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胭脂鱼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胭脂鱼(Myxocynricus asiaticus)是我国特有珍稀鱼类,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具有个体大,生长快,肉质鲜美,性情温驯,抗病力强等特点,人工繁殖的子二代苗种经人工驯化,可成为池塘、水库、湖泊养殖新的优良品种。 胭脂鱼体型奇特,色彩鲜明,尤其幼鱼体形别致,色彩绚丽,游动文静,被人们荣称为“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2.
美丽的胭脂鱼浩浩长江,不但孕育了中华文明,也是众多珍稀水生动物栖息繁衍的家园。在长江的渔民中,自古就有“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得不像样”的谚语,这里的“腊子”指的是中华鲟,“象”是指白鲟,而大得不像样的“黄排”则是大家还不太熟悉的胭脂鱼。这句话的意思是形容这3种鱼体型巨大,同时也反映出在过去,它们都是很常见的种类。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它们的数量都已很稀少,中华鲟和白鲟已经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胭脂鱼则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说起胭脂鱼,它可是我国所特有的动物。胭脂鱼(Myxocyprionus asiaticus Bleeker)属于鲤形目胭脂鱼科(Catostomidae)或称亚口鱼科。该科鱼类全世界约有13属70种,其中绝大多数种属分布于北美洲,在亚洲只有胭脂鱼和  相似文献   

3.
师大学人     
王秀玲简介王秀玲 ,女 ,汉 ,1 940年生 ,教授 ,1 964年毕业于新疆大学生物系。现任中国动物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会理事 ,新疆动物学会副理事长 ,新疆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主任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两栖爬行动物中国专家组专家。1 989年 9月 ,她在国内首次重新发现濒危动物新疆北鲵 ,1 0多年来 ,坚持开展了新疆北鲵的基础研究和保护工作。1 991年— 1 994年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珍稀濒危动物——新疆北鲵的保护与人工繁殖研究。 1 996年— 1 998年 ,主持完成第二项国家基金项目 :新疆北鲵的保…  相似文献   

4.
高欣 《大自然》2014,(2):24-27
长江全长6300多千米,自西向东穿越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鱼类资源丰富,在1988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淡水鱼类或主要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类共13种,其中8种分布于长江水系,它们是一级保护动物--达氏鲟、中华鲟和白鲟,二级保护动物--花鳗鲡、贝氏哲罗鲑、胭脂鱼、金线鲃和松江鲈鱼。通常,我们将这些受保护的鱼类称为珍稀鱼类。近十几年来,这些珍稀鱼类的种群资源不断减少,濒临灭绝。  相似文献   

5.
梭鲈的繁殖     
1981~1983年,芬兰水产科技工作者于梭鲈的繁殖季节捕获亲鱼,采用人工催产诱导产卵的方法获得成功,产卵率达25%~37.5%。 我国新疆福海县水产局技术推广站于1992年获得梭鲈工人繁殖成功,并将鱼苗推广到北京、天津、武汉、蚌埠、济南、青岛、威海和辽阳等地试养。 北京市水产研究所于1995年~1996年间先后三次从新疆福海县引进梭鲈亲鱼几十尾,于1996年4月进行梭鲈人工繁殖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生物科学技术研究所自1996年开始进行珍稀蝴蝶人工繁殖,现已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鱼类种间杂交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水产科学技术的进步,鱼类人工繁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广泛应用了包括使用各种人工合成促性激素诱导鱼类产卵在内的各种先进人工繁殖的技术和设备,为进一步开展鱼类杂交育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用包括多倍体育种在内的生物工程技术,更使鱼类杂交研究更上一层楼。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在鱼类杂交育种研究取得显著  相似文献   

8.
嵊泗县海鲜品开发联营公司和嵊山民间水产科技研究所从今年四月十八日开始,进行了海生梭子蟹池内人工繁殖实验,六月十日至七月初,一共育出三批蟹苗。梭子蟹人工繁殖初获成功。嵊泗县海鲜品开发联营公司曾于去年二至四月进行了活梭子蟹池内人工育肥,获得了成功。今年一月,该公司又在省科委支持下成立了蜾山民间水产科技研究所。公司经理、研究所长郑根仕,总结了去年梭子蟹育肥试验中的经验教训,和所里科研人员一起,又进行了梭子蟹人工繁殖的试验。  相似文献   

9.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珍稀濒危植物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对近年来我国在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从保护地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濒危机制、法律法规及信息系统5个方面介绍了保护与研究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政策保障体系,运用先进技术深入探索珍稀濒危植物濒危原因,广泛开展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合作,加强对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教育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珍稀水生动物概况我国面积广阔,山高水长,内陆水系众多,江河湖泊星罗棋布,海域辽阔宽广,大小岛屿密布.由于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我国的水生动物资源极其丰富.这里所说的水生动物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鱼类、两栖爬行类和哺乳类水生动物.其中有很多是珍贵稀有的和我国特有的水生动物,据不完全统计,共80余种.在我国的内陆水域中,分布有白鳍豚、白鲟、扬子鳄、鼋、河狸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大鲵、江豚、水獭、鳇鱼、哲罗鱼、香鱼、胭脂鱼、唐鱼、大理弓鱼、新疆大头鱼、大头鲤、太湖鼋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11.
娃娃鱼学名叫大鲵,是一种珍稀两栖动物,它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营养、药用价值,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鲸市场需求量大,自然数锐减,它的人工繁殖被列为“七五”攻关项目.现将湖南桑植县人工饲养娃娃鱼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淡水名优鱼类规模化繁育及健康养殖技术开发与示范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湖州浙北水产新品种繁育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鱼药厂杭州皇冠特种水产饮料有限公司项目突破了翘嘴红鲐、红螯螯虾的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及鳃鱼、斑鳜和澳洲睡鳕等3个品种的人工繁殖技术;在国内外率先对红螯螯虾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有效解决了规模化同步产卵这一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3.
正由华南植物园5个研究组通过8年的多学科联合攻关的"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研究与应用"项目获201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成果系统开展了华南地区28种珍稀濒危植物的生态生物学研究及繁殖技术研究,实现了对珍稀濒危植物的有效保护,同时通过区域生态规划及国家战略咨询,建立了珍稀濒危植物野生种群生态恢复的点面结合的产  相似文献   

14.
几十年前,在人迹罕至的秦岭山腰间、悬崖边、密林中、溪水畔,到处能见到林麝.但是,由于栖息环境的变化与人们的乱捕滥猎,如今林麝早已难觅了.2004 ~ 2007年,作者所在的课题组开展了“珍稀林麝资源种群生存状况及保护”的研究.数月的调查结果为研究人员了解当地林麝的种群变化规律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地带,雨量充沛,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2004 ~ 2007年,为开展“珍稀林麝资源种群生存状况及保护”课题的研究,在王淯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母校华东师范大学位于秦岭西麓凤县的林麝野外观测站度过了艰辛而又美好的6个多月.虽时隔几年,但往事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5.
五小叶槭叶形奇特,是优良的观赏植物,但由于人为干扰和自然因素导致其濒临灭绝,当前急需对其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就五小叶槭现阶段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探讨其发展对策:对五小叶槭的研究力度和保护力度还需不断加大,人工繁殖方式匿待系统研究,需探索其科学的园林应用方式并加大推广力度。通过讨论和分析,以期提高公众的重视度,使这一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黑熊(selenartos thibetanus)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为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同时又解决观赏熊和熊胆生产单位的熊源,开展黑熊人工繁殖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人工授精是饲养条件下繁殖黑熊的重要途径.江国福等(1990),张建滨等(1991)对黑熊采精作过报道.笔者于1991年对12头处于发情期的黑熊进行了20饮电刺激采精,并对所取得的精液进行比较全面的质量检查,其结果与已报道的文献有差异,详见于后.  相似文献   

17.
丁向阳 《河南科学》2007,25(1):63-65
伏牛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有丰富的植物资源.经调查,基本摸清了国家保护植物七叶树林、领春木树林、连香树林、红豆杉树林、云杉树林、香果树林6种珍稀树种林分的组成与结构,研究了主要林分之间的相似性矩阵,同时提出了保护繁育对策,对开展研究和保护珍稀树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云贵水韭隶属水韭科唯一现存的孑遗属,中国珍稀濒危特有植物,仅分布于云南寻甸、昆明近郊及贵州省平坝。相关研究资料表明,目前分布于云南省的几个野生种群已消失,贵州省平坝县东郊城关林场的砂石冲可能是我国唯一仅存的云贵水韭野生种群分布点。此次在红枫湖调查所发现的云贵水韭新种群,属在贵州分布的新纪录,对云贵水韭这一珍稀濒危物种多样性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介绍了国家一级保护鱼类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 Day)的分类地位,部分生物学特性,资源分布现状以及现阶段扁吻鱼的人工繁殖与养殖现状;总结了野生扁吻鱼的全人工流水养殖试验过程中流水养殖条件,日常管理方法,疾病防治技术等方面的工作,以期为濒危扁吻鱼创造优质养殖条件,保护珍稀扁吻鱼有限资源,为扁吻鱼的人工繁殖与人工增殖放流提供优质的后备亲鱼,为后期扁吻鱼的商品化养殖提供科技支撑依据.  相似文献   

20.
1991年12月23日《珍稀鱼类展览》在北京自然博物馆拉开帷幕.3米多长威风凛凛的东方旗鱼,淡水鱼中的大王鳇鱼,"活化石"矛尾鱼,随波逐浪的翻车鱼,赫赫有名的中华鲟,中国特有的白鲟、胭脂鱼,敢于刺杀鲸类的剑鱼,还有麻哈鱼、虹鳟鱼、刺钝、施氏鲟等,它们展现着鱼类世界的一角.观看这形形色色的珍稀鱼类,你会提问这些鱼类是怎样发展的呢?现代鱼类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种水域中,它们是数量最多的脊椎动物.在动物进化史中,鱼类也是最重要的脊椎动物.首先它们是最早的脊椎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