分子轨道、第n+1个为取代基的轨道。基于母体原来分子轨道具有正交性质,可得下面两组分子轨道: 由于我们选取取代基的轨道能量一般低于母体分子轨道的能量,所以(2)式主要成份为母体的分子轨道,它为高能态,可以把它看作母体分子轨道受取代基影响后所形成的状态。而(3)式为取代…  相似文献   

13.
铁(Ⅲ)锌(Ⅱ)双卟啉的合成及卟啉环间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3种苯环上分别带推电子和拉电子取代基的以1,4-二氧丁基相连的p/p型铁(Ⅲ)锌(Ⅱ)双卟啉,以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双卟啉卟啉环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分子内能量转移过程的存在、νFe-Cl谱带向高频位移和锌(Ⅱ)卟啉的荧光淬灭现象都是卟啉环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从锌(Ⅱ)卟啉苯环上取代基性质对荧光淬灭的影响可知,对p/p型双卟啉,自旋—轨道偶合效应是卟啉环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从“相对标准法”的角度探讨了芳环上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和定位效应问题,明确提出了无论是电子效应还是定位效应,其相对标准都是氢或苯。  相似文献   

15.
取代酰胺萃取稀土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NN二甲庚基乙酰胺(N503)、NN二正混合基乙酰胺(A101)和N苯基N辛基乙酰胺(A404)三种取代酰胺对稀土元素的萃取行为.结果表明:取代酰胺在高酸浓度介质中对稀土几乎不萃取;在中性偏酸性介质中,选择有效半径较大的苦味酸根(Pic-)作为伴随阴离子,对稀土元素有较大的萃取率;稀释剂的介电常数大小对萃取能力有一定的影响.综合考虑取代基的诱导效应和空间效应对酰胺官能团的影响,其配位能力N503>A101>A404.  相似文献   

16.
p-取代苯基化合物荧光发射光谱中取代基效应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不同体系的取代苯基化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中的取代基效应进行了研究.其中,对于二苯乙烯衍生物、1,4-双(取代苯乙炔基)苯,激发态取代基参数(σcccx)的单参数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对于取代苯乙烯、取代α-甲基苯乙烯和反,反-1,4-双(β-取代苯乙烯基)苯,则用Hammett参数(σp)和σcccx的双参数方程关联,相关系数均在0.96以上.结果表明,激发态取代基参数能用于共轭化合物的荧光发射能量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含取代基的酞菁铜,如十六氯酞菁铜、十六氢酞菁铜、四硝基酞菁铜及四氨基酞菁铜等.测定了这些衍生物在铂电极上和砷化镓电极上的光伏效应.结果表明含拉电子取代基的酞菁铜比含推电子取代基的酞菁铜的光伏效应大.  相似文献   

18.
通过五种酚的Reliner—Tiemann反应的实验,对Reliner—Tiemann反应取代基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其取代基效应符合Hammett-Brown方程,p+<0.  相似文献   

19.
以取代苯苯环碳原子化学位移为依据,用曾经设定并初步证实的甲基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参数,讨论了甲基取代基的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及定位效应.化学位移值表示的诱导效应参数表明甲基具有吸电子诱导效应,经校正后的化学位移值表示的共轭效应参数表明甲基具有微弱的给电子共轭效应,甚至其共轭效应有可能正处于给电子和吸电子的临界状态,总之相对于氢原子,甲基具有吸电子效应.甲基有较强的对位定位效应和较弱的邻位定位效应,在适宜条件下间位也有可能发生取代反应.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46个2-(4-X苯基)-5-Y嘧啶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共轭链两端取代基X,Y对紫外最大吸收波长λmax对应的能量vmax的影响规律,提取表征基态取代基电子效应的Hammett参数σ和表征激发态取代基电子效应的激发态取代基参数σexCC对vmax建立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模型,得到了相关系数高(R2=0.948 7)、平均相对误差小(D=1.26%)的5参数模型.结果表明,取代基X,Y的共轭效应、激发态取代基效应及取代基的交叉相互作用对化合物的紫外吸收有较大影响.结合各参数前面的系数对模型的物理意义进行了合理解释,并与本课题组之前研究的取代基对2-X-5-Y嘧啶类化合物的紫外吸收能量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