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体是指有一定数量的个体,通过一定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合体,按其组织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它划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有一定手续、有严格规范、有隶属关系的群体,而非正式群体则是指由于某种共同的需要,或兴趣爱好相同、感情融洽,或是老同学、亲友、邻居等关系而自然形成的群体。班级作为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作为学校进行教育的基本单位,其中也存在着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学生群体,对学生正式群体的研究,一直为教育工作者所重视,但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探讨则显得不够具体、深入和系统。本文即拟对班级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种类、特征及其教育管理措施作一全面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视“非正式群体”对做好医院管理的重要性。方法:分析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在医护队伍中的存在及影响,结合管理实际论述对其进行引导的方法,提出了减少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措施。结论:重视和引导好非正式群体,是建设和谐的医院环境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3.
所谓班级非正式群体,也称自然群体,是相对于班级小组、班委会、班集体、团小组等正式群体而言的,是无正式规定下学生自发自然而形成的群体.本文在阐述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及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特点、作用与影响,强调了要对班级非正式群体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4.
系统地综述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及对其成员的作用,依据非正式群体在体育课上存在的主要类型提出了课堂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理性选择理论认为,个体行为具有社会理性和制度理性.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生成是学生个体理性选择的产物.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偏差行为有三类表现形式,呈现出边界的模糊性、模仿性与易变性、二元性及其寻求朋辈与朋辈文化认同、网络偏差行为的相互渗透等四个特征.对非正式群体进行教育干预应坚持传统教育范式与建构范式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固有权能,发挥支持网络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邹宽生 《科技信息》2006,(9):198-199
当前,对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产生原因及作用,然后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类型、成因与功用等方面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进行了探析,提出高校要把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工作列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要认识和把握好三个关系,即:非正式群体存在与影响的客观必然性与主观决定性的辩证关系;非正式群体积极与消极两重性的可逆关系;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在教育意义上的主辅关系。  相似文献   

8.
运用群体心理的理论,在高校排球体育课中进行了非正式群体分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运用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进行分组练习,能满足学生的合理社会需要,促进相互交往.通过学生互帮互学,团结协助,提高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和集体荣誉感.在良好的心理氛围中,使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和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阐述了大学生中非正式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类型和表现,提出了对非正式群体教育和引导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
试论全民健身中的城市非正式体育群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非正式体育群体是我国国民强身健体,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组织形式.对全民健身中的城市非正式体育群体对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非正式体育群体在全民健身中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高校内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它们的存在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广泛.通过分析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和功能,进而探讨如何正确看待和积极引导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从而实现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统一,促使学生沿着学校的教育培养目标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个组织或机构都存在着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而大量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使得正式的法定关系变得更为错综复杂。这样形形色色的非正式群体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等方面,对人们的满意度与取得的成就具有不可忽视的非凡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和类型,提出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要通过正面渗透、顺势“利用”、疏导结合及满足合理要求等途径来加强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和沟通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首先,界定建筑工人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和沟通的研究范畴,识别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其次,构建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和沟通与不安全行为影响机理模型.基于实地调研数据,采用SPSS和AMOS软件工具进行模型拟合.研究结果表明: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和沟通均对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安全意识和安全动机分别受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和群体沟通的影响,并最终作用于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工作压力是重要的中介变量,受到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和沟通的影响,对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及安全意识均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校教师非正式群体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因此高校管理者应分析教师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特征和作用,通过因势利导,巧妙利用;做好核心人物的工作;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引导教师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使教师在正式群体中发展和完善;制定目标,将教师的目标纳入学校的总目标等措施,使他们为学校的发展而努力工作。  相似文献   

16.
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是学生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自由组合而成。他们或因性格相投或因地域相近、或因兴趣爱好相同而组合。他们之间凝聚力强,有小群体内约定俗成的规范要求。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有着积极和消极的作用,班主任要善于发挥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积极有效地引导非正式群体,为创建优良的班集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关于高中生非正式群体特征问卷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非正式群体具有的 5个比较典型的特征 :民主性、稳定性、目标方向、规模与交往频度入手 ,编制了关于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特征的调查问卷 .该问卷的信度检验结果是 :0 .42 <α <0 .64 ,P <0 .0 1,表明问卷的内在一致性比较好 ;再测信度系数为 0 .7<γ <0 .9,P <0 .0 1,表明信度较高 .效度检验结果为 ,5个因素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为 :0 .46<γ <0 .5 9,P <0 .0 1,表明各因素与问卷整体间一致性较高 ;除频度与稳定性及规模显著相关外 ,其余因素间都不具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9+3"职业教育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的存在具有两面性,一面是积极的,一面是不可避免的负面作用。本文在分析"9+3"免费职教学生非正式群体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其形成因素,从正确引导发挥非正式群体的正当功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使其树立正式的群体规范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普修课大多以自然班为主,班里,有通过各种方法选出并由教师指定的班干部,这种班级就是一个群体。而在这一群体中,还有一些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的小群体,这一群体中还有有意或无意“左右局势”的“领导者”。这就是被社会心理学称之为非正式群体以及非正式群体的领头人。这些小群体(非正式群体)在体育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0.
考查体育群体的发展走向,依据其从事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对体育群体的概念重新界定为:是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的,结构相对稳定的进行体育活动的集体.并按照体育群体构成的社会关系,将其分为初级体育群体、正式体育群体和非正式体育群体.根据国际体育的发展趋势,对非正式体育群体的社会学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