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事业的成功之本.总结建党以来党群关系的经验教训,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的本质是执政为民。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共产党人实践“三个代表”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各个历史时期党的奋斗目标的根本保征。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不能忽视党内和于部队伍中存在的脱离群众的危险。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求共产党人要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作斗争要求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自身修养,在认真改造世界观的基础上,练就加强与群众联系的八个方面的基本功;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塑造真善美的人格,养成民主作风。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有识人之眼、用人之胆、容人之量;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廉洁奉公、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3.
党的作风建设是一项经常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4.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和基本保障。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个极其重要而紧迫的课题。通过调研,对当前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些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梳理,并剖析了深层次原因,提出了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对策建议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靠什么立党,为谁执政,始终是执政党建设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六条执政经验中的第四条经验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这就是我们党要长期执政,执好政“必然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表述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回答了靠什么立党,为谁执政。用“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回答了怎样才能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高校,如何进一步做到“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呢?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其执政基础是否牢固,直接关系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包括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必须保持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性质,保持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并不断地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王蕾 《科技信息》2013,(14):105-106
坚持群众路线,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对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深远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学智 《科技信息》2012,(10):71-71
要保持党的先进性、要保持党永恒的生命力,企业基层党组织必须时刻保持同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党同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更是企业保证安全生产,不断增强企业活力,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强企业与职工团结凝聚力不可或缺的法宝。一、要保持党同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  相似文献   

9.
徐彦章 《太原科技》2003,(5):9-9,11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一定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倾听群众的呼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等方面论述了加强党风建设的核心是密切联系群众,从根本上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实际工作中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10.
保持党的纯洁性,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重要条件,在基层党组织深化开展好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是当今的时代要求与工作重点,教育活动既不能脱离实际又不能脱离理论,本文以"基本立足点"为基础进行了初步论证。  相似文献   

1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真理。党的群众工作,就是中国共产党按照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从事并推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性工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长期、持久性工作。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系统、深刻地阐明了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践行公仆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2.
苏区时期,毛泽东为了解决当时党内出现的教条主义,先后三次深入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进行社会调查。毛泽东通过才溪乡调查,为全党探索出一套“从群众中来”的工作方法和“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群众”的执政理念和“一切依靠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为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形成与确立奠定了基础。研究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旨在倡导全党发扬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这也是中共十八大要求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是自商鞅变法以来土地制度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土地改革的成因既不能单纯归结为不平等的土地占有制度,也不能单纯归结为群众动员。不平等的土地占有制度为土地改革运动提供了客观条件,清朝以来人口的巨大增长造成人地关系极度紧张。非彻底改革不能安定天下的情况下,这种制度以及依附于这个制度的地主阶级的消亡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4.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贯的宗旨,是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获得和巩固执政地位的法宝。在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我国党群关系并不十分和谐,以致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重提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构建和谐党群关系刻不容缓。本文试图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视角下,分析当前党群关系存在的主要矛盾以及影响党群关系不和谐的因素,努力探索构建我国和谐党群关系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5.
《才溪乡调查》以大量事实告诉人们,才溪成为中央苏区模范乡的成功经验是我党依靠群众力量、关心群众生活、注意群众工作方法,构建了和谐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这正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把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作为活动的核心任务,应强化干部作风建设,努力提高干部服务群众的本领。同时,要建立健全群众路线长效机制.使实践活动取得的好成果能长期巩固下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们党执政地位的不断巩固,党员干部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党员干部生活工作条件的大幅提升,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倾向亦如潮水般蔓延开来,成为阻碍经济发达地区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绊脚石.而党员干部自身存在的知行动力障碍、服务本领恐慌、长远规划缺失、配套机制不彰、综合投入不足等问题也制约了其联系群众的实践.厘清这些问题,对于推进经济发达地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实质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紧要关头的科学决策与开拓前进的辩证统一。这种理论创新既是一定时势。“逼”出来的,又是特定时空所塑造出来的;既是领袖智慧和人民群众创造性活动的相互作用,又是中国共产党人执著地追求真理和坚持真理的统一。只有这样的理论创新才能显示出其真正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密切联系群众问题是时代进步和实践发展提出的重大课题,关系中国共产党的生死存亡。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实现改革总目标的最基本的工作路线,而密切联系群众问题从某种程度上体现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学者们从坚持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观点和坚持群众路线等多角度进行研究探讨。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从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加强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设计,密切联系群众问题研究逐渐形成高潮。  相似文献   

19.
创先争优活动是我党在新时期内继承革命传统、发扬革命精神、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举措,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精神动力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创先争优活动蕴含着强大的内在精神动力作用。保持创先争优活动的长期有效性的关键在于:紧密结合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其精神动力作用;坚持求真务实,充分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充分凝聚开拓创新的人才团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校党内选举初步建立了有党外群众参与的党内初选制度和差额选举制度,选拔干部工作的民主程序逐步在完善。进一步完善党内选举实际上是党内民主制度整体改革的一部分,必须科学处理任命制与选举制两种制度体系的关系;科学确定民主选举的边界;高校党管干部的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同时,如何处理党内选举与民主参与的关系,如何扩大党内直选的范围和层次,如何使更多的党外群众参与党内选举,都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